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读后感

龙应台散文读后感800字

本文已影响 2.43W人 

不要去注意别人心里在想什么,一个人就很少会被看成是不幸福的,而那些不注意他们自己内心的活动的人却必然是不幸的。

龙应台散文读后感800字

龙应台散文读后感800字1

闷热的暑假让人喘不过气来,为了让这个暑假不至于太过无聊,我没有选择上网玩游戏,而是选择了阅读。臧克家说过: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我的这位益友便是龙应台散文集。

龙应台出生在台湾,她的这本散文集被誉为“港台文学的龙卷风”。她曾被邀请到北大做有关“中国梦”的演讲。

本书第一辑的标题便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里面的语言十分犀利,甚至是在骂人,骂一些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但她没有用到任何不雅词汇。她的语言深度与力度将我征服。其中辛辣讽刺的文笔虽遭人反对、谩骂、或密投书至zf单位,但她仍秉著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的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龙应台无所畏惧,因为她笔下台湾的丑恶和腐化,是源自于她爱台湾的不舍与心疼。

作品既有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又有对家庭生活的描述。

“孩子,你慢慢来”这一辑则充分显示了她是位好妈妈。她的前夫是位德国人,他们在大学中相爱,他们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好,但她爱着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或许是个语言小天才,龙应台本人毕业于外文系,会多种语言,他的丈夫又是位外国人,并且她到过各种国家。他们的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候说出来的话让父母都很惊讶。甚至龙应台不敢在她孩子面前说一些辱骂人的话。

文章的最后一辑是“银色仙人掌”。她自己透露了自己离婚的消息。离婚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她或许十分消极,于是她以小说的形式写了这篇文章。她去沙漠旅游,在岔路时被一株银色仙人掌所吸引。于是走上了一条不可挽回的路,迷失在茫茫大漠。她的食物与水很快消失殆尽。她最终陷入了绝望······

暑假因为有了她,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她的字里行间让我感到阵阵清凉。

龙应台散文读后感800字2

我真喜欢龙应台的文字。平凡的小事,细心的观察,微小的心理活动瞬间,然后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浮想联翩的深深思考。她能说出许多我们也有同感但却说不出来的东西。

比如我们这一代人兄弟姐妹之间,虽然是同根生,在一个家庭里长大,虽然能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但随着求学、走向社会、结婚成家,各自后几十年的境遇、生存状态不同,因此造成了思维状态各异,看问题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不尽相同。每当过年、过节,每当父母生日或祭日,兄弟姐妹汇聚在一起,东拉西扯地谈着一些不不疼不痒的话题。心灵的交流,精神上的共鸣往往还不如与自己很说得来的朋友。尽管如此,但我们之间毕竟血管里有着一脉相承的的东西,因此互相之间的牵挂又无处不在。

龙应台在《共老》这篇散文中,对兄弟间的关系如是说“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询问,打电话、发短讯、写电邮、相约见面,表达关怀。如果我们是情人,我们会朝思暮想,会嘘寒问暖,会百般牵挂,因为情人之间是一种如胶似漆的黏合。如果我们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们会朝夕相处,会耳提面命,会如影随形,会争吵,会和好,会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缭绕。”

“但我们不是。我们不会跟好朋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不会跟夫妻一样同船共渡。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母亲。聚首时即使是促膝而坐,也不必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会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承受,我们这个年令,已经了然在心。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的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龙应台在文章的开始,有这样一个镜头:兄妹(还是姐弟)三人,相约走进一个公园,都暂时放弃了个人的忙碌,决定一起出来走走。那是一个微风徐徐的下午。各选一个角落,坐了下来。一个仰望天,一个俯视地,一个看一株树。龙应台自己说:我看见他们两鬓多了白发,因此他们想必也将我的日渐憔悴看在眼里。龙应台还在这篇散文中,描述了兄妹(还是姐弟)三人,立在一棵树下,仰着头,屏住呼吸看一只野鹦鹉吃杨桃的全过程,她把它比喻成好象三人刚经历了一个秘密的宗教仪式,生动而有趣。

龙应台最后用南美的一种树来形容同根生的关系: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米之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缝落下,所以叶冠虽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象同一棵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

龙应台散文读后感800字3

网络时代真的伟大,龙应台八月在台湾出的书,我也能在-十-月中旬看到.繁体竖排的电子版,很吃力,完全没有阅读的享受.还是一气看完了,翻过最后一页时,居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结束了.

起笔前,本想再细读一遍.却发现已没有重新打开那本书的勇气了.重负原来在这里.

一个早已愈合的伤口,被重新撕开.过往的痛楚,随无声的撕裂,一一重现.

据龙氏的夫子自道,这本书是“下历史的功夫进去,乘着文学的翅膀出来”,所以这本书不是历史,只是被重新撕开的历史伤口.

龙氏用十年的时间酝酿,一年闭关修炼.最终将这一切化成一滴十五万字的泪.背后的东西,恐怕真的无法从这滴泪折射出来.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引用昆德拉的一句话说,第一滴泪是感动,第二滴泪就是媚俗.无论是感动还是媚俗,都不是历史,历史是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真-相.这样的真-相往往被人用利益掩盖,用感情装饰,而渐渐模糊.

溃逃(撤离)的国-军,无助的妇幼,被历史洪流裹协的学生,海港边象开锅的饺子一样沉浮着的人头,还有那沉入千岛湖的淳安古城;四五年台湾原住民老辈心中的解放,少年心中的沦陷.是这本书呈现给我们的画卷.

全书以淳安古城为起点,应该不是偶然,而是一种用心的编排.有什么比陆沉的故乡更让人伤感的呢?渐渐被历史淹没的,并不只是淳安.第一次付印之前,龙氏用了一天半的时间重新编排,现在的第一章,原为第五章.

水底的淳安,还在.那些失败者心中的家园又在哪儿呢?

自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原住民用五十年的时间,将家乡从”解放”演进为”沦陷,从日据时代开始时的反抗,演变为四十万年轻人争抢一千个日本军人名额.自一九四九年至20__年,六十年过去了,那些当初以胜利者身份出现在原住民眼前的后来的失败者,他们心中的家园又在哪儿呢?龙氏说所有这些失败者,后来创造了一个不同的社会,奠定了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社会,流失的时间,渐渐模糊的故乡和过往!

现在,我们是不是有人,象龙应台一样,努力回到过去,寻找水底的淳安,过去的家园?

将来,会不会还有人,象龙应台一样,重走父辈的路,去拾起先人失落的记忆?

将来的将来,有没有人,能够用另一种方法,超越时空的分隔,重新凝聚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

将来的将来的将来......,这样的伤口以及无数其他大小小的伤口,是不是都能被熨平?无数的生者,是不是都能幸福?无数的亡灵,是不是都能被超渡?

龙应台散文读后感800字4

龙应台的《目送》是本生死笔记,它深邃,忧伤而美丽,在她的文章中我读懂了什么叫孝敬。

这世上总有一群人:当我们披着霞光呱呱坠地时,他们喜悦而泣;当我们学步不稳摔倒在地上时,他们急切心疼;当我们背起书包憧憬未来时,他们日夜操劳;当我们踌躇满至打拼事业时,他们独守空巢或孤老而终。目送了时间,语言和生命,让我知道了因为有自己的命运,长大后我们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我们身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人生尽绝时默默流下思乡的眼泪,每一次回家,总觉得如此衰老,为何父母总是如此的渐渐离去,总是在告别式微笑的说一声再见,在上车时独自的在心中流泪

很多人认为,孝敬只是一种单方面的给予,只要给予长辈足够的物资,就是孝敬,殊不知,孝敬其实只是一种陪伴;又有多少人认为孝敬只是一种动作,只要今天孝敬了这份温馨就能在长辈心里封存很久,殊不知,孝敬还是一种延续的状态,长辈们需要的不只是只言片语的零碎的关怀,而是呢喃细语的唠叨与问候。孝敬不是绝对的服从,它是一种心,一种情,一种内心的思念。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业。时间,永恒得把一些东西带走,带不走的,随着时间,也便成了永恒。然而,这种永恒到底是两个人的不悔的欢笑,还是两个人遗憾的泪水,完全取决于你对孝敬的态度!现在的我常常看到爷爷奶奶衰老的痕迹,很害怕突然有一天他们就不见了。任凭我怎么呼喊,他们都不会回来了。而有过多少年,那昔日健朗的爸爸妈妈也将步入风残烛年,也将从此消失,无处寻觅呢?

爱父母,孝敬他们,就是爱30年后的自己;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爱五十年后的自己。孝在心中,心存敬意。

龙应台散文读后感800字5

读完了龙应台的书《目送》,正如封面上的一句话评价:“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难以言尽的时候。”虽然龙应台用她那枝最犀利的笔描写人生,但在生死大问面前还是难以尽言。她的文章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逝去的人和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生和死的考量。在一篇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母亲对儿子长大的失落,女儿对父亲去世的悲伤,母女亲情的息息牵挂。读完她的书,我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忧伤,人们在成长中总是会伴随着各种痛苦和悲伤的情绪,细心体味你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譬如《目送》这一篇写了儿子华安在6岁和16岁,分别因为上小学和作交换生而离开时的情景,还有父亲开车送作者去大学报到,倒车出巷口离去,和父亲去世火化时棺木飘入长廊的回忆。最后用一句话,深刻地写出了父母和儿女的关系,“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作者怅然无奈的情感流露笔端,通常人们仅仅伤感于离别的情绪,作者却能看得更加透彻明白,果然是那支最犀利的笔,写下了深情默默的人生感悟

又譬如《山路》这一篇讲到在耀眼的舞台灯光下和五万人的欢呼中,蔡琴深情地演唱着歌曲。人们都熟识她的歌曲,却并不了解她无奈的人生。而在别人尽情欢笑的同时,某位有名望的人也只能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加护病房里,独自承受寂寞和病痛。人生有欢乐也有落寞,有高兴也有悲伤,正如作者描写:“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读到这里,我似乎明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为自己人生负责的道理。正如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在《目送》的每一篇文章中,作者总能用一两件事把深刻的道理讲述出来,而我则需要反复揣摩才能逐步理解作者的深意。即使这样,每次读后体会都会更加深刻,似乎又明白了许多道理,好像又多了些许的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