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历史故事

历史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

本文已影响 7.5K人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历史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

历史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笔墨丹青》。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等六方面来谈谈对本课的构思过程,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与作用:《笔墨丹青》是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第二单元第八课的内容。本课在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在形式上独树一帜,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多姿多彩的风貌,培养学生体验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生活内容,培养艺术情操。

2、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2)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古代艺术的内容,使学生逐步理解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古代的艺术比较感兴趣,但对古代艺术的了解仅在于感官,对古代艺术背后所传承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了解较少。透过学习古代艺术名作,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德育目标--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本课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画卷,并融入时代内容,使课堂有“声”有“色”。在教法上,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演示法:利用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对中国古代绘画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情境法: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3、学生活动法: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由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我采取多样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互评法学习等。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布置作业。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

(截取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画卷的部分视频.)播放视频.

在华丽的场景与优美的意境中,一幅中国画卷以流动的方式展示出来。随着主持人对中国画风的介绍,教师提出问题:中国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何时?有哪些特点?从而将学生带入本课内容。

2、讲授新课(大约需要30分钟)

第一步:走近和感受中国绘画

通过多媒体分别展示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感受远古绘画的质朴,战国汉代的夸张浪漫,魏晋时期的以形写神,盛唐的气象万千,宋元明清的活泼、张扬,并让学生结合课本总结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及绘画特点。

这部分内容我通过以下5个问题贯穿起来

①起源时期的绘画具有什么样的形式、风格和内容呢?----------------------起源

②联系战国时期和汉代的时代背景,为何帛画主题及形式呈现出这样的风格?--成熟

③从魏晋时期到宋元明清的文人画各有何特点?----------------------------发展

④民间风俗画的兴起和哪些因素有关?------------------------------------丰富

⑤从课文的介绍中,能否概括出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第二步:品味中国文人画风格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体现文人风格的三类画: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体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画家的精神风貌,进一步理解文人画不求形似,追求神似,注重意境和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等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步:学生活动

根据课后“阅读与思考”中宋代宫廷画院出过的考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画面,并一起交流评论,比较谁的构思最接近传统文人画的标准,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构建整体知识框架,突出知识主干(大约需要5分钟)。

新石器时代绘画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 战国时代绘画

两汉时期绘画

兴起背景

魏晋文人画

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特点

背景

唐朝绘画 特点

代表

背景

宋代文人山水画

三、文人意趣 特点

元代文人画特点

明清文人画特点

背景

宋代民间画兴起

四、民间风情 代表作

明清民间画

4、布置作业(大约需要5分钟)

解析与探究---欣赏宋代的两幅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它们蕴含的历史信息。

六、教学理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的教学理念是:围绕一个核心:以时代背景为核心,理解各个时期绘画的时代风貌;突出一个重心:以学法为重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提升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一种情感: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支持。

历史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地位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教具: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

  六、板书设计:(略)

  七、练习巩固:

i. 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

ii. 布置作业:P39问答题第二题、P40阅读与思考

中学历史说课稿(三)

说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一,体现中国古代两种社会现象:战争和民族融合;其二,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形态的过渡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所以争霸战争的性质有着根本区别,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其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则是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峰。

2、 本课具体内容及大纲的要求

本课内容在编排上明显的显现为前后衔接的两大块。第一块是春秋战国纷争,内容详细地叙述了春秋时期争霸的背景、目的、概况及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第二大块是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出现的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峰。融合的主要方式有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而且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它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大纲对本课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基本内容,能够辨证地分析这一时期的战争;二是让学生形成一种观念,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战争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3、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是齐桓公称霸和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客观辨证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历史作用。

4、教学目标: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高考考试说明,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情感、能力三个层次。

(1) 知识目标:"春秋"、"战国",春秋争霸背景和特点,春秋争霸的基本情况,战国七雄割据的形成,战国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2)能力目标:①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线索,

②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评价、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战争的性质、特点、影响、作用。

(3)情感目标: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客观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实力,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

③一些大诸侯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实行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

④战争是民族融合的途径之一,春秋战国的一系列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二、说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选择任何教学方法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即指导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1)本节课易采用问题解决与谈话方式,教师通过设计思考题,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概念,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

(2)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3)采用纲要信号法,以结构式的板书,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历史知识;

(4)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处理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法,根据提纲研读教材,进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前置补偿

引导学生回顾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和瓦解过程,并对学习本课知识进行知识测评及补偿,同时又为学习本课做好铺垫,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

(二)思维引导

1、分析标题,确定主题

从分析标题中,可得出本课的两个主题:战争和民族融合

2、总结线索,明确任务

(1)春秋战国纷争:背景→目的→概况→评价

(2)民族融合:周边少数民族→融合方式→作用

(三)认定目标:

学习具体内容之前,集中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共认;具体过程中,始终以目标为纲;教学小结时回扣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定向作用。

(四)过程整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诸侯争霸战争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1、齐国管仲改革与齐国经济发展、齐桓公霸业首成的关系,强化经济决定政治和重要人物对历史发展作用的认识;

2、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战争频繁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社会不同阶级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为了某种经济和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的武装斗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有进步与反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辨证地分析这一时期的战争。

(以下"教师"简称"师")

(一、春秋时期争霸战争)

师: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

(2)春秋战国的起止年代?

(3)"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春秋时期,奴隶制走向瓦解,一种旧制度的瓦解孕育着一种新制度(封建制)的诞生。请同学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归纳小结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我国奴隶制形成于夏,发展于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时期,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多媒体展示春秋列国形式图)结合图和教材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

(1)分析诸侯争霸的背景;

(2)归纳诸侯争霸的基本史实;

(3)管仲改革与齐桓公霸业首成的关系;

(4)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5)春秋争霸战争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基础上教师归纳。

(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第一,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由过去"礼乐征伐由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这是争霸产生的前提。第二,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大国争霸产生的直接原因。第三,狄人南下,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了可乘之机,大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发动战争。)

学生简述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的情况。并回答(3)(4)(5)问。

在此基础上,多媒体展示材料题,引导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做出正确评价。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史实,评述以上观点。(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1)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因此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却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作用;

(2)列宁的话适合于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争霸战争虽有破坏性,但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一,春秋争霸战争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要争霸,就要富国强兵。因此,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进行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削弱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的秦统一提供了前提。第三,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交战,使得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师:经过春秋时期的战争,到战国时,诸侯国因为数不多,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齐、楚、燕、、晋、秦几个大国。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局面。(教师可演示三家分晋图,知道学生读图,了解七雄是从春秋列国演变而来的,并掌握七国的地理位置和国都。)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其政治割据的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魏国强大独霸中原时期、魏齐争霸时期、秦齐互帝时期、齐赵削弱时期、秦国向东方大发展时期(或秦国独霸时期)。(让学生简要了解战国兼并战争这段历史脉络。)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可设问: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怎么回事?其结果如何?你了解"将相和"的故事吗?说说"纸上谈兵"的典故。让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小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从本质上看是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后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社会财富进行的战争,但战争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用武力实现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也是实现封建国家统一的战争。

(三、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

师:春秋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除了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民族。在北方、东北方有肃慎、东胡、匈奴等草原游牧民族,在西部地区有乌孙、义渠、羌等民族,在西南地区有巴、蜀、夜郎等民族,在广大的南方生活着越族。

这一时期,民族矛盾时而激化,长时间的接触和斗争,使矛盾化解,走向融合,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西方的秦国为主的民族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作用)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也是民族变动、发展、融合的时期。在民族融合的熔炉中,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统一大业,将非秦莫属。

(五)释疑解难与能力培养

1、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2、综合训练题(略)

四、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线索清楚,简洁明了,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背景

目的

春秋争霸 概况

评价 背景

促进 民族融合 方式

背景 作用

战国兼并 经过

作用

历史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即具体的措施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结合多媒体中示意的地图、图片,复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张。

(2)模拟演说,依据课本和补充的历史资料,认识孔子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主张的异同。

(3)鼓励学生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以撰写小论文、发言提纲等形式,对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

(4)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养学生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学习与讨论,既要看到孔子思想与活动的伟大贡献,如以礼、仁治国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循循善诱、学思相长的先进的教育方法,整理典籍、保存文化的执著追求,也要看到其思想主张的时代特性及其历史局限性。

(3)全面认识孔子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深刻而广泛的历史影响,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

【教学难点】1、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2、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投影:孔子的故乡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子的人格和他工作的成绩,值得受到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一位美国学者

为什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会受到如此高的评价?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

一、孔子其人(板书)

(提出问题)1.孔子一生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如何概括?

(学生活动)

①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②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报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③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

④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提出问题)2.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

(1)时代: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

(2)影响:

①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②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

③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④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二、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提出问题)3.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学生活动)

A.思想:

(1)“仁者爱人”: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1)“克已复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3)“中庸之道”: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B.教育:“有教无类”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三、“万世师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提出问题)4、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学生活动)

A.对中国:

①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②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

③“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c.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提出问题)5.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总结归纳)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等原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在思想文化方面,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和“克已复礼”。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在政治方面,孔子周游列国,兜售“仁”“礼”学说。但孔子的思想代表了当时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主张挽救奴隶制,缓和阶级矛盾,他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孔子晚年退修诗书。孔子思想经过后来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历史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动荡的中东地区》是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按照一条线索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但地区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中东问题尤为突出,它集中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地缘……任何构成混乱与动荡的因子都能在中东发现其渊薮,这也是中东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症结。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中东矛盾的复杂性这一关键问题。解决好了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地理课中已有所涉猎,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关于中东问题,多数学生对其动荡表象很感兴趣,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动荡局势的成因、后果缺乏理性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贴近历史。并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达到认识上的提高。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中东地区在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重要价值;知道为解决中东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掌握中东战争的基本概况。

(2)在收集并运用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并通过讨论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冲突与战争最终受害的是广大人民,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认识到生命与和平的可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掌握中东战争概况、认识战争的严重后果

2、理解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确立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通过对历次中东战争的分析,不仅可以准确把握中东政治局势的特点,而且为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作了铺垫。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是中东局势动荡的重要原因,也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的症结所在。

难点:分析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确立依据】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其原因错综复杂,而九年级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理性思维能力不足,让他们有条理的分析交织在一起的诸多矛盾,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与学法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对本课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创设法: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

2、探究式教学法:设计恰当的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8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以下是我对本课的理解,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教材分析:

《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共向学生展示了十幅外国绘画作品,大部分作品都以战争、历史和宗教故事为题材。课在教学设计上分为两个课时来进行,课时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时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画,课时二主要是学生了解17-19世纪的历史画作品并对当时的各个画派有个初步的认识。整个教学都是围绕着学生自主学习来进行,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欣赏作品、分析作品,最后能感受到历史画的独特艺术美,并通过交流讨论从经典名作中获得审美享受。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进行了风景画、静物画、肖像画的欣赏教学,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方法与要点已有所领会,但历史画却有所不同,它的题材往往是主题性的,内容独特,意义重大。欣赏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一点,要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接受艺术陶冶,提高文化修养。

因为版面限制,所以教材对作品的介绍少之又少,有几幅重要的作品甚至只字未提,学生通过浏览教材不足以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所以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他们回家上网查阅资料,以补充教材知识量的不足。

  教学目标分析:

在认知领域,通过欣赏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历史、宗教画的相关知识,着重掌握欣赏的方法和步骤;在技能领域,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在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从经典名作中获得审美享受;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历史画欣赏的特殊视角以及相关绘画的表现形式、语言和风格,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首先,我带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

先复习“历史画”的概念,

再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上节课学过的六件绘画作品,并简要回顾几件重要作品的内容,

二、然后,进入新授阶段。

在讲新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补充了“浪漫主义”这个概念。

紧接着,开始欣赏法国画家席里柯的浪漫主义绘画《梅杜萨之筏》

三、接下来,欣赏了西班牙画家的《1808年5月3日夜间的枪杀》、俄国画家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和法国画家大卫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等作品。

  一、课前,我认真备课。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认知领域,通过欣赏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历史、宗教画的相关知识,着重掌握欣赏的方法和步骤;在技能领域,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在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从经典名作中获得审美享受;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历史画欣赏的特殊视角以及相关绘画的表现形式、语言和风格,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二)、在教具使用方面,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深层次挖掘教材,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三)、因为版面限制,所以教材对作品的介绍少之又少,有几幅重要的作品甚至只字未提,学生通过浏览教材不足以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所以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他们回家上网查阅资料,以补充教材知识量的不足。

  二、课上,我认真讲课。

(一)、首先,我带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先复习“历史画”的概念,再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上节课学过的六件绘画作品,并简要回顾几件重要作品的内容,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勃鲁达的投降》和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希奥岛的屠杀》。

(二)、然后,进入新授阶段。

因为这节课涉及了好几位浪漫主义画家,学生对“浪漫”这个词语有些误解,对浪漫主义绘画更是一无所知,所以在讲新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补充了“浪漫主义”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把这个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找一名同学读出来。

紧接着,开始欣赏法国画家席里柯的浪漫主义绘画《梅杜萨之筏》,我把这幅画作为本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这幅画取材于1816年7月法国一起严重的海难事件,舰长和军官们只顾自己逃命而将150名乘客抛弃在一张临时搭制的木筏上任其自生自灭,经过13天的漂流,木筏上发生了一幕幕骇人听闻的惨剧,最后只存活10人。但是法国政府却因为惧怕舆论的谴责而对此事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引起受难者的不满,席里柯在人民有冤无处诉的情况下愤然拿起画笔,经过走访生还船员、搜集素材、现场写生,最终用18个月完成了这幅震动法国、波及欧洲的“写实”巨画《梅杜萨之筏》。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欣赏、理解这件作品,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列出了欣赏提纲,并先让学生来介绍作者,讲述此画的历史背景、作品内容,并揭示主题,然后教师再在与画面相和谐的音乐背景中将此画的精髓部分娓娓道来,不但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而且渲染了气氛,进行了情境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向学生讲述了有关“梅杜萨”的希腊神话故事,丰富了教学内容。

接下来,我又带领学生们欣赏了西班牙画家的《1808年5月3日夜间的枪杀》、俄国画家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和法国画家大卫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等作品。每件作品,都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于书上的大画面,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力,达到了欣赏的目的;同时,通过语言的表述,给学生以听觉上的刺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拿破仑和他妻子约瑟芬的奇闻轶事,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为了拓展学习内容,我巧妙设计了“历史画能否被摄影作品所取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经过简短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历史画不能被摄影所取代,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绘画作品要比摄影更典型,更具有感染力,而且其含义也更为深刻。

(四)、在自我评介方面,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和心得,归纳有三:第一,通过欣赏书上的绘画作品,使我们看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所以我们应该呼吁世界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并珍惜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美好生活。第二,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学习画家所具有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人民伸张正义的良好品格。第三,我们还应该学习画家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

  板书设计

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

历史画——《最后的晚餐》、《勃鲁达的投降》、《希奥岛的屠杀》。

浪漫主义

欣赏——《梅杜萨之筏》、《1808年5月3日夜间的枪杀》、《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历史画能否被摄影作品所取代?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说明,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历史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说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最后一课。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加上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世界正处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之中。本课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以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的趋势。经济“全球化” 趋势的出现既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又将成为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础,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因此,本课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主题起到了总结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又可以使他们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因为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才能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本身的内涵并为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做准备。只有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才能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理解我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的原因和意义,才能使学生增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使发达国家成为最大获利者,拉大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凸显了它给世界发展带来的弊端。

由于目前对全球化的态度,世界存在着不同的声音,要求初三年级学生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师生共同通过对已有材料进行挖掘和广泛地收集资料进行必要的探究。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和出现的主要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还要让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利弊的分析,增强论从史出的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通过学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中国的对策,让学生理解中国在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巨大的挑战,使学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意识,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3、过程与方法

材料解析法:通过收集的材料引导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得出正确的认识。

合作探究学习法: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还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已深刻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学生自主收集相关学习资料,感受经济全球化。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收集相关资料,参与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课堂辩论法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生辩论后指导学生得出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评价标准:①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标准;②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标准。

中外联系法:引导学生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对策,理解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历史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和团运动》,它选自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八节,是该节的第一节课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从内容上,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本节课内容是农民阶级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旧式农民运动的终结。它上承本章的民族危机而出现,它的失败又开启了下章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它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了解和掌握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高潮、失败的全过程;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培养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图片、史料,培养"论出史出"的能力;通过合作探讨方案,初步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取自学—设问—引导—探究—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的学习,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的思想;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让学生再次认识"农民阶级无力救中国"的道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确定依据:"扶清灭洋"口号是义和团运动的基本主张,也是农民阶级在民族危机情况下的救国主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它贯穿本节课内容的始终。

教学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

确定依据:高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强,对清政府由"剿"到"抚"再到"剿"的政策缺乏完整的掌握,是学生较难分析和掌握的问题。

二、说教法

1、教法选择: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

依据: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体做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

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材料、问题,并将材料、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谈话教学法

教师提供背景资料,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现中学历史课程现代公民教育的本质。

2、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在课前,给学生预习资料,上课时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2)、比较学习法

对重要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意识,学生在比较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3)、归结法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横向、纵向联系至关重要,让学生有联系意识,掌握联系学习的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