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世界历史

斯大林发起“大清洗”运动有什么目的

本文已影响 8.47K人 

在莫斯科河边有一幢苏联时期的“高干楼”,外墙上嵌有许多名人的头像和名字,标明他们在这里居住过,在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的“大清洗”中,住在这里的90%的干部被抓走、杀害,他们的家属也遭到牵连,现在人们把这座“高干楼”叫作“黑暗公寓”,成为斯大林发动“大清洗”运动的标志。

斯大林发起“大清洗”运动有什么目的

“大清洗”是苏联20世纪30年代开展的一场针对隐藏在内部“人民的敌人”的运动,西方多称之为“大恐怖”,它始于1934年的基洛夫被害案件,直到1939年二战爆发才算告一段落。

1、基洛夫在党内受欢迎的程度

作为苏共党内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基洛夫是苏联最有水平的领导人之一,与斯大林的独断专制作风不同,他知人善任、作风民主,在他的领导下,列宁格勒成了全苏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地方。

在1934年苏共十七大召开之前,基洛夫实际上已经成为苏联国内仅次于斯大林的第二号人物了,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基洛夫在党内受欢迎的程度,十七大上,按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十分钟,其他政治局委员则不能超过两分钟,可是在基洛夫讲话结束时,台下爆发了长时间的掌声,也长达十分钟。

现有资料表明,在十七大召开期间,大会的许多代表,尤其是知道列宁遗嘱的那部分老干部曾在政治局委员奥尔忠尼启则家里举行秘密集会,参加者有舍博尔达耶夫、基洛夫、埃赫、米高扬、柯秀尔、彼德罗夫斯基等人,会议商议用基洛夫代替斯大林,但被基洛夫拒绝了,这些事情后来都被斯大林知道了。

在十七大选举中央委员的等额选举中,基洛夫得票最多,只缺少3票,而斯大林得票最少,缺了270票,选举委员会主席扎通斯基将情况告诉卡冈诺维奇,后者说,必须让斯大林比基洛夫多得一票,还有一种说法是,斯大林得知后命令将反对他的选票销毁,最后,扎通斯基向大会宣布投票的结果为:未投斯大林的有3票,未投基洛夫的有4票。

2、基洛夫遇刺

在苏共十七大闭幕后,1934年12月1日下午,基洛夫来到斯莫尔尼宫,上到三层后,贴身警卫鲍里索夫没有紧跟在基洛夫身后,而是在20步以外,基洛夫作为政治局委员,有23名警卫,这时原本应在三层楼道值勤的警卫也不知为什么不在,基洛夫独自一人走向办公室。

这时,隐藏在楼道的凶手得以从背后向基洛夫头部开枪,当内务部列宁格勒地方局局长梅德韦季急忙赶到斯莫尔尼宫时,竟然被不认识他的警卫挡在门口,这些警卫是从莫斯科调来的,在没有得到梅德韦季的指令情况下就替换了原有的门卫,医生来后,确认基洛夫已去世。

凶手尼古拉耶夫当场被捕,他曾因行刺被捕,不知为什么又被释放了,并且没有没收他的手枪,他是怎样钻进斯莫尔尼宫的,又是怎样接近基洛夫的,目前都不清楚。

基洛夫被刺后,斯大林亲自领导了案件的侦讯工作,在审问了尼古拉耶夫之后,准备审问鲍里索夫,可是押解鲍里索夫的卡车在半路发生了车祸,鲍里索夫当场死亡,医疗鉴定书上认为鲍里索夫死于车祸。

1959年,幸免于难的几位医生证明,鲍里索夫是由于金属的东西打在头顶上而死的。

斯大林亲自审讯的结论是,刺杀是季诺维也夫反对派策划的,尼古拉耶夫是季诺维也夫分子,因为季诺维也夫长期在列宁格勒工作,正是在基洛夫的领导下彻底肃清了季诺维也夫在列宁格勒地区的影响,所以季诺维也夫便怀恨在心,策划了这场刺杀。

因为当初这起案件的知情者均被处死,所以有关基洛夫案件的真相仍是迷雾重重,但这个案件无疑为斯大林开展大规模的镇压提供了借口,一份拟定名单上的人很快被一一逮捕,其后,斯大林及其内务部的帮凶雅戈达、叶若夫等又进一步扩大,炮制出所谓的“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阴谋集团”。

3、一场精心策划的审判

内务人民委员会是苏联在斯大林时代的主要秘密警察机构,也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清洗的主要执行机关,他们协助斯大林,制造了大清洗中的一桩桩冤案。

大清洗严重破坏民主法治,斯大林为了蒙惑世人,对“托—季集团”却以公开审判的方式出现,为显示案件的公正性,还邀请了西方国家的记者出席,当然,斯大林与其内务部的人员为策划和导演这场审判,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内务人民委员会的雅戈达对找到的所谓托洛茨基在苏国内反党集团的联络人许诺:只要他们听话,他将保证他们性命无忧,而且承认这些指控正是为了党的利益,果然,这招很奏效,在审判格里茨曼、皮达可夫和罗姆时,三人为了保全性命,非常配合,分别在法庭上对其余被告做出了托派分子的指控。

其中曾在外贸部工作过的格里茨曼还按照预先拟定好的供词,承认1932年他利用公出之便,曾与托洛茨基的儿子谢多夫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一家叫作“布里斯托尔”的旅馆大厅里见过面,并在谢多夫带领下“当面”接受托洛茨基除掉斯大林的指示,然后法庭根据三人供认的“罪证”判处其死刑。

他们认为一旦将格里茨曼等人枪毙,就会死无对证,人们也就无法戳穿他们的谎言了,但是这些谎言编造得实在不算高明,就在格里茨曼被枪毙一周后,丹麦的一家官方报纸《社会民主》报报道,布里斯托尔饭店已于1917年因大楼拆除而关闭了,所以1932年格里茨曼与托洛茨基之子的所谓见面纯属虚构,这一消息立即被世界各地的报纸所转载,对于这些“境外敌对势力”,斯大林政府只好装聋作哑,不再提此事。

当然,这只是插曲,绝不会使斯大林放慢审判的脚步,他觉得仅有格里茨曼等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的供词,要把它办成“铁案”还不够,他们又挖出了三个“阴谋组织成员”,分别是奥利别尔格、赖因霍尔德和皮克尔。

其中,奥利别尔格是内务部密探,赖因霍尔德是苏棉纺工业总会管理局局长,皮克尔曾主持过季诺维也夫秘书处的工作,被捕时是莫斯科室内剧院院长。

要同样在内务部的奥利别尔格充当这个反面角色并对其他人检举揭发,叶若夫向他解释:因为他在与托洛茨基分子的斗争中表现出色,才选他来完成这一光荣任务,他应该在即将开庭的审判中,揭露托洛茨基为反苏联政府的阴谋组织者,同时,奥利别尔格还被告知,无论法庭给他判什么刑,他都将被释放,然后到远东地区去担任一个重要职务。

奥利别尔格在内务部认为有用的全部“审讯笔录”上签了名,他甚至签字承认:(他)奥利别尔格,是由谢多夫根据托洛茨基的指示派到苏联来组织谋杀斯大林的恐怖活动的,他已与苏国内的许多托派分子建立了联系,他们计划在“五一”游行时,当斯大林站在列宁陵墓上检阅游行队伍的时候,用手枪或者是炸弹杀死他,为了使一切听起来更像是真的,叶若夫等人还给他准备了一对化学家兄弟,他们的任务是负责制造刺杀斯大林的炸弹。

为让被告招供,内务部还会“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赖因霍尔德因为与加米涅夫等人有私交,因而要他承认参与后者组织的阴谋活动,因为赖氏很“抗打”,于是审讯他的莫尔恰诺夫便伪造了一份盖有内务部鲜红大印的特别会议决定,上面写着鉴于赖氏的罪行,决定将其枪毙,家属流放西伯利亚。

然后莫尔恰诺夫以老朋友的身份劝他向叶若夫写一份赦免申请,以免家属受牵连,赖氏信以为真,便写了一份申请交了上去,他很快得到回复,叶若夫同意赦免他及他的家属,不过前提条件是他必须帮助党揭露“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集团”的罪行。

赖氏为保险起见,提出若有一位党中央代表当面向他宣布,党认为他没有犯任何罪行,只是党的利益需要他做出这样的招供,不久,叶若夫便来到狱中,以党中央书记的身份向他保证,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证明对党的无限忠诚,有了这个保证,赖氏便一反常态,对揭露托—季集团变得空前热心,他不但供认了自己是托季联盟的一分子,而且供出了从加米涅夫到列宁逝世后曾担任过苏联政府首脑的李可夫以及原政治局委员布哈林以及托姆斯基等一大串大人物,他说这些人都是托季反党联盟的成员,其供词经斯大林审阅后,稍做增删,就发回内务部,随即便成为大审判和进一步抓捕的重要证词。

同样,另一名证人皮克尔也在软硬兼施下承认了“罪行”,其后,雅戈达等人又从各地挑选了一批“被告”来完善这些证词,接下来就是要让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如何认罪了。

4、为“革命事业”,请当众自我诋毁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都是老布尔什维克和列宁的追随者,是苏联的缔造者和有着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家,要让他们低头认罪并非易事。

斯大林相信,只要找准对手的“缺陷”,就不怕对手不屈服,在1935年苏联政府就颁布了一部世界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法律条文,其中规定:12岁以上儿童对于所犯各种罪行,应负与成年人相同的责任,直至被判处死刑,看来,斯大林已找到了对付加米涅夫的“死穴”。

加米涅夫的“缺陷”是舐犊情深,两个儿子一个在空军服役,另一个正在读中学,都已年满12岁,负责与加米涅夫谈话的内务部人员奉斯大林之命告诉加米涅夫说,如果他不认罪,他们就将把他的儿子也扯进“托—季恐怖中心”去,他告诉加米涅夫,赖因霍尔德已供认,加米涅夫的儿子曾和他的儿子在某公路上追踪过苏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和斯大林的汽车,准备杀害他们。

当加米涅夫看到赖氏的供词后,不知是因为恐怖,还是因为愤怒,竟然浑身发抖。

而针对另一位老革命家季诺维也夫,瓦解他心理防线的则是党的最高利益,莫洛托夫曾劝告他:“您向党撒过多少次谎?您的谎言给党造成了多少次伤害?现在,为了党的利益,建议您诽谤自己,目前,在托洛茨基分裂工人运动和德国人准备进攻我们的时候,您的谎言无疑能够帮助党,这一点不容拒绝,要讨论什么呢?如果党的利益要求这样做,我们不仅应该献出我们微不足道的名誉,还应该献出生命。”

这样,不堪肉体和心理折磨的季诺维也夫终于提出与加米涅夫作一次单独的会面,之后两人均决定同意出庭,但条件是斯大林必须亲自证实叶若夫以他的名义许下的诺言,而斯大林也同意在克里姆林宫与他们直接对话。

在会面时,斯大林提醒他们:

第一,法庭审判不是针对你们的,而是针对我们党的死敌托洛茨基的。

第二,既然你们反党最猖狂的时候,我们没枪毙你们,那么在你们肯帮助中央与托洛茨基做斗争之后,我们为什么还要枪毙你们呢?

第三,两位同志忘记了,我们布尔什维克都是列宁的学生和后继者,我们不想让老党员流血,不管他们对党有多大的罪过。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斯大林的“真诚”打动,以他们两人的名义声明,如果不枪毙所有的布尔什维克,不迫害他们的亲人,并且今后也不再因为这些人加入过反对派而判他们死刑,那他们两人就将出庭,斯大林都满口答应下来。

苏联人曾说:有种公民权利只有苏联人才拥有,那就是每个公民享有不可剥夺的死后被平反昭雪的权利,这场带有斯大林烙印的大清洗给苏联国家和苏联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007年10月30日,作为对大清洗历史正式表态的第一位国家元首,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往莫斯科南郊“布托沃射击场”的大清洗纪念地,悼念遇难者,1937年8月至1938年10月间,至少2万人丧身此处,最多的一天,这里处决了562人。

普京说:“现在终于等到了所有人都认识到这是场民族悲剧的时刻,我们应永远铭记这一历史教训并使之不再重演,这是所有人的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