日记情感日记

“辽西往事”之四:火枪

本文已影响 2.48W人 

我的老家在辽西,我童年那些星星点点的记忆,就散落在辽西的一个小山村里………

“辽西往事”之四:火枪

农家孩子放了学,要“看”更小的孩子、要放猪打草、要帮父母干农活、要挖野菜、当然还要写作业,真正能“玩”的时间很少。可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奇,玩耍是他们的“天职”,只要一有“空”就一定会玩的很“野”。

要玩就得有玩具,那年头的孩子别说没见过如今琳琅满目的玩具,甚至“压根儿”就不知道玩具还能用钱“买”。在我们的心目中,喜欢玩什么是必须要由自己“做”的,同样的东西看谁有本事做的更好。

女孩的玩具也就是“嘎拉哈”、“花口袋”、“跳皮筋”什么的,而男孩子的玩具要丰富的多、惊险的多,甚至还有“科技含量”,但无一不是靠自己搜集材料、亲手做出来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动手能力”相当强。

男孩儿天生好斗,所以游戏和玩具也多是竞技性和攻击性的。比如打“片技”、射“弹弓”、玩“火枪”等等。

片技分两种,一种是圆圆的硬纸片儿,是从硬纸壳子上剪下来的,纸壳什么颜色片技就是什么颜色,但要用蜡笔或铅笔画上各种图案或写上“样板戏”里某个英雄的名字,以壮豪情。另一种片技其实是用一般的旧作业本纸或包装草纸折叠的,外形是正方的,但我现在已经忘记了折叠的方法。

两种片技的玩法都一样。自己揣着自己的片技,找一个有软土的地方,先在地上用鞋底子稍稍磨出一个浅浅的“凹兜”。两个人要“竞杠锤”比出先后,落后的人要拿出一张片技放到凹兜等着占先的人来打,两人轮流用自己的片技打对方的,等到把对方的片技打得“翻了个”就算赢了,对方的这一张片技归自己。

我最好的战果是,用自己做的十张“片技”,一周内赢回来一百多张。秘诀有两个,一是自己做片技的纸壳要硬,二是动作要凶猛、准确,三是提前把衣服扣子偷偷解开,敞着怀打,借助衣襟“煽”起的风把对方打翻。

弹弓也有两种,但打出的弹子都一样,基本都是小石头子,也有将黄泥球凉干用的。

一种弹弓的弓架是用粗铁丝弯折出来的,缠上各种颜色的布条,既漂亮又不“咯”手。弓架上必须系紧两条约一尺长的胶皮筋,这是弹弓的最关键部件,胶皮筋的拉力大小决定弹弓的射程远近。最好是用做自行车“气门芯”的细胶管,弹性非常好,但很难弄到,我一般就是用自行车的旧内胎做。两条胶皮筋的另一头系上一块包裹弹子的羊皮片,没有羊皮帆布也行。

另一种弹弓的弓架是用三叉树枝削出来的,比较粗壮的一根做把手,枝叉的另两跟用来系紧两条胶皮筋。

我曾经用弹弓打过树上的鸟、打过菜园子里的老鼠、打过电线杆子上的瓷瓶,还打过教室的玻璃,当然是在挨了老师的“罚站”以后。更过分的,还打过同学的光脑袋,打得头破血流,于是在学校挨了老师一顿“手板”、回家再挨父亲一顿“皮带”。

在我自己做的玩具中,最复杂、最困难、最好玩、最有科技含量的当属“火枪”,当然不是火药枪而是“火柴枪”。

邻居家有个比我大的孩子叫“大牛子”,曾经做了一只火柴枪,天天“别”在裤腰带上“显摆”,“馋”得我连做梦都在想,但无论咋说他都不借给我玩。那年正赶上家里“杀年猪”,我就送给他一小块偷出来的“血肠”,他“麻溜”把“枪”借给我了。我在尽情玩耍的同时,还悄悄把枪拆开、装上,很快就学会了怎样做火柴枪。

其实,做火柴枪的最关键部件就是自行车的“链条”。

第一步:用铳子和锤子,把连着的链条一节节打开,每节链条都有两个小孔,再一节节并排在一起,然后用细铁丝把它们紧紧捆扎起来,这就成了枪管。大牛子的枪是八节链条,而我自己做的是十节的。

第二步:用钳子把粗铁丝折弯成手枪的形状,铁丝一头在手枪柄的上方竖着留出一小段粗铁丝,粗铁丝的另一头要横着留出长长的一段,用来穿过并排链条的一串小孔,让另一排小孔竖在上方,再用细铁丝固定好。

第三步:用粗铁丝做一个有着小环的弯弯的扳机,套在手枪柄上方竖着留出的一小段粗铁丝上,用胶皮筋捆住。

第四步:也用粗铁丝做一个枪栓,一头折弯成一个小环,另一头穿过链条枪管上方的一排小孔,还要留有刚好多出一节链条长度的一小段。

第五步:用自行车轮子辐条上的一个“条帽”,铆在另外一节链条小孔内,把这节链条穿在枪栓通过枪管后多出的那一小段粗铁丝上,然后用胶皮筋,把这一节链条与链条枪管固定在一起。

第六步:用比较有力的粗胶皮筋,把所有的链条与枪栓一同紧紧套住,这时候火柴枪就算基本做好了。

开枪前,先把枪栓拉开,枪栓的小环套在手枪柄上方竖着留出一小段粗铁丝上。再把链条枪管顶端单独的那一节链条掰开,露出上方铆着条帽的小孔,将一根火柴杆穿过这一节链条孔,火柴的“红药头”刚好进入条帽小孔里,而火柴杆也刚好从前边钻出来,这时就可以将装有“弹药”的这一节链条合上了。

开枪时,右手握紧手柄,食指扣动扳机,枪栓在粗胶皮筋的作用下,瞬间冲进链条枪管,撞击红药头,药头瞬间爆炸,条帽小孔里的空气急剧膨胀,随着一声炸响,将火柴杆瞬间射出,一缕青烟伴着硫磺味升起。

我专门做过试验,这种火柴枪的射程可达三四米,力量可以穿透一个5毫米厚的“算草本”,在我所有的“武器”中威力最大。

为了火柴枪的方便和美观,我还将两小块木头条削成手柄形状,扣在粗铁丝枪柄上,再用各种颜色的布条紧紧地反复缠绕,形成近似真手枪的手柄,握起来十分方便得力,在下边还栓上一块红布,就像 “沙家浜”里,指导员的那只驳壳枪。

我自从有了这支漂亮的枪,好象威望大增,小伙伴们再玩“打鬼子”、“捉舌头”之类的游戏时,都推举我当“八路军”或“志愿军”。

说来容易做起难,其实我的枪是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最后完成的。最困难的是严重缺乏材料,特别是自行车链条。那年头辽西农村自行车很少,更没有路边修车铺,车子坏了都是自己修理,结果有自行车的人都成了修车高手。

无论是上学放学、放猪打草、还是出去玩,我只要看到有修自行车的,就立刻停止所有要做的事,静静地蹲在附近等着。一旦发现有旧链条卸下来,我就硬着头皮向人家要,说多少好话都行。如果实在不给,就趁人家一不注意,抓起来就跑,也能常常得逞。

有了枪还不行,弹药也很成问题。那年头虽然火柴只要二分钱一盒,但生产队基本不发钱,农民“真没钱”,靠着到城里偷偷卖几个鸡蛋或山上的野果换点钱,才能买火柴、咸盐什么的,还得冒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

实在不行就只有“偷”了,因为我看到母亲每次做完饭,都把火柴盒放到锅台上咸盐罐子的后面。但我绝对不敢一整盒都偷走,每天悄悄从里拿出来两三根火柴,母亲不会发现,我还能每天都过过枪瘾,就这样玩了一年多,父母一直不知道我有火柴枪。

突然有一天,母亲正要做饭时发现,只有两三岁的妹妹正拿着火柴盒,在挨个地啃吃火柴的红药头,火柴都成了一根根的小木棍儿,气得母亲一把夺过火柴盒,大声地呵斥着,妹妹委屈地哭起来。我后来想,那时的小孩儿都是营养不良,可能是妹妹严重缺乏某种矿物质,本能地自己“补充”吧。此后,母亲每次做完饭都把火柴揣进衣兜里,妹妹是吃不到了,可我也就此“弹尽粮绝”。

电影里说,枪没有子弹还不如烧火棍。这枪是实在玩不下去了,不得已,我把心爱的火柴枪和同学换了五六本“小人书”,有《拔敌旗》、《半夜鸡叫》、《一只驳壳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