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生活随笔

白杨情结与伊犁(2)

本文已影响 2.27W人 

白杨情结与伊犁(2)

伊犁的白杨树或曰白杨之城的美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并最终消失殆尽的呢?

仔细想一想,是从伊宁市开始大搞城市建设的时候。也就是说,白杨树的消失是从伊犁人开始把伊宁市当做一座真正的城市开始建设的时候消失的。它告诉我们,白杨树是乡村里的树木,不应该存在于城市。是的,我们承认,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伊宁这座具有白杨之城的美誉所形成的文化是属于乡村文化的范畴,它有着乡村的味道,乡村的无以言说的美感。而乡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讲,不属于城市文化。因为,它太土气,太讲巷子、街道、庭院、树木花草了,太占用土地和空间,太有碍于的人的视野开阔和生活的随意了。因而它毫不留情地从这座城市里开始消失。

起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拓展解放路,第一批高大粗壮枝叶茂密的白杨树开始消失;随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拓展阿合买提江路,一批抵挡城市西部尘埃的白杨树又开始消失。当时,这片树木倒下的时候,引起了伊犁人的心疼,许多怀有白杨情结的文化学者著文呼吁保留下一批白杨树,不要让白杨之城的美誉成为过眼烟云,消失殆尽。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一批批白杨树还是无情地倒下了,或让位于公路,或让位于水泥建筑的楼房。当2012年开春伊宁市开发区环城路旁最后一批成才的白杨树无奈地倒下的时候, 伊宁市大街小巷特别是人员众多的地方再也看不到白杨树了,那种绿树成荫,夏日里抵挡酷暑,冬日里抵挡风寒的白杨树终于难觅踪影。这个时候,有许多普通的人心也开始疼了。包括那些常年辛苦开车的出租车司机,也为白杨树的消失而感到失望和怅惘,他们和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许多人一样,视野里不在有高大和茂密,不再有伟岸和团结紧密向上的树木随处可见……

我以为,这种失望和怅惘是一种乡愁,它表明,我们失掉的不仅仅是一批批白杨树,也失掉了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形成的富有生态和谐美的一种文化,是一种让我们伊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愉悦安详的文化。虽说这种带有浓郁乡村特色、俄罗斯特色的文化已不适宜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想过吗?在建设发展城市的过程里,白杨文化消失了,我们能够给予这座城市什么文化呢?我们准备给予这座城市什么样的文化才能保证这座城市的文化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繁荣呢?才能保证这座城市的人们依然像过去那样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呢?我们清醒地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想过这些问题吗?我想,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想过,什么树?树与文化有关联吗?什么是城市,城市的审美感应当怎样确立呈独具特色又适合这里的自然气候与人的心里需要? 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想许多人尤其那些主宰这座城市发展的人没有想过。如果想了,那么砍伐白杨树或者种植什么样的树的时候,应该与这个城市的大多数人进行商讨的,因为城市是大家的,种植什么样的树木、建设怎样的一种文化,也需要大家的参与;而且有一点我们应该清楚,文化不是说有就有的,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自然的过程。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文化,一夜间消失殆尽,是不可能再在一夜里成长起来的,它也需要一个长期的磨合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伊犁现代文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因此,我以为伊宁或曰伊犁的文化,目前尚处在一种承上启下期,眼前要么是茫茫无际的沙漠,要么是令人浮躁的商业文化,人们都很现实,都很浮躁地关注生活物欲的享受,都喜欢出人头地,都喜欢尽快地被别人所认知,被电视捧红,被这样那样的会议所关注。当然,令人欣喜的是一种绿色,一种满园春色的浓绿色的精神文化,也在悄然兴起。人们开始越来越爱护并珍惜树木特别是珍惜参天古木来了,开始关注消失了潺潺流淌着的伊宁的水系和热爱城市里的一花一草一木来了;当然也开始关注精神、关注自己内心世界所渴望需求的。许多人在一起坐着不再谈论吃喝与穿戴,不再谈论金钱和权力,而是回首以往的事情,回忆老伊宁的模样,回忆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他们令我们尊敬而当永生。 我想,喜于回首往事其实是一种文化浓郁的自然表现,因为我们在感喟时间流失之快的同时,也会更加珍惜今天,把握好今天,从而为未来做出更多更美好的事情。这是一个民族或者说一座城市的市民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一种逐渐彰显成熟的象征。

但是,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大脑。也就是说,我们在一个时期失去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白杨文化,我们有没有准备好该建设一种怎样的至少比白杨文化更为先进的城市文化,以使我们在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而且这种精神生活的文化,是自然适于这一方水土的人们所需要的,又基本上没有人工雕饰痕迹的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合于这座城市的人们性格及长期熏染已成习性生活方式的需要,才易于长久地与这座城市的人们一起生活,惺惺相惜,并繁荣发展。

去过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人们都知道。他们也在搞城市建设,但在他们的城市里,参天古木大树比比皆是。他们尊重树,就像尊重人类自己。因为他们认识到,树,创造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文化,也必然会繁荣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人们从树的身上,可以看到先辈的影子。所以,尽管他们的社会制度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深刻变化,但是赖以支撑他们生活的精神文化大厦并没有坍塌,依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他们是我们的很好的参照。我们应该很好地向他们学习。不要随意砍伐树,即使要砍伐、要栽种什么样的树木、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我们也得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想,这座城市的很多人已经感受到随着白杨树、白杨文化的消失,那些具有白杨文化之特点的这座城市的人们应该存有的那些美好而朴实的性情、性格,以及襟怀、品德风貌等,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有的也在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远的不说,就说前些年,为着一位双目失明的俄罗斯老人的低保、医保和廉租房,我和一位有地位的领导为其跑了四年才得以办妥。为什么?就是因为善良和同情心少了,淡了;为什么少了,淡了?就是因为具有浓郁乡村文化特点的白杨文化少了,淡了;为什么?就是因为白杨树没了,围绕着白杨树清澈的渠水、河水也没有了。一句话,具有浓郁特色的乡村文化---伊宁白杨文化的消失,很长时间,使得我们一些人始终处在焦虑与怅惘中: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又往何处去?我们如何建设一种适合伊宁市人之发展特点的文化,而且依然能够继承、发展、繁荣伊宁白杨文化的那些特点,这些个问题令我们深深思考……

新加坡有一位学者叫郑永年的,近来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如何建设一种安静文化》。他说,无论是社会的和谐还是社会成员的幸福,创造一种安静性的文化最为关键。因为任何一种文明中都有使大多数成员安静下来的文化。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印度文明是如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只可惜的是,阶级革命颠覆了传统轶序,继续革命摧毁了阶层和谐,在相当一个时期呈现的是在不分场合的“吼叫文化”或“斗争文化”;现在呈现的,则大多是是浮躁的商业文化、实用文化,其共同的特点是浮躁、焦虑,仅仅是为活着而活着。没有了祥和与安静,没有了高大与伟岸,也没有了多少高雅的境界和美丽地生活,憧憬和向往之情也逐渐地淡忘在身后,并消失以往的岁月长河里。

这种消失的结果,就是我们社会层面缺少了文化氛围,而且在一个很长时间不再热议和关注文化,文化成了可有可无甚或是浪费钱财的奢侈品,不屑一顾。注意,我这里说的文化不是那些快餐似的没有多少醇厚馨香品味的文化,我说的文化主要还是狭义的,比如文学艺术,比如音乐美术,比如美学与哲学,比如历史与诗歌,比如园林与建筑等。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的消失,使得我们许多人身上少了诗意的品味,记忆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苍白如纸,也就自然少了灵气,少了创新和鉴赏的能力。比如我们的城市建设在一个时期为什么总是那样缺少令人回味无穷的品味?总是那样缺少令人留恋忘怀的美感?我们在管理城市以及行业的方方面面,为什么总是缺少令人称奇拍案叫绝的创新性?为什么我们将本是一个白杨树环绕、渠水环绕的城市,自觉不自觉地搞得水系越来越少,其实按照我们现在已经醒悟过来的观点,伊宁市应该是一个水上江南一般的城市啊。

人的文化艺术审美品质的缺失,导致的是人之灵性的消失,倘若主管一方的领导也缺失这样的品质,那么导致的一切,将是简单的复制,不是缺少创新的色彩,就是缺少灵性的令人惊喜不已、长久能够保存并能够给予许多人,以思索、以惬意、以无限美好情感的东西

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树是一座城市的文明进步的丰碑。如果一座城市有了良好的水源和高大参天茂密的树木,那么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是有灵气之人。如果这两样都没有了,灵性会有消失,人不再可爱和被爱,善良和代表文明进步的文化也是难以建立起来的。

伊犁文化与树、与绿色紧密相连。虽说在城市的主干街道,陪伴我们的白杨树消失了,但随之而来的梧桐树、白蜡树等,一个个也开始茁壮成长起来,这一点,在伊宁市开发区尤为显现。所以,尽管由于白杨树和白杨文化的逐渐消失令我长时间地沉浸在伤感的河流上而不能自已,但我也有希望着,我们能够在继承白杨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符合城市发展,又适合我们这座城市人之性格习性需要的新型文化,一种引领我们共同前行的有着伊犁特点的现代文化。

我的希望能够达到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