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短篇小说

背不起行囊的旅行者

本文已影响 2.54W人  卡夫卡的K

他在上高中的时候就想着要去旅行,可如今大学也已毕业,他连想法都没有表达过。他知道自己的想法一定会博取别人的嘲笑,他们表面上会用极其夸张的热情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赞许,之后又在背后取笑他,讽刺他的痴人说梦,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因此他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伙伴,而他一个人又无法完成。因此,只能将心中埋藏的心愿,一次又一次的在内心最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反复憧憬。他真是一个懦弱的人,任何事情都只愿幻想一下,好比郁郁不得志的人总借酒消愁,明知是假的,虚的,是没有用的,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图自己的舒服畅快。

背不起行囊的旅行者

虽说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虽说是一个好小伙子,紧缩的口袋却塞不下几张钞票。他的一位大学同学就曾对他作出了这样评价:唯一的优点是做不了恶,因为作恶也是要资本的。他从前未去过任何其他的地方,每天不过是在家与学校,家与网吧两点之间活动,更不用说是去旅行了。他总认为这是他与其他人的差距所在,于是萌生了去旅行的想法,他觉得其他人都是随众人一同旅行的,未免流俗,他希望一场一个人的徒步旅行,却又不敢实践。他害怕一个人处在陌生的地方,他不愿一个人孤单地做事情。如果有一个熟人在身边就会觉得舒服很多。原本像他这种人,在心中胡乱想象一番,在看上几部关于旅行的电影,增添些灵感,也就可以了。其实他的内心中也是这么想的。然而他还是鼓起勇气去做了。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新年,对于他还是和以前一个样子。每一年的初二,他的亲戚们都会来拜年,这一年也不例外。他们大约在十点钟来,他和父母先简单的和客人们寒暄几句,再请他们坐下,上好香烟、茶水、干果、水果、饮料后,父母就去厨房做饭,他则象征性的坐在客厅陪着客人,主要还是看电视。有的亲戚带着弟弟妹妹来,就非要看动画片不可,连大人也管不住。他也就索性看动画片,然而还是不得安宁。孩子们看完了动画片后,又在客厅里来回乱跑乱叫,让他心烦。亲戚又滔滔不绝地询问他的生活,他一两句简单的话便回答了,他不知道自己哪句话就要骂人了。

在饭桌上,亲戚将话题转向了父母,父母讨论一通后,又转向了亲戚。就这样你来我往了数次,其中也提到了他,但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的视线始终注意着亲戚家的孩子,看到他们风卷残云般的吃相,丝毫没有顾及在别人家做客的礼仪。他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吃得缓慢,吃得儒雅。

亲戚在吃饭时还在看着电视,对自己儿女的行为也没看到。亲戚在看《赵氏孤儿案》的时候问了所有人一个问题,有没有赵武这个人?大家都说不出来,于是亲戚提议让这里唯一的大学生说一说。他被问题逼的不知所措,他对历史没有兴趣,顿时脸上羞的通红,只能抱歉地说一句,我不知道。亲戚只好带着失望的情绪勉强让自己的孩子露了一手,那孩子先是回答了问题的答案,是有的。之后,他详细的讲了《史记》中记载的故事,又说了《左传》中与《史记》记载不同的地方。这段讲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很难得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学生讲出的。虽然其他亲戚们听得心不在焉,或是根本就没有听懂。但亲戚们都认为这孩子博学多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未来的希望。他的亲戚又开始谈起了教育,这个人对教育孩子很在行,所以最有话说。然而他觉得亲戚们说这些话不光是单纯的奉承,他更相信这是一种暗示或征兆,是上天提示他该到实现梦想的时候了。

起初,他在高中时打算去青海湖,他记不清当时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大概是听某个人说那里风景很美。当他做好旅行的计划后,才把心头埋藏多年的想法告诉了除他之外的第一个人,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很赞同他的想法,理由很简单,不管去哪里,总比每天待在家里玩手机强。但他的母亲不太同意,他毕竟从没有离开家,一人旅行确实不让人放心,何况还是徒步旅行。经过他长时间对母亲的劝说才终于勉强同意,但是要让他先学会自主生活的能力。他的母亲给他列了一张生活用品的单据,命令他用最低的价格购买齐全。但他是极其不屑于与卖家讲价格的,他认为这是吝啬的表现,很可能被别人当作村里来的农民。他对这项任务完成得很差劲,没有一件东西是按规定的价格买回来的。他认为这是母亲故意对他的刁难,是有心不让他去旅行,她害怕旅行花费太大,她对自己的儿子也这么抠门。

他的母亲也期盼儿子能更自强自立,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赞同他的旅行,表明他有提高自己生活能力的愿望。她的想法是让他不仅是可以独自一人旅行,而是能变得更有担当。他在生活中太依赖父母了,即使在大学里,哪怕有再小的问题也要给父母打电话,没有一次自己去解决问题。毕竟她不能一辈子在他身边,他必须一个人去面对问题,无疑旅行是可以培养这种能力的。但在他还没有真正长大之前独自一人使她还是感到不安。

他知道母亲不会同意他的旅行,因此他故意做出一副勤劳认真的态度,希望母亲可以回心转意。在一天早晨,他的母亲刚刚起床,看到他在厨房里清洗昨天晚上遗留的碗筷。知子莫若母啊!他的母亲当然知道他的用意,即使他在虚伪的佯装,但在过去他是从不做任何家务的,这也算是一种进步,他的母亲还是说不出的欣慰。他的母亲的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偏向了儿子的一边。在之后的几天,他的母亲更为的高兴,看到儿子的成长,比以前更加的勤劳。她已经开始完全支持他的计划了,因为在这几天里,她看到了儿子的决心,如果旅行真的能让他成长起来,那为什么还要反对呢?大约在一个月后,他已经熟练的掌握全部家务,一干起活来就停不下来,一干就是一天。即使把所有的家务做完后,他还会找其他的事情做。母亲也发现他不再没完没了的提旅行的事情,反而一门心思扎进了家务里。他的母亲认为,他之前的决定真是做对了。

之后几天,他再一次的请求母亲同意他的旅行,这次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母亲向他推荐了几个离家较近的地点,但他心里已经有了打算,他告诉母亲要徒步去青海湖,母亲就像听到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亡的消息一样震惊,对于这一点,母亲无论如何也不肯妥协,青海湖太过遥远,使旅行增加了极大的危险性。母亲原本为他计划去临近的地方,这些地方在他的母亲心中是安全的。

他再一次因母亲的专横跋扈而遭到拒绝,从而怀疑自己之前所做的事情纯属徒劳。在之后的几天,他不再做任何的家务,终日躺在床上,不吃饭,只喝水,并且他将家里的热水全部倒进水池,他的父母想喝热水只能重新再烧。并且他企图通过绝食进行无声的反抗。当他绝食了三天后,听到母亲唉声叹气的声音,他突然发现这样做太过幼稚,如果把身体饿坏,父母不就更有了不能去旅行的理由。他将这个观点当做重新开始吃饭的借口,实际上,他也不想再忍受饥饿了,要怪只能怪他自己没有骨气。父母一开始就清楚他的意图,所以根本没有阻止,正好也饿他几天,让他以后做事不要太过幼稚和意气用事。不过,在心中他认为他仍是不服输的。一天,他在父母都去上班的时候,将家中的东西全部弄乱。床上的被褥皱巴巴的铺在地上,除了抽屉还在,抽屉中的小物件都散在地上,就像被小偷光临过。在厨房里,酱油瓶里有醋的味道,醋罐中有香油的味道,而香油瓶里是辣椒酱与芥末的混合物。他看完之后心满意足,觉得撒了这几天所受的闷气,把家门关好,转身离开,直奔网吧去了。

他的父母看到家中的景象就知道是他干的,他在还是四五岁的孩子的时候就做过这种事,当时是因为他的父母不带他去公园玩,而让他在家里写作业。他们认为他已经长大了却还是太过任性,需要受到管教。当他回家后,他的父母就对他一顿臭骂,他的父亲甚至用粗糙的,满是老茧的大手打在他眉清目秀的脸庞上。他却丝毫不去理会。他心里想,你们打吧,打吧,打死我才好呢!反正你们也觉得我没用,我是个废人。过去我听你们的话,你们让我学习我就学习,你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只是想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之前我的付出都是为了什么,就因为我比别人差,我就没有和别人平等的权力。你们不用打,我自己来。他提起自己的双手,左一下,右一下,把自己的脸上留下两个巴掌印。他的母亲只是想教训一下他,万万没想到他会突然对自己大打出手,她的心里心疼儿子,认为他心中有难言之隐,自己对他太过苛刻,让他精神也出了问题,她温柔地摸着儿子的脸,眼泪似一串断了线的珍珠项链般落下,最后用呜咽的声音告诉他,她同意了。这时,他也情不自禁的哭了。他的母亲回想起了他的童年,因为家里条件差,很多事无法满足他,使他从小与在其他人面前就有自卑感。长大后让他学习,也是为了改变家中穷困的境况,为了让学习占据他的生活,避免在在惹事生非,也为了在亲戚面前的虚荣。他的母亲想到这里,认为自己也很自私,这也不能怪孩子。母亲又是心中一酸,又落下了几滴眼泪。

母亲为了弥补自己自私造成的错误,开始无条件的支持他的旅行计划。他的父母开始全心全意的为旅行做着准备,整日在为他采购商品。几天之后,旅行应当准备的东西都已预备齐全,为了适应徒步旅行,他在外面跑步锻炼身体,因为旅行需要一个好身体。他在街上跑累了,就散了一会儿步。在走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很眼熟的人,很像他的一位高中同学,但他还不敢确认。于是他悄悄地跟在身后,打算离得近些,好看个清楚。眼看他越走越近,马上就要看清那个人时,只见那个人却突然回头,。这时,两人都同时认出了对方。他们互相高兴的寒暄,他的同学看起来也没有事情忙,而且也到了午饭的时间,他们打算一起去吃饭,于是来到一家餐馆点了几样菜,要了一瓶酒。他们先畅聊过去上学时的往事,又谈了如今生活的困苦。当他的同学问到他现在在哪里工作时,他愣了一下,身体中的心脏也已经停止。他如今还是一无所成,根本没有工作。他为了突破窘境,将他准备徒步旅行的计划告诉了同学。他的同学听到,满脸都是惊讶与不理解的神情,同学认为他的生存大事都没解决,怎么还能只顾着自己的消遣。同学又发出感慨:我们已然长大,看到父母还在为我们奔劳辛苦,而我们只愿享受,难道我们不该羞愧吗?他的同学并没有指名道姓的在说谁,但他已经确凿无疑的认为是在说自己。酒桌上,他的同学不住的向他添酒,他想,你既然瞧不起我,难道我还能在喝酒上也输给你?他故意要比他的同学喝的更快,更多。他的同学只当是他被自己的语言感化,现在痛病思痛,心里承受极大的煎熬。所以他的同学也没有拦着他,反而更是怂恿他多喝一些。之后,他的同学又不断的对他说了一些事情,比如说金融啊,投资啊,产业啊什么的,那时候他已喝的神魂颠倒,全然没有听到在说什么。他的同学也没有顾及他是否在听,只是自己不停的说,让一顿饭吃了足足两个小时。

他与同学分开后,一个人东摇西晃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想象着古人潇洒放荡的情怀,突然诗兴大发,即兴作了一首不伦不类的打油诗。但是在街上,他即使醉了,也不愿丢丑,只是心里默默的念。路上的每一个路人都注视着他的醉态。但他已经不在忽,他想,你们都笑吧,你们看不起我,我还跟你们争辩有什么用,我故意装样子有什么用。他摇摇晃晃地到了家,父母不在家中,但已经把旅行用的东西都放在了背包中。他看到家中无人,正是念那首诗的好场所。于是他毫无顾忌地喊了出来。

云也散,雨也散,万里江山凭栏看。众生分两半,一恶一善,何以断。 看金山,看银山,满眼浮名皆无关。平生无人问,生死忧堪,莫道难。

他喊完之后哈哈大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看着放在床上的背包,心中突然出现一股怒火。这怪不了别人,他觉得自己真是活该,为什么会想去青海湖呢?如果不去,就没有这么多事。他回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完全是胡闹。他还怪他的亲戚,如果不是他的亲戚在过年的时候……他越想越远,想到最后大脑一片朦胧才不再去想。他狠狠地将背包扔在地上,他想青海湖是去不得了,要它还有什么用处,索性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一觉不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