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愿你的苦难不被辜负,愿你的道路充满自由——读《旷代的忧伤》有

本文已影响 1.95K人 

凝重的忧伤何尝不等同于凝重的思想,真正可以享受孤独个词语的,只有那些思想者。——题记

愿你的苦难不被辜负,愿你的道路充满自由——读《旷代的忧伤》有

如果说苦难是恣意汪洋的大海,那么忧伤便是被风激起白色的海浪。

如果说苦难的颜色是黑色的,那么忧伤便是从黑色中开出的花朵。

忧伤是生命的原色,让生命的旷野充满了生长的力量,是自生命底地升腾起的悲悯和温暖。

思想是火,让知识燃烧溶解、渗入接纳,然后拥有力量中的力量。

思想是光,给黑暗以光明、以混沌换清醒。

思想是路,给予思想者孤独的背影、忧伤的内心。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忧伤可以无视忧郁和感伤,即一个人某一时的情绪。思想是一个人最为内在的生命气质,让不同于众的思想者拥有卓尔不群的形象。

林贤治首先是一个思想者,然后才有了他书中所描写的那些思想者。翻开《旷代的忧伤》,你可以看到一连串的名字:布鲁诺、索尔仁尼琴、珂勒惠支、鲁迅、张中晓、顾准……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他们处在不一样的时代,也有着不同的信仰。但他们都有着独立的精神、自由的追求、信仰的实践,所处之时的警惕批判、批判之后的无畏承担。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常人所不及的勇气,那便是敢于对强势作出挑战。他们是一个个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思想者,他们是海洋、是旷野,他们的灵魂宽广而博大。

当左拉站在法庭上为一个和自己毫无瓜葛、与整个军队和国家相比实在渺小到微不足道的人说话时,维护他的权利、名誉与尊严时,周围陈腐思想因为戴了假面具而引起宗教狂热时,恰巧说明真正的知识分子是不当在任何时候有所屈服的。未形成孤独的社会力量,任何先觉者的对抗话语,都是大梦中的梦呓。一个新生的进行思想遭到普遍的敌意和漠视是可能的——先知往往被钉死。

当托尔斯泰放弃伯爵的身份、巨额的财产,放弃最高的荣誉、安逸的生活时,甘愿去当一名普通的工人、与最艰苦的人民生活在一起时,他发现现存的社会秩序并不是建立在劳动者的苦难上,而是建立在他们的屈辱上。屈辱比苦难更深重,但是过分严酷的压迫并不会引起反抗,只能造就屈从,屈从是可怕的,那是奴隶的行为。

遇罗克望着铁窗外的天空,依然坚持《出身论》的自由。即便是在即将奔赴死亡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坚持留下三十七本笔记,告诉父亲,这是他最大的财富。我们是不是还有他那样的勇气,面对死亡依然坚持自己的内心?

张中晓在上海的书店库房吐血而死,依然坚持他自己的道德论。人是他唯一的信仰,他谴责在历史上无数显赫的帝国的罪恶,正是在于他们以国家的至高无上的利益吞噬了个人的存在。“一个美好的社会不是对于国家的尊重,而是来自个人的自由发展”——在他的心中,自由最大。我们是不是还有他那样的胆识,面对逼迫仍旧秉承个体的思想?

“知识分析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自由知识分子,或可称之为反抗知识分子。如果去除反抗,去除独立自在的意识,去除了自由的选择,而仅使个人从属于权力关系,自我约束以适应于现有秩序的逻辑,那么,自由将以知识分子身上自行剥离开来,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其性质。”林贤治曾对知识分子有着这样的定义。对照看似严苛实则合理的标准,那么现在的中国是有多少真正的知识分子?或许力量薄微,因此有时也必须沉默,然而说一点总比什么都不说要好。大多数人流连于时尚娱乐,独立书店渐渐消逝于市井小巷,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西蒙娜?微依、奥威尔、别林斯基与董乐山?又有谁读过《古拉格群岛》、《一九八四》、《压迫与自由》呢?

一个有思想的人,也是一个敢于坚持自己所想的人。文字,其实就是一个人性情的展示,用心读他人的文字的背后,我们也该读读我们自己——城市的喧嚣怎抵得过岁月的悠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