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人生感悟

读《断章》有感

本文已影响 3.09K人 

有时候,身体突然涌起奇异的感觉,习惯性幻想,我是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有意识的人?生活究竟是不是一幕戏剧?除了我之外,其他人是否有意识的真实地存在着?

读《断章》有感

这些疑问像潮水一般疾驶而来,却因终究找不到答案,落寞地退去。

偶然间,读了卞之琳的短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很突兀地,我突然想到了《天使爱美丽》这部电影,艾米莉每天在阁楼中用自己的小望远镜窥视男主的一举一动,男主人公并不知情。由男主、阁楼、阁楼上的艾米莉这三个由下到上呈现递进式空间感的主体,构成的画面,不就是《断章》中的这幅意境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很简单的一首诗,但随之而来地带给我心灵的颤动,却比任何一首诗都深刻。诗歌语言朴素自然,但却自带一副引人遐想的“人外有人”的画面,境界中所蕴含的空间性,让我对个体是否存在这个哲学的思考有了一个不一样的看法。

“我”是以自己的眼光看待风景,是排斥在这片风景之外的独立的个体。但却没有料到,在自己的世界之外,还有看风景的人,在楼上以他的眼光来看着包括“我”在内组成的世界。我突然懵懂地意识到,个体本身的存在需要由其他个体来确定。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对窥视癖分析道,当“我”全神贯注窥视对象时,反观自身的意识却消失了。这时候,另一个主体对“我”的窥视,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我”对自身存在不确定性的空虚,“我”是存在于其他主体的意识当中。这一双重凝视将自我从虚无中打捞出来,并赋予了“我”的实体意义。

哲学家们说过,存在即意识。而每个人都需要在看与被看中才意识到“生命的共感”。卞之琳仅仅用几句简单的诗,就阐释了这样一个高深晦涩的哲学思考。《断章》的美,值得我去细细品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