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向死而生推荐

本文已影响 2.65W人  遗世假相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读《摆渡人》有感

也许天各一方,也许咫尺天涯,也许扶摇万里,也许生死相隔。我愿于此立愿,我以生命作嫁,许你一世喜乐安康,太平无忧。

——题记

克莱儿麦克福尔, 她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节架构中饱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贯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独白。让我震惊的是书中的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亲爱的,这里没有别人。意思是说,身处的世界,其实是由自己所创造而来。《摆渡人》没有像《追风筝的人》那样有深度,剧情简单,内容较之又隐晦许多,但书中每个意象都有作者所设的理由,这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轮回故事,它讲的是灵魂。

迪伦的生活孤独而混乱,她心中是一片荒原,像是被闷在罐头里的一尾鱼,看不到任何希望,压抑窒息到无法呼吸。对这个单亲家庭女孩来说,父亲的存在是她人生中渺茫的一线希望,她渴望改变,并且坚信人生的每个瞬间都要由自己去创造,因此,她踏上了去寻找父亲的列车。不幸的是,列车出了意外,她的世界从此沉入一片黑暗和死寂。而她那不断寻找的灵魂,也被迫飘离了自己在车祸中变得支离破碎的身体,走向漫无边际的荒原。她成了唯一的幸存者,或者说是唯一的遇难者。

上帝为了帮助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便为每个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路途。每个行走在荒原中的人们,都将天堂视为自己灵魂的终点站,他们拼尽全力地向着自己的理想与幸福奔跑,崔斯坦一个灵魂摆渡人,他引领了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灵魂。他就像是带领灵魂来到奈何桥边的孤影,带他们上忘川河畔的扁舟,摆渡人渡客到河的另一边,那彼岸风光,可曾经看过的人,都不曾归来。

走过这片凄凉,踏入下一片凄凉。

他们第一次相遇时,他疲惫地坐在那儿,看着迪伦没有一丝笑意。崔斯坦突然站起来往前走,而迪伦嘴张了几下,却一个音也发不出来,她愣在那里一动不动。他用指挥官一样的口吻命令:“跟我走。”

在他们穿越荒原的过程中,迪伦已经了然事实真相,原来她是在火车上唯一一个没有逃脱的,因为她已经死了,所以来到这片荒原,这里的一切都是她心像的投射。迪伦的平静出乎崔斯坦的预料,他开始对这个小女孩侧目。他们一起躲避恶魔的利爪,艰难地携手走过泥泞的沼泽地,渡过危险的湖区,在安全屋里烤火休息。她的灵魂不同于所有他曾经保护过的灵魂,即使自己身处险境,依然对世界和他人充满好奇,富有同情心,还有只属于少女的娇羞与悸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离分界线越来越近,心灵也越来越煎熬。她将去到另外一个世界,而他去不了那里,他会永远消失在她的生命中。迪伦最终于来到了天堂,传说中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可她想念他的陪伴,为了找到他,她愿意付出生命与灵魂的双重代价,以前是父亲,现在是崔斯坦,是留是回,迪伦也曾犹豫,只是想起崔斯坦钴蓝色的眼睛,她推开天堂之门,放弃轻松的生活,重回险象环生的荒原,只是为了找到他,和他厮守终生。

迪伦的变化令人欣喜。一路上,她摒弃一切杂念,克服本能的恐惧,避开恶魔轮番的偷袭,她从对生死一无所知到利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逃离天堂,战胜恶魔,最终清除所有横亘在他们之间有形或无形的羁绊。 最后,迪伦与崔斯坦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崔斯坦说这一切有悖常理,也许是因为他实际上更年长,心智的成熟和摆渡经历代表着他历尽沧桑看淡世事,可是迪伦单纯的爱点燃了他,让他终有勇气与曾经固守的人生挥别,做回了自己,也找到了真爱。再次回到火车事故地点,这也将崔斯坦引渡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他们之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摆渡人?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禁锢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有形的枷锁或隔门,而是来自我们心底的怯懦、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担忧。你的信念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甚至改变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赎,来自心灵的自我成长与非凡勇气。

迪伦苏醒的时候,已经被救援的人发现。她以为他消失了,幸运的是,在出口,她看到了他,仍然坐在出口的左侧。

每个生来孤独的人却都有一个天注定的另一半,只是在与这个人相遇的过程中,有人幸运,有人的幸福却来得稍晚。如果有人会像崔斯坦一样为了你放弃简单且随心所欲的现状,恐怕再坚硬的顽石也会被化作绕指柔。崔斯坦矢志不渝的爱护,让人感动、欣喜,这份爱情背后的包容、理解和相知更让我对爱情这件事产生了更高层次的理解。

种种因果,种种苦果,不知谁是谁的应劫人。渡劫便是修行,渡劫成功便可上岸,若是沉溺,便是终生入了苦海。可否,你做一世摆渡人,度我上岸,助我劫成。

他们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彼此打招呼:“嗨,原来你在这里。”

我们都会上岸,阳光万里,路边鲜花齐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