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短篇小说

我的小学,我的同学

本文已影响 1.83W人  王.R

1999年入学,2005年小学毕业,在这里和我的同学度过了美好的童年,今天我又踏在老学校的土地上,回想着童年的种种,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你们还好吗?

我的小学,我的同学

——题记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陕西省千阳县张家塬镇王家庄村。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村有四个小组,我家是三组。我们所上的小学除了我们王家庄村的四个组以外,还有镇上的一个村。现在和我们合并了,都是王家庄村。我上的小学叫《家康小学》,现在已经没有了。我们那一届毕业之后就与旁边的寺坡村合并了,在我们村和寺坡的中间。由台塑集团王永庆先生,王永在先生投资建设的《明德小学》代替了以前的《家康小学》和《寺坡小学》。

我们村的孩子小学基本都是在《家康小学》上的,家里条件好的,父母会接去城里。在我没有上学之前,对这块地方就产生了很强的敬畏感!?我们那个时候没有幼儿园,是学前班。我学前班是5岁上的,学前班主要教一些简单的小学基础知识。比如“aoeiuü”,以及上课时候手要背到后面!

学前班基本上就是属于热身这种形式,上学之前体验一下那种学校的氛围,环境,好有个思想准备。看到比自己大的孩子被罚站在教室外面,被老师打骂,顿时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但当我们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同样的错误还会再犯,还会被罚站,被打骂,不过现在老师不可以体罚学生了?。

上了一年级之后,我们班学生有三十几个。人生中第一个班主任叫李巧云。我现在还记得她当时的面容,不过现在即便在街上擦肩而过,也未必认得出来。数学老师是当年学校打学生出名的王正国老师。他很厉害,听说他可以举起一辆摩托车,但我从来没见到过。王正国老师因为打学生被告过三次。我们村一个比我大两届的文刚,当年因为上课迟到,手里拿着一瓶水,2.5L装可乐那种水瓶,被王老师罚喝完。

因为这事,文刚的哥哥文涛告了王正国老师。我们都很怕他。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我们全班同学都老老实实,个个很乖地把手放在后面,提问的时候没人敢举手,因为回答错了要被扇耳光的。一节课终于结束了,我坐最后一排的,以为老师走了,我就很大声地说:“终于下课了!”这句话还没说完我就后悔了,他从课桌那边缓缓站了起来,我当时很害怕,他走过来问我:“下课了很高兴是吗?”我没吭声,“咣咣”两个耳光已经给我伺候上了。被打的还有另外一个同学——王诚。

王正国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数学课就被调去其他班了,来给我们上课的另外一位数学老师——张维亮,对于张老师的印象没有那么深刻,只记得他给我们讲的第一节课里面有个概念叫“平均”。我们在老师上课前不能翻课本的,当然,私底下偷偷翻谁也不知道。我把平均这个词记在了本子上,他告诉我不用记,课本里面都有。第一印象挺好的。?

我们的班主任李巧云是给我们教语文的。我们的教室是平房,她的办公室在我们教室隔壁的二楼,?所以我们在教室里面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得一清二楚。李巧云老师给我们带了两年班主任。她经常会在教室里面批改作业,不管上课时间还是下课时间。有一次语文课结束之后,李老师坐在我旁边的位子上批改作业,下课了,我们都围在老师身边,老师也边改作业边读。

读完之后还说出是谁的作业。写得好的我们给鼓掌,不好的老师给纠正。突然念了一本作业其中一个造句,用“可惜”造句:“可惜呀可惜,差一点把我淹死”。全班哄堂大笑,我也在跟着笑。然后老师翻到前面念出了我的名字。我从哈哈大笑瞬间低头不语。我以为我会挨批评,结果李老师非常耐心地给我讲解这个词的意思,应该怎么用。这件事被同学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每次同学聚会都会提到。

要买试卷了,不是正式考试的试卷,那只是当作作业一样来做,每个礼拜都会有一次模拟考。A3的纸张大概有二十多张。老师说:如果不买的那就抄试卷吧。我家里情况不好,我姐在上初中。我不想给家里添太多负担,但还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顺便告诉我爸老师说可以抄的。我爸说:“既然可以抄,那我们抄吧,我和你姐一起抄。”就这样,我借了同学的一本,我爸和我姐分工抄,抄了两天终于抄完了,两个作业本,除了试卷后面的答案以外,其他的一字不落地全部超在了上面。

每次老师布置的试卷作业,或者模拟考的时候我就做爸和姐抄的,我从来没觉得这个试卷比他们买的差,也从来不怕同学嘲笑我。那里面不止是试卷,里面更多的是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寄托的希望。

李老师给我们教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在这两年之中我语文最高分是98分,满分100分。李老师两年打过我一次,因为我没有写作业,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不想写。李老师用作业本一边扇我一边说:“你不写作业考试能靠一百分嘛!”我随口就说“能”,老师停下了,对我说“好,这可是你说的,考试考一百。”“你要考95以上”,转身对另外一位同学李春辉讲。当时我和李春辉齐头并进,不相上下,用现在的话讲那就是我们班上的“学霸”,那段时间真的是特别努力,考试完之后我考了95,没有完成目标。李春辉考了多少我不记得了。那个时候真的以为李老师是要我考100分,后来长大了点我才明白,她是在教我做人。

二年级结束之后,我的成绩很不错。我家邻居大爷是位老先生,他拿着我的《素质教育报告单》念:你非常聪明,学习也比较努力,综合成绩比较突出的,但是你有点小骄傲,希望你能够学会谦虚,好好学习,做事认真一点。我一句话没说,老先生看着我,对我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出了家康小学二年级的门,你知道你是第几吗?不要把成绩看得那么重要,只要你学到知识。”

我真改了!

三年级班主任,其他的带课老师都做了调整,班主任是我们一个同学的姐姐——吕少娟。高高的个子,带着副眼镜,浑身散发着知识分子的气息。数学老师是师云举。师云举老师也是非常严厉的老师,早有耳闻。他的书法很好,学校每次举办什么活动,包括那个时候的宣传标语都是师云举老师写的。

我们那一届很幸运,升入三年级之后从我们开始了英语课和计算机信息课。那是刚开始接触英语,充满了特别多的期待。从最基础的ABCDEFG开始了我们的英文课程。我们当时的英语教科书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本里面的主角是“丹尼”,“珍妮”,“李明”。中间出现过很多其他角色,但每堂课都有他们三个,就是电影里的“领衔主演”吧!这个版本一直延续到后来人物还是没有改变。

我们有个同学叫景朴凡,他妈妈是我们那边初中的一名教师,他的英文很好,是我们的榜样。还有李春辉的英语也不错。关于我们当时的英文课老师,只记得她姓苏,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

学校配备了二十台电脑,每周一节课,每次有信息课的时候必须要有鞋套,我的鞋套还是我妈妈亲手缝的。师云举老师兼任我们的信息课老师,教我们握鼠标,画图,在写字板上打字,还有,玩经典的“扫雷”。每次上完信息课之后都要把信息课的教室打扫地干干净净。

我们都在一点点地长大,不再是以前不懂事的孩子了。即便是我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在家人和老师面前,还是一个小孩子,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

学校明令禁止骑自行车,这对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我们无疑是非常难受的。小孩子往往对一件新奇的事情会充满无限的期待,所以我们村里几个在放学之后偷偷骑自行车被老师的“眼线”举报,我们受到了严重的批评,在此之前,很少有同学敢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仅限小学。

农村的孩子在放学之后都是要做农活的,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家里养的羊,每天放学之后第一时间就是抓紧时间写作业。那时候的作息时间是早上7点开始早操,晨读,到10点共上两节课,这两节课总是语文数学轮着。10点就放学了,这个时候我们回去吃饭,我也说不清楚应该是早饭还是午饭。吃完饭之后又去学校再上四节课,两点多就放学了,回来再吃晚……午饭。

作业做完,肚子填饱,我们相约去田里给自家牲口割草。其实很少有人专门种草的,种草的都是一些养殖大户。我们这种几只的都是在路边杂草丛生的地方找点羊爱吃的草。有的时候会把羊牵着。在我家房后的沟还有很多人去的时候,那沟里到了下午非常非常热闹。有的人赶着牛,有的人赶着羊,找一片空旷的地方牛羊吃草,我们则开始了游戏。各种各样,摔跤,扔石头,抓青蛙,爬树,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玩具。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该回去了,各自赶着自家的牛羊,也就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我们班接近一半的学生都是我们村的,放学之后不用做农活时候的玩伴。王飞,王燕斌(后来因为重名改为王斌),王龙飞,王蓓,我倩,王丽娜,王晓娟,我们几个都是王家庄以前三组的。我们几个基本上是从小玩到大的,家里互相离得都不远。

2003年,我们上四年级,全国闹瘟疫,“非典”来了。第一次听说这个病完全没有概念,听到老师说这是“非典型肺炎”,是非常厉害的传染病。年少的我们丝毫没有恐慌。村口设了路卡,所有进村人员必须接受检查。检查,最主要的是量体温,稍有偏高,立即会被送往隔离室。听说城里也陷入了“非典”的病毒中,外出务工人员很多返乡,所有返乡的全部会被送进村里临时设的单人隔离室,一个星期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才给放出来。所有人戴着口罩,卫生所的医生,护士天天巡视。我们喝的自来水中也加入了药包。学校要求我们每个人带杯子到学校喝汤药,预防“非典”的。

“非典”终于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却染上了另外一种病——腮腺炎,也是传染病。但是这个病不会传染给大人,我被隔离了,每天只能待在家里,喝中药,往腮帮子涂鸡蛋清,仙人掌汁。窗外微风吹拂着树叶,沙沙作响,我却只能看着,听着,捂着腮帮子发呆着。后来看了周星驰的电影《功夫》,我觉得生病时候的我,像极了电影里面拥有“蛤蟆功”的“火云邪神”。好多同学得了这个病,王蓓一直在给我负责拿作业的任务。一个星期以后,我康复了,落下了一个星期的功课,在我们一个个都完全康复之后,卫生所来了新药,一副中药煎两次就可以完全治好……

这一年非常不顺,在学校开了每周一节的《特色课》之后,一直自认为体育不错的我居然被体育组无情地淘汰了,理由是腿站直手掌不能撑在地上。我又去了音乐组,在音乐老师面前唱了半首歌之后,她笑了笑,问旁边的另外一位老师:“要不放在大合唱吧,声音够大”。那位老师说:“算了吧,我怕影响整个合唱组”。

全校学生都在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自己的学长学姐,学弟学妹一起上课,那是非常好玩的。由于我们学校学生少,上体育课,音乐课,都是两个年级合在一起上,1年级和2年级,3和4以此类推。

在被自己喜欢的课程无情淘汰之后,赌气般地跟着一位老师学种花,当时加我只有三个学生在那里,另外两个是比我高一级的,不喜欢学习的两位。刚过去没几分钟,被我们数学老师叫走了,去参加《数学兴趣班》。我记得非常清楚,第一节课他让我们背圆周率,我当时背的到现在还没有忘记: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

三年级四年级的时间过得是非常快的,可能这就是成长的速度吧!

五年级又做了调整,五年级和六年级是我整个小学过得最开心又最难过的日子。

我们五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张宏斌老师,讲课时而严肃,时而风趣,我们都挺喜欢上他的课。也可能是已经十来岁了,比较懂事一点,记忆也比以前多很多,关于五六年级的记忆是最多的!老师讲课的神态,动作,声音,现在回想起来一清二楚。张老师的办公室我们几个男孩子是可以随便进出的,即便是他不在的情况下。他的办公室的门坏了,不用锁,关起来之后其他人打不开,唯独他,还有我们几个知道该怎么打开那个门,女孩子进不去是因为他们力气太小,提不起来那个门!我们的小学毕业照片上面有张宏斌老师。

但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敬爱的武金萍老师,她不在我们的毕业照上。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武老师的女儿马欣怡三岁左右,她女儿8个月大的时候是我姐在给带,那个时候我姐初中没读完。武老师和我姐关系很好,跟亲姐妹一样,但是在之前,两人是素不相识的。可能也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我感觉武老师对我特别地“照顾”,她经常会给我一些文具,老家书桌上的那盏台灯就是武老师送的,现在还在。

武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不是因为她比较照顾我,而是我非常喜欢上她的课,我们的同学也都喜欢。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上某节课的话,那他怎么可能学不好。武老师就是有这种能力让学生喜欢她的课。她经常在课堂上因为课文联想到一个笑话或者一个故事,她就讲给我们听,讲完之后会有几分钟时间和我们一起笑,笑完之后她的招牌句子就来了:“好,言归正传,我们继续上课啊!”她也不是没有脾气,发脾气的时间少,也打过我们班的个别同学。她在课堂上讲课如果学生嬉皮笑脸的,她就会脸色一变,喊一声:“上课呐,严肃一点。”然后继续讲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武老师给我们任课以来给我们上的第一堂有外校教师旁听的课,没有提前预习,没有提前沟通上课要怎么提问回答,就像平时上课一样,这就是她的风格,一点也不做作。之后,这篇课文一直在我脑中萦绕,直到现在挥之不去。那时我们是背过那片文章的,我之后分享在我的QQ空间里。

小学课本里有很多文言文,我非常不喜欢文言文。因为文言文很难懂,一句话可能要查好久才能翻译出来,另外一点就是只要碰到文言文的课,老师都会要求我们整篇背诵下来,从念都念不通顺到背到滚瓜烂熟,实属不易。

我到现在没有忘记一篇《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是武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这节课之后她会被调去县里的《启文小学》教书。前来听课的领导,老师比我们班学生还多。那节课大家上的都非常非常认真,没有躲避提问,没有躲避老师的眼神,因为大家都知道,以后可能不会再有机会听武老师的课。武老师特意为这节课画了一张画,两个小孩子天真地望着孔子,远处是金黄色的太阳。她调侃道:“这是我画娃娃画得最像的一次。”那语气,那表情,我到现在记忆犹新。

那节课似乎很短,短到大家都意犹未尽。老师们散去,就是我们最后的道别了。我们集体做了一张有纪念意义的海报,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我们每个人对老师的祝语。后来有一次在武老师家里还看到了。我收藏了她画的那幅画,我想着多年以后,我们同学老师再相聚时,看到那幅画能想到我们美好的童年。那天,很多人哭了,我也不例外,发自肺腑地舍不得。

武老师有了新的工作单位,我们的课程还是得继续。接替武老师的是李建明老师。个子挺高,挺瘦,手里时常拿一本书,非常有文化。李建明明老师讲课的特点就是随时会说出非常经典但是课本里面没有的诗句,与其说是诗句,不如说是谚语吧!李老师的书法也挺好,和书法出名的师云举老师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但我觉得实力应该不相上下。

有一次李建明老师给我们代生物课,他在学校借来了显微镜,我们都非常好奇,争先恐后地想看一看。看树叶,看虫子。那节课学的好像是跟血有关系的,李建明老师划破自己的手指,将自己的血滴在看板上。这件事以后,我们每个人对李建明老师的印象更好了。看着挺斯文的一个人,做出这种举动真是没想到。

我们快要经历人生中第一次转折,是考到市中,还是县中,还是就我们这的《张家塬中学》。李老师为我们争取到了考“宝一中”的机会,但是我们的英语水平实在是太差,后来是没有一个人考进去。

那段时间我也没有感觉到紧张,李春辉也是,其他人看起来也差不多。我是想着在张家塬上初中就可以了,考的越好家里负担越大,这也是给自己考不上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到了拍毕业照那天,同学们似乎都特别兴奋。可能是认为上了初中就不会有那么多作业,可能是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也可能是觉得在一步步地朝自己的梦想进发。我们只剩下16个学生,也是创下了《家康小学》的历史最低毕业人数。唯独毕业照上没有武老师是我们大家的遗憾。

考试很快结束了,一共就三门考试课程,过完这个暑假我们都会进入《张家塬中学》进行人生第二阶段的学习。离校那天,我偷偷地送给了张宏斌老师一份礼物,很小,很简单的一对鞋子形状蜡烛。这是精挑细选之后决定要送的东西。

小学毕业已经10年了,我经常会回想起来我在这里度过的童年时光,回想起来学校的老师,同学,教室,书桌,黑板,一草一木。

时光荏苒,如今已过去十多年。再此回想起来,那些年少的笑声依然在我脑海中回荡。一起手背在身后上课,放学后一起写作业,一起给学校的草地锄杂草,一起游戏,一起做农活。我们没有零花钱,没有玩具,没有很多的新衣服,但是我们有笑声。

再次走在以前上学的路上,两旁的果树已经被大棚代替,甚至有的路都是新开辟的。老学校的房子还在,不过现在被商业利用着。树木不再茂盛,操场不再平整,校园里面死气沉沉。再也没有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和上课时候那一声声带着“尾巴”的“老师好”!

我们是家康小学最后一批毕业的,我们陪着家康小学走完了他最后的辉煌日子。这也将是我人生中非常珍贵的记忆。很多老师同学很多年没有见过,不知道你们过得怎么样,希望你们都过得好!

人生第二阶段的学习:中学——初级中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