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心情随笔

那时的家访

本文已影响 2.07W人  短文学用户4727

常言道,喜欢回忆过去,心态就不再年轻!这句话的确有道理。年纪偏大一些的老师,空闲聊天总是绕不开过去的一些人或事,离不开与教育相关的话题。喜欢拿以前的“我要学”与现在的“要我学”作比较,蹉跎岁月,感慨万千。

那时的家访

在农村乡镇中学从教几十年,好多家庭都是教了父母又教儿女。现在农村学生两极分化的差距很大,面对叛逆厌学的这些孩子,很是困惑。老师即便会教也有教不好的学生,在现实面前,真的怀凝“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的真假。

前段时间,微信上有一个叫凤鸾的人加我,说是我教过的学生。一时想不起来,是不是以前到她家家访过,我都记忆仿佛了。

曾几何时,家访这个充满温情的教育词汇,在上个世纪农村家长的心里是如此的温馨。农村的电话还没普及,周末的课余时间家访是常有的事情,也烙进了记忆的深处。

家访,是学校的规定动作,每个学期都要走上几趟。几位年轻教师,穿着雨鞋,撑起雨伞,走在泥泞的山路上,成就了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走村患寨的家访很受家长的欢迎,就连寨子上的小黄狗都不把老师当生人来吠。到村子东边人家坐一会,了解一下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走寨子西边那户聊一会,反馈一下学生在学校取得的成绩。走进一个村寨,但凡有学生在我们学校读书的,都要去看一看,免得家长说老师偏心,看不起某某学生之类的话。周末的短暂时光就这样悄然地打发了。

那个年代,学生的家长大多都在家里劳动,少有外出务工的,很支持学校的工作。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如果孩子在学校不听话,你就给我狠狠的打,我支持你。”农村经济很困难,有些家庭小孩子读书,父母要靠买过年用的肥猪来凑学杂费。住校的学生每周还要从家里带上几斤米交到学校食堂搭伙。虽然农村学校的条件有些简陋,没有专门的实验室、更没有多媒体教室,但是课堂上学生肯努力学习,也很听话,更没有给我打他们的机会。

时光飞逝,苍海桑田,转眼间三十年的光阴就消失在黑板与讲台之间。拾起几根被粉笔灰染白的头发,在学生零流失制度面前,与厌学捣乱学生斗智斗勇的底气明显不足。

对于老师家访,学生或多或少有点排斥,生怕老师借机说他们的坏话,但家长们却是举双手欢迎的。自从上了没有参加升学考试的科目后,有好些年头没陪班主任家访了。今年署假期间,教育扶贫,千人大走访,又与教师们一起进行了几次家访。

村寨还是那些村寨,已模糊了以前的记忆。泥泞的羊肠小路被阔宽并水泥硬化;吊脚的木楼也被砖房取代;有些房屋已扶贫拆迁,房屋地基恢复成菜地。走寨子东家是关门闭户,患寨子西家偶尔会遇见个别老人。难怪有人调侃当前农村只剩下“386199”部队了(38指妇人、61指儿童、99指老人)。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农村“打工潮”及“新读书无用论”的到来。家访,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如今,农村的青壮年劳力外出了;人居环境变好了;交通便捷了;农村寄宿生有生活费补助了;孩子更是打不得骂不得了;农民的教育意识增强了;基层老师不再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了;家访这一古老而传统的教育方式,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了。

时代在前进,电话沟通、教师QQ群、家长微信群、群发短信、群发邮件、手机视频等多种方式应运而生。家访是否变成老土了?难道家访真的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了吗?不。现代信息沟通工具让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却又让我们心灵越来越远。

家访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到学生家中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或互通有无,或了解情况,内容不确定,但目标只有一个:与家长一起共同商定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案,并共同予以实施。但现实并非如此。许多家长双双外出务工,子女均由公、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朋友代为监管。缺失父母参与的家庭教育,隔代管理摧生出的花朵写满了溺爱。

农村学校教育难,没父母参与的教育更难,初中叛逆期学生的教育管理更是难上加难。难,不是理由,更不需要借口,教育本来就是教人如何解决难题的。面对新时代,旧的回忆已成过去,新的梦想即将启航。盼教育惩诫早日实现,望新型家访爱你没商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