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话题作文

民风民俗作文各类

本文已影响 2.82W人 

坚持不是为了感动谁,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我知道,一路奔跑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平了。

民风民俗作文各类

民风民俗作文

【第1篇】

《端午节的味儿》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我的家乡,端午节这天,吃粽子可是传统的习俗,那时,家家户户都忙着乐着包粽子,粽香四溢。

今年端午节,我居然学会了包粽子,用妈妈的话说,我这也算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端午这天,我见外婆坐在小板凳上包粽子,便好奇地凑上前去,看着一只只精致玲珑的粽子连续不断地从外婆那神奇的手中诞生。

我兴奋极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请求外婆教我包粽子。外婆笑着答应了。她先从箬叶堆中挑出一张比较小的箬叶给我,自己则挑了一张大的,让我跟着学。外婆先把软软的箬叶用两只手向下围拢,做成一个尖角形的窝,往里面放入适量已经浸泡好的糯米,我学着外婆的样,“做窝”、“放米”,这是第一步。我把自己做的与外婆做的对照了一下,感觉差不多,心想,这也没什么难的嘛!

第二步是“放馅”。外婆准备了肉、蜜枣、豆沙三种馅。我选了一颗蜜枣做馅,把它放在米窝的中间,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外婆笑呵呵地说:“真不错。”我便更加兴奋了,想象着一个粽子就要在我手中诞生了。

第三步是“添叶”。外婆挑了两张箬叶,分别插入已经做好的窝的交叉的部位,看上去把原来尖角形的窝加长加大了许多,然后用左手托着,再加入适量的米。这下可把我难住了,两张叶子怎么也添不好,外婆一手托着粽子,一手帮我调整,总算把叶给添好了。我感觉到额头冒汗了。

最难的是第四步,把添上去的两张箬叶向上反包过去,并且还要包折出三个棱角。我已经手足无措了,尽管外婆一边示范,一边帮我纠正,但我始终看不明白这三个角是怎么折出来的。在外婆的再三指导下,总算包折出四个角了,但我手上的四个角有大有小,有长有短,而外婆包折出的四个角却十分均匀。我犹如泄了气的皮球,原先的兴奋劲完全没有了。虽然外婆不断鼓励我,表扬我,但此时我就只有一个念头:不学了。

再就是“绑线”了,外婆一边说,一边用棉线均匀地绑缚在粽子上,打上结,粽子就算包好了。看到外婆包好的精致漂亮的粽子,我又打起精神,心想“绑线”是不难的。但事实恰恰相反。别以为“绑线”是简单的事,这可是技术活,线儿不能绑得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了粽子会变形,太松了粽子容易散掉。外婆放下绑好的粽子,手把手教我把握线的松紧度,终于我包的第一个粽子诞生了。模样之丑,远远在我的意料之外。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只见外婆拿起包好的粽子,正拍拍反拍拍,这是必须要做的一步,叫“拍粽”,目的是让里面的米更加均匀,也使煮出来的粽子更加漂亮。

我那股不服输的劲又上来了,我试着包了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终于越来越像粽子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我迫不及待地嚷着让外婆快点煮粽子。等待的时间总是很漫长,很让人心焦。“粽子啊,粽子啊,你快点好呀……”煮粽子的时候,我就一直站在锅边不走,而且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揭锅盖子瞧瞧。过了一会儿,锅里就飘出了粽子那馋人的香味,“挤”满了整个厨房。

等待的时间总是很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们好不容易从锅里“解放”出来时,我兴奋地手舞足蹈。把粽子拿出,一只一只放在碗里,诱人的气味立刻飞了出来。我激动地剥开一只粽子,金黄松软的粽肉呈现出来,我急忙咬了一口,嫩滑还有蜜枣的香甜,粽肉中有咸有甜,真的好吃极了。我用舌头舔了舔嘴角,心里都感觉喜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端午节的味儿,乐悠悠的,喜洋洋的,香喷喷的,美滋滋的,加起来就是快乐的味道!

“五月五端阳,艾草插门房,

粽香满楼屋,人儿喜洋洋;

今年端午时,学会包粽子,

有滋又有味,更胜往年日!”

【第2篇】

《忙忙乎乎迎新年》

照东阳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十一月中旬镇上三百田广场就搭建起年货市场。虽说是临时摆铺,但货品齐全,琳琅满目。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到这儿采购年货。

节前最忙乎的是切农家糖。“农家糖”是东阳特产,色、香、味俱佳,是以前招待来客的上等礼品,吃过糖的无不赞叹,当然制作工序复杂得很!首先,把纯正的五谷杂粮、花生等逐一放到机器里,像爆米花那样爆开烘干。大人为此要忙乎几个时辰或几天。制糖要有专门的师傅,师傅常常一家一家轮着切糖。等到轮上了,又得忙乎一个时辰,师傅把砂糖、白糖、油按一定的比例放入锅中,加大火候,将糖溶化成糊状。接着,把爆好的五谷杂粮放入小筐里,再加点儿花生、瓜子、芝麻等等,和糖油一起搅拌。搅拌均匀之后,倒入长方形的模子里,定型、晾干。晾干后,再把它切成薄薄的小块,农家糖就制作完成了。农家糖不仅可以现吃,还可以装到一个密封的袋子里,储存到来年开春都还可以吃呢!大人们个个忙着制糖,而我们小孩呢?就在一旁拿一块吃一块,甜甜的,脆脆的,还夹杂着花生芝麻的香味,真好吃!大人看到了总会说:“喂,不能多吃呀!吃多了牙齿要疼的哟。”我们才不管这个嘞,依旧我行我素,津津有味地吃着糖。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新年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扫尘。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二十九,又是忙碌的一天,人们要做东阳特有的肉丸子——桂花圆。首先,把瘦肉剁碎,肥肉切成石榴粒,再把生姜切成末,把肉和生姜末,加点儿盐搅拌均匀,接着把和好的肉末搓成小丸子,一个个摆放整齐。下一步,可是个关键点,拿出一大碗面粉,在里面打几个鸡蛋,加水,搅成糊状,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再让肉丸子在里面打个滚儿。等锅里的油温到八成热,就可以把肉丸子下锅炸熟。炸好了的肉丸子圆滚滚的,金灿灿的,吃起来外酥里嫩,清香怡人!每家每户都要炸几百个桂花圆来招待客人。因为,桂花圆其寓意还代表着团团圆圆的美好意思呢!

除夕可真繁忙呀!家家户户贴春联、窗花、年画,忙得没话说。半夜12点的钟声响起,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要放烟花,爆竹。

在阵阵爆竹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新年到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喜庆气氛!

【第3篇】

《茶文化》

寒假的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着欢快的步子 来到了月河古街。街的两边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房子。 房后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潺潺流动着。房子的屋檐 上挂着的一盏盏大红灯笼,倒映在水中,仿佛一簇簇火焰在舞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传来小贩们的吆喝声,店铺里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小贩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随意走进一个院子里,我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原 来,这是一家茶馆,一张两三米长的桌子上整齐地排列 着一排茶杯,每一个都是那么精致,每一个都摆放得那 么整齐,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茶杯的旁边放着一个长嘴 的铜茶壶,壶身擦得亮亮的,茶壶的嘴差不多有一米多 长呢!我想这把茶壶一定是这家茶馆的摆设。再走进去 是一个舞台,舞台下坐着许多人。台上的人画着脸谱, 戴着凤冠,嘴里唱着什么,声音都拉得好长好长。我听 不懂他们唱些什么,只是觉得很有韵味,茶室里的人却 个个听得津津有味的。

当我的目光重新回到茶桌上时,一个长得十分清秀 的女子从里面走了出来,梳着一条长长的麻花辫,在腰 间晃动。她来到茶桌前,拿起长嘴茶壶翩翩起舞。没想 到,这茶壶不光是摆设,还是姑娘跳舞的道具呢!只见 姑娘那长长的麻花辫在空中舞动,掠出一条条美丽的弧 线,婀娜的身影一动一动的。最令人惊讶的是,时不时还会有茶水从长嘴茶壶中倒入茶杯中。她转一圈,茶从 背后准确无误地倒入杯中,转一圈倒一杯,连分量都是 一样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她满脸洋溢着笑容,仿佛沉浸在这茶的海洋中。当周围的人为她精彩的表现而鼓掌时,她的脸上泛起了两片红晕。

我都看呆了,听爸爸说,茶是我们中国传承千年的 文化,茶的品种有很多,它的产地也有很多,泡法更是 层出不穷。

是啊,别说其他的了,今天这位姑娘的茶艺表演就把我震住了。我轻轻地呷了一口茶,好香……

【第4篇】

《春节旧貌》

“过年啦!过年啦!”每一个孩子对新年有着一种 特殊的情感!

也许是因为我爱美,过年时可以穿上最漂亮的新衣 裳;也许是因为我调皮,过年时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和 放烟花;也许是因为我贪吃,过年时可以吃上各种各样 的糖果;还也许是因为我爱热闹,过年时会有好多好多 的客人来我家……就是因为这无穷无尽的也许,我对过 年时的情景记得格外清晰!尤其是小时候,奶奶家还没 拆迁,那时候一到过年我家就可热闹啦,简直就是门庭 若市!

记得春节的第一件大事就算是“办年货”了!每次 过年前的几天,爷爷奶奶就会早早地把年货准备好!平 湖的“办年货”,东西还是很丰盛的,一般说,糖糕、 年糕、花生、瓜子、糖,都是各家必需要办的年货。 鸡、鸭、猪、鱼等,就要按各家的情况定了!不过猪脚 和鱼肉可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大家都期望在新的一年 里能:事业顺利、年年有鱼(余)、万事如意……所有 年货都是要准备充足的,因为过年时要在桌子上摆上好 几锅大鱼大肉,这样才能显示今年的丰收,并望明年还 能更上一层楼!

这第二件大事就是贴春联和年画!春节前夕,家家 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红红的春联。每当这时,我总会一 马当先地冲上前去,当大人们的好帮手!因为我喜欢春 节红红火火的红色!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 彤彤的一片映红了整个村子,也映红了人们幸。大家还会在家中的门上贴大大小小的红色的 且还是倒着的呢!因为“倒”与“到”谐音, 到了”。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 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堪称中华民族 术奇葩——春联,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爱。

到了傍晚,我们忙着玩耍的时候,也正是奶奶在 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一天做好了,但年夜 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做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 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 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 账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 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终于,吃年夜饭了!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 而且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 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欢乐和幸福感实在是难以言喻。我们不仅享受着满桌的佳肴,更享 受了那份别有的快乐气氛……当然,这也是我们最最兴 奋的时候,我们蹦着跳着频频作揖向长辈说着“恭喜发 财”。一个个红包就像雪花似的飞入我们的口袋!

吃完晚饭,大家走出屋子,欢天喜地燃放烟花爆 竹!这时,伙伴们都会聚集到我家,大家一起跳呀叫 呀,别提有多热闹啦!除夕之夜通宵是再正常不过了, 这天晚上一般都是不睡觉的,大家都要守岁,等着新年 的钟声宏亮地响起。全家围着叙旧言新,展望新年,互 相鼓励互相祝愿,都祈望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守 岁到年三十晚上十二点,村中人便相互喊:“放鞭炮 啦!”“去烧香啦!”于是,男人们便拿着鞭炮出门, 到屋前去放,以图抢个开门大吉,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 滚而来,时运皆济。女人们则争先恐后地带着各种供品 去庙里烧香。虽然,我没去过,但能想象,那场面一定 人山人海!可是每个人却是那样的心甘情愿,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

年初一的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 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这时满村瑞气,喜气 洋洋。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 居那里祝贺新春。这一天,每个人都要穿得整整齐齐、 漂漂亮亮的!这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 一种方式。我们要先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福他们健康长 寿,万事如意。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外出相遇时 也要恭贺新年,互道一些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 好友还可以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当然,正月 初一还传说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 扫走运气,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 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 垃圾,怕因此破财。

各色各样的民族习俗,都能体现出各地的文化和生 活特色!就让我们将它更好地传承下去吧!虽然现在随 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那些过年的习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可我对它还是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第1篇】

《平湖西瓜灯》

平湖出产的西瓜美味可口,明代嘉靖年间,平湖西瓜因汁多味甜、爽口无渣,被列为皇室贡品!如果说平湖人最期待的夏季水果是西瓜,那么最期待的节日一定是——平湖西瓜灯文化节,那独创的西瓜灯更是华夏一绝。

西瓜灯,顾名思义,是用西瓜做的灯。平湖的西瓜爽口皮薄,通体墨绿,使人一见就顿感凉爽。制作西瓜灯需根据需要选瓜,选一个中意的瓜,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好瓜,制作者便开始了创作:首先要在西瓜一端开一个口,用调羹挖出瓜瓤,制作瓜灯的瓜皮不能太薄,却要透光。接着,要在瓜皮上用笔勾勒出要刻画的事物。最后才是决定西瓜灯制作成败的一步——雕刻!如果这步工序出一丝差错,就将前功尽弃!如今的西瓜灯雕刻工具已不局限于小刀,但仍需雕刻者有扎实细腻的刀工,要做到心如止水,切不可用力过猛。最后在里面点蜡烛或放置灯泡。当这一切毫无瑕疵地完成后,一盏玲珑的西瓜灯便呈现于眼前了。

每年九月下旬,平湖都会举办隆重的西瓜灯节。夜晚,明月当空,这本该是万籁俱寂的时刻,但整个平湖却万人空巷,各大广场上人山人海。美丽的西瓜灯如同一位位仙女,吸引了八方来客。平湖仿佛一处超凡脱俗的人间仙境,处处都能看见清爽怡人的绿,那绿,绿中泛着微微的橘黄色灯光;那绿,充满了静谧、和谐;那绿,不是死的,拥有着生命;那绿,本是西瓜的墨绿,点上灯,却成了另一种颜色——草绿?海绿?浅绿?……不,都不是!这是一种说不出名来的绿,这绿沁人心脾,使人一见就再不能忘!也许,这就是西瓜灯的魅力所在!

灯会上,各种各样的瓜灯琳琅满目,真是精彩纷呈——有人物肖像灯、风景灯,还有连环画式的组灯……无数灯中,尤以那人物肖像灯出众——那人眉宇之间透着威武之气,目光炯炯有神,五官端正,持刀挺立,分外逼真!人们扶老携幼,全家出动一起赏灯;外地游客千里迢迢而来,只为一睹西瓜灯的风采;观赏者中更是不乏外国友人……“你看!这灯多漂亮!”“真是各有特色啊!”“妈妈,你闻,这西瓜灯有香味!”人们对西瓜灯的赞美声不绝于耳。远远望去,无数西瓜灯犹如一团绿色的轻烟,弥漫了整个夜空!这个夜晚,西瓜灯独领风骚!

西瓜灯作为华夏一绝,有着独特的魅力,我们一定要传承好这门艺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