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读后感

培根随笔记录

本文已影响 1.25W人 

人们喜爱谎言,不仅因为害怕查明真相的艰难困苦,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因为只要你稍有延误,它就将掉价了。

培根随笔记录

为思想洗礼——读《培根随笔》有感

他生于豪门,聪颖早慧,从剑桥大学毕业时年仅15岁;他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他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终”,带着对弗兰西斯·培根的崇敬,我翻开了渴盼已久的《培根随笔》。

开篇就被他富有哲理,生动形象的语言深深的震撼了。他谈学问,他表达自己对学问的深深热爱;阐述自己对学问独到的见解;他也批评那些“假学问”的泛泛之辈。“天生的才能也需要学习才能完美,就像天然的植物一样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而学问本身如果不联系实际经验,在指导实践方面就会显得十分空泛。”培根像一个智慧的长者,仿佛跳出了薄薄的书页,在慷慨激昂的演讲。

放下书,细细品味培根的话,想起自己不也是不会实际运用知识吗?根据物理知识,加热后的油遇到水,水会瞬间沸腾,然后水油混合物会溅出来。可烂记于心的物理知识只有等到自己被油锅中飞溅出来的油烫伤了之后才会想起应该提前预防。

培根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学生。

培根谈美,他否定了虚华的外表,他崇尚珍贵的美德。他说:“美德好比是珍贵的石头,只需要用普通材料镶嵌”。他告诉我们即使造诣很深,如果说胸无大志,也与美德格格不入。他只有简简单单几笔,却一语道破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真谛。诗化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颇具代表性”。

我细细反思,为自己的虚荣而羞愧。中世纪的人且都有如此深刻的思想认识,而我这个活在21世纪的中学生,却还是在以貌取人。美丽的容貌只是过眼云烟,时间会淡化一切,会在最美的事物上刻上它的痕迹,但只有高尚的美德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打磨,在历史的洗耳恭听礼中熠熠生辉。

培根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谈真理、谈死亡,谈人的本性,展示出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他谈高位、谈野心、谈君主,描绘了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作用的培根;他谈爱情、谈友谊、谈结婚与独身,凸显了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他谈伪装和掩饰、谈谈吐,字里行间掩饰不住他的工于心计、老于世故;他谈逆境、谈运气、谈残疾,又一次彰显了培根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个三岁时父亲病故,从小独立谋生,债务缠身,饱尝世态炎凉的小男孩辗转在政坛之中,几经沉浮才成为国家重臣,最后却又因一桩至今仍众说纷纭的受贿案被国会弹劾。他和所有人一样,都留恋着浑浑噩的官场,但他又和所有人不一样,他不是强权,只是一心要报答自己的祖国。他在一系列著作中批判了欧洲中古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认为经院哲学与生活实践隔绝,被教条和权威束缚。他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秘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

这就是培根,这个启蒙运动中的先驱性人物,读他的散文,几乎可以一眼就看出他的毫不隐瞒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但仍然不可否认的,他是那个时代先进思想的代表。

历史是千千万万个倒下的身躯和千千万万个风云再起的人物交织而成,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创造一段历史、书写一段历史,但却有人能够在这滚滚长江般的历史中屹立不倒,就像培根那样。或许并非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也许再过几百年、几千年,培根这个名字就会被时间磨平,但那句“知道就是力量”和他那智者的美德、直指苍穹的豪言壮志却会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弗兰西斯·培根,在他老练锐利、哲理深刻的文字中,我接受了思想的洗礼……

作者:马园勤 网(/)

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感想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感想。《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内涵土独特,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网(/)

《培根随笔》读后感1000字

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说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培根随笔》,

在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培根随笔》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

《培根随笔》读来给人一种享受,简洁优美的辞藻让人忍不住读完全文,让每个读过的青少年受益匪浅。这本书工有58篇随笔,包括“论逆境”、“论善良”、“论自私”……很多都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它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还有不少人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对于这本书我也有许多的感触,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认真读完一本书。

其中,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

因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财富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然而,人活着并不是虚度年华,而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人生在世就会得使你的生命有意义,所以要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然而我还有另一种感悟他也是我慢慢品出来的。

“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悟出了人生的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这是茅于轼在晚年思考出的人生意义;“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郑海啸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经不枉此生了,你会觉得人生好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感动,甚至为她而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当然占了上风了。那又畏惧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有能力学得比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

所以要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李卓 网(/)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

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网(/)

《培根随笔》的读后感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