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生活随笔

水文,商潮的跟风者

本文已影响 2.27W人  苏苏

水文,商潮的跟风者

我有一个大学朋友,这个人,生来就很聪明,而且思维非常灵活,属于脑洞大开的一类人,每天总是脑袋里浮想联翩,读完大学之后,出来就自己开始创业了,有一次我俩在一个演讲会上碰面了,我就问他,你创业怎么样了,他就跟我说,我啊,采用了新的盈利模式,我想这个家伙头脑这么聪明,肯定有什么新点子了,于是我就问他,我说什么盈利模式说来听听,他跟我说,就是做自己的产品广告,做社群,卖商品,听完他说的“新盈利模式”,我是哈哈大笑,我说,你这不就是“跟风”吗?说好听点是“跟风”“借鉴”,说不好听点,可不就是抄袭吗,这属于什么新盈利模式,现在微信公众号,自媒体运营,不都是在做自己的产品,打自己的广告吗,但是他说了一句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他说,中国的奔跑吧兄弟,不就是借鉴韩国的《Running man》,中国好声音也是借鉴荷兰的《The Voice of Holland》还有《爸爸去哪》《两天一夜》不都是借鉴的吗?真正原创的东西能有多少,一个原创的东西是需要几千年的智慧积累,和文化的沉淀才能结出的果实,而当一波商业大潮来临的时候,我们所想的和所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你能是清楚到底是阿里巴巴借鉴了易趣,还是京东借鉴了阿里巴巴呢?只不过是互联网大潮来临的时候,大家的想法都是统一的,都去干了一件事,我会去仔细想了一下,可不就是这回事吗?我们经常听见这样的词眼:“革新、与众不同、革命化、颠覆、拒绝跟风”,而且往往来自行内专家的劝诫,比如Paul Graham, Jason Fried, Hiten Shah, DHH,“拒绝跟风已经成为一个咒语”,但是事实上还就真不是这样的!

第一,第一个产品做“跟风产品”出道,是非常可取的

其实第一个产品做“跟风产品”出道,是非常可取的方式。第一次全新的创意失败的几率很大,第二次也可能继续是……。事实上,许多著名的人都经历过失败,比尔盖茨创建微软前有两次失败的经验;沃特?迪斯尼曾被一家报纸当做平庸的艺术家解雇;本田宗一郎曾被丰田开除;亨利?福特、詹姆斯?戴森等也有类似的经验……一夜成名只是个例外,不是一个通用规则。

你的第一个跟风产品,某种程度上,会表现得非常不错。

创新非常迷人,但是不要追逐“创新”,去追逐用户需求。一个充满创新基因的应用会让你爱上你的想法,一旦步入“想法优先”的道路,你会忽略了市场优先的规则。所以跟风产品变得格外被接受,而且市场已经被证明就在那儿。

第二,跟风有竞争,有竞争就有现存用户需求

“避开竞争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也避开了用户”——Erik Sink

不要因为发现别人也在做相同的事你就打消自己的念头,这其实是个很好的信号,没有竞争对手是空的利基市场的迹象。

所以你感觉你能在一个拥挤的利基市场创建一个产品,你可以比已有的产品做得更好,那就放手去做吧,而且拥挤的利基市场可能越容易突出重围,因为你的眼皮底下就能看到参考点、弱点、优点。而且根据以往经验,你有更大的机会颠覆已有的利基,然后创造一个全新的利基。

我公司75%的营收来自跟风产品,1年前我们第一次发布“今年不毕业脱口秀”这档视频节目,那时市场还有20几个同类产品,但他们启发了我,使我们不断改进和弥补,添加了更多优秀的特点,然后我们反而获得了最大的利基市场。

第三, 有“跟风基础”创新更容易

我们也尝试过革命性的产品,一个动画类节目,和一个在线教育平台,甚至维修过计算机……我感觉到,在你已经有“跟风产品”再去推出创新的产品要轻车熟路地多。因为你已经知道怎么去推广、市场营销、管理团队、盈利以及其它,跟风产品会让你很好地学到这些东西。最后,创业公司从“跟风产品”开始真的没什么,发布一个最小可行的产品,收集一些初始的反馈,你也可以选择从竞争对手那里学习经验教训,学习一些很酷的东西,也了解一些你可以打击它的弱点,大潮来临你是不是那个跟风者?

文~~~上官苏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