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故乡的记忆示例

本文已影响 2W人  半夏微凉

前几天看书的时候,看到雷文科在他的散文里写到这样一句话:或许是真的老了,越来越觉得有记忆的地方比景色好的地方,更让人动容。

故乡的记忆

看到这句话的第一眼,我便是很赞同的了,虽说我还未老,正值青春风貌,但对于一个离家很久的学子来说,那种记忆怀乡的情感也是十分浓重的。

那是我生长了十几个春秋的地方,此间不断地变迁,记忆里的模样却从未改变。我出生的时候它就在那好多年了,深处深山,没有了更深的去处,在翻两座山过去,便到了广西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那些老旧的记忆才不至被人遗忘了去。

前段时间朋友回家去,在我的村落待了少许时间,拍下了一些风雨后的残垣败壁,霎时勾起了我所有的记忆,关于它的记忆。

二十年前我出生在这里,便开始了与它阻不断的联系。那时的房屋还是祖宗时代留下来的样子,灰青色的土砖是所有墙壁的构成,屋檐的四角弯弯的向上勾起,屋顶中间架起一根横梁,往高处隆起,两侧向下低。墙壁色的瓦片有序的编排在横梁木板之上,一个庄严的屋顶就这样构成了。当然,也有例外的,有些有庭院的就复杂的多了,它的中前部是露天的,那横梁的摆造,屋檐的构建我就无法描述了。房屋的大小自然是不一样的,有的知识一间整房,大门进去是大厅,两侧是厢房。有的进门就是露天的天井,中间摆些花草,做菜香料,雨天接水,晴天照光,倒是为这屋子增添了许多趣味,天井的两侧留有过道,过道旁边是厢房,它的正前方则是大厅,有些富庶的人家还有二楼,楼梯口就在大厅的后面。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房屋都是这样的布局,有些就比较有趣了,房屋的宽度比较窄,但长度长,所以它所有的屋子都是并排排列的,最后一间房是过了一扇门又过一扇门。

不知是家族内为了联系方便,还是紧系感情,房屋间要么是并排着,要么就是在某个地方留有小门,时常有人从门的那一边过来,或是串门聊天,或是借些东西,或是找人。也大概是因为这样,屋旁小路也变得有趣了许多,蜿蜿蜒蜒,相互交叉,一个个拐角,一扇扇隔门。像是一个迷宫,却又比迷宫多了许多趣味。据老一辈人说,小时候的我特别调皮,在小道间到处乱跑,怎么也让人找不到。

村头是一口古老的井,井水冬暖夏凉,井旁立着一棵棵的大树,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年了。井口水留下,便有了洗菜洗衣的地方。村里人是最爱到这地方来的,没事的时候,大家一起聊聊天,打打牌,说说笑,散散心。外来卖货物的人也都聚集在这地方,热闹的时候像是赶集一般。

我就在这样的乡间里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多少年过去了,新的房屋一栋栋的向外扩建,井边不断地被休整,而那乡间应有的淳朴气息却依旧未改变,像是与生俱来一般,就那样深深地扎在我的记忆深处,任人怎么也无法忘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