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抒情散文

人间有味是清欢摘抄

本文已影响 6.7K人  芃芃其麦

宋神宗元丰七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过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命迁汝州(治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种变迁,不是升官,却意味着政治气候的大变局。但苏东坡却丝毫不在意升迁贬谪,因为于他而言,一切不过都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罢了,无论是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际遇。在他的胸襟里,早已孕育了一份“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豁达。

人间有味是清欢

闲雅的生活,是清欢的基调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早年政坛得意,而后却因皇帝易位,江山易主,开始了跌宕流离的生涯。纵然生活颠沛流离,他却丝毫不减苦中作乐的情趣。 他的闲情逸致,在他游历山水的行踪里便可窥见一二。这首《浣溪沙》讲的便是他春游的行迹,春风吹罢,“斜风细雨作晓寒”,虽是初春了,却还是春寒袭人,夹杂着淅淅沥沥的细雨,更是平添烟雨朦胧之意。他却不在意这残冬意犹未尽的“晓寒”,满眼尽是“淡烟疏柳媚晴滩”的春光熹微之景,在平淡甚至有些阴冷的初春里,他却看到了万象更新的契机,满目尽是春柳摇曳,烟云舒卷,好不快活。 苏东坡爱春游,大抵是人尽皆知,无论是黄州春游时的“料峭春风吹酒醒”,还是超然台上的“半壕春水一城花”,都是他雅致生活的真实写照。常言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因为有一个闲雅而悠然的春天,才能为他一年里的清欢生活奠定基调。 再往远处眺望,“入淮清洛渐漫漫”,一下子让人的目光放得更远,营造一种悠远豁达之意。

人间烟火气,却是最平凡的清欢

春游又怎么少得了野餐呢,我们的苏大诗人可是别有情致,“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虽是清淡,却别有一番春的风味。 清欢不是遗世独立,而是质朴中的情趣,凡是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便是人间烟火气,这也是最真实的人间生活。 先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黄州江水清冽,鲜鱼肥美,山水恬静,春笋嫩香,饮食生活自然不差。 再有闻名遐迩的《猪肉颂》,更是记载了东坡肉的制作方法,“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苏轼啊,你好歹是个大文豪呀,怎么写出在达官贵人们看来粗鄙的句子呢,可他却满不在乎,说“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我吃得饱,吃得香便行了,你们这些王侯将相莫管我吃的是什么,如此一来,真是豪情万丈。 即便是一贬再贬,贬到“天高皇帝远”的岭南,他仍能发现生活的美妙与清欢。提起岭南,旁人想到的大多是山川险恶,瘴气袭人,可苏轼眼中,却是“卢橘杨梅次第新”,心想,“或许让我来惠州,是要我尝遍那朝中稀缺的珍果佳肴。”

豁达的心态,是清欢的本真

提到苏东坡,无人不言其豁达。他开篇先言“斜风细雨作晓寒”,风斜雨细,瑟瑟寒侵,可他却俨然一副“乐在其中矣”的样子,任它余寒袭春服,任它微雨乱相续,他眼里看到的,仅有“淡烟疏柳媚晴滩”而已。 他看不见阴风压春意,红楼隔雨亦不在乎,他关心的是微雨渐收,是烟云骀荡,还有那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仅是这一句,便让他豁达的心态跃然纸上。换作旁人,恐怕只会为细雨沾衣,春寒料峭而苦恼吧。 他的豁达之气早已熔铸在他的骨子里,成为他的一种本能——一种在任何逆境中都能看到希望的乐观精神。 虽是春寒彻骨,可偏是“媚晴滩”的一个“媚”字,让全篇尽显喜悦之意,更有甚者,即便是满目萧瑟的秋天,别人眼里可能是“荷尽已无擎雨盖”,可他偏要说“菊残犹有傲霜枝”,虽然生活艰辛,仅有“粗缯大布裹生涯”,他却乐吟吟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切绫罗锦织都是浮云作罢。 人人写自传,都是挑些封侯行赏,春风得意的功绩来写,可他却丝毫不以为然,写诗写词,最爱提起流离的往事,有诗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浩荡之气跃然纸上,竟把旁人看作最为煎熬的“三州往事”称作“平生功业”,真是豁达之气,凛然可见。

人间有味是清欢

“斜风细雨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他的一生,或许颠沛流离,或许有苦难言,可他任凭穿林打叶的风雨洗礼,却认定待他日回首萧瑟处时,定是山头斜照,春光相迎。 这便是他不争不抢、无忧无愠的一生,这便是他清欢至味的一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