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读后感

听《絮话小学数学教学心理》有感

本文已影响 2.62W人 

6月5日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老师的讲座——《絮话小学数学教学心理》。针对小学教师缺少数学教学心理知识,出现了误读误用的心理学概念等现象,张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了阐述。

听《絮话小学数学教学心理》有感

首先,张老师提到了变式。所谓“变式,就是变换肯定例证的非本质属性,使学生在事物的各种变现形式和事物所在的不同情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张老师用教学垂直概念做例子,解释了在进行垂直概念时不仅要提供垂直的标准式,还要提供垂直的各种变式。如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画垂线,不仅要画水平方向直线的垂线,而且要画出竖直方向的、斜方向的直线的垂线,这样学生才能对互相垂直有概括化的理解。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需要用变式进行教学。如在教学方程时,书本给出了方程的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学生在初学方程时,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含有未知数就是仅指含有字母。在此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出示“未知数”的`各种可能的变式让学生去辨别,如出示未知数是符号、是图形等的方程让学生去辨别,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概念。

在讲座中,张老师提到的另一个常用的概念——反例。反例可以结合变式来理解。所谓“反例,就是变换事物的本质属性,使他质变为其他事物,在引导对比和思辨中,反衬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同样在方程概念教学中,我觉得另一个重点“等式”教师就可以运用反例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如在练习中教师增加如5+x>7、a+2这样的题目,如此就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体会式子、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

在短短的几个小时的讲座中,张老师用自己深厚的学术内涵、幽默质朴的语言,生动的教学案例,让我们对教学中常用、但容易产生误解的一些词语有了新的理解,今后我们也会用今天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去进行自己的数学教学,去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技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