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生活随笔

文武之道

本文已影响 1.11W人  旗亭野老

《史记》排在中国二十四史之首,不但史学价值高,而且文学价值也无可比拟。那么它的思想价值呢?我认为,恐怕还要排在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之上。

文武之道

《史记》有列传七十篇,排在第一位的是《伯夷列传》。南怀瑾曾经说过,你如果不明白司马迁为什么将《伯夷列传》作为列传之首,你就没有读懂《史记》。南师为什么会这样说?司马迁的用意是什么?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来研究一下这篇列传。列传中提到了伯夷叔齐的故事。这兄弟二人生活在商朝。商朝不是统一的国家,而是部落国家联盟。我们知道姬昌他们生活的西歧就是其中的一个部落,名义上归殷纣王管辖,但是自治权很大,他治下的百姓也谈不上被殷纣王剥削和压迫。

我们都熟悉武王伐纣的故事,尤其是看过《封神榜》的朋友。可是《伯夷列传》中记载:当武王用车载着文王的灵牌,率军东进的时候,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谏阻道:“父亲死了却不安葬,大动干戈去打仗,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害国君,这难道可以算做仁德吗?”周武王左右的人准备杀掉他们,姜子牙却说:“他们是义人啊!”于是扶着他们离开了。

后来周武王摧毁了殷商的暴虐统治,天下都归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很可耻的事。为了表示对殷商的忠义,他俩不肯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着采食薇菜充饥。到了由于饥饿而将死的时候,兄弟二人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司马迁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伯夷、叔齐到底是何许人也。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顾名思义,孤竹国的国君。我们要讲的这位国君名叫亚微,是孤竹国的第八代国君。孤竹国就是商朝北部的一个诸侯国,在现在的河北省东部以及辽宁省西部,国君姓墨。亚微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夷,次子亚凭,三子叔齐。亚微生前立三子叔齐将来接替他的位置。

亚微死后,叔齐不想当国君,他就把位子让给大哥伯夷,因为按当时的制度,国君的位子是由长子继承。可是伯夷因为先前父亲命他三弟接班,所以他也不肯违背父命去继承权柄。于是,兄弟二人先后离开自己生活的邦国,到姬昌治下的周国去考察。我们不能认为这兄弟二人对自己的邦国不负责任,因为他们走后,毕竟还有亚凭在。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这对兄弟的所做所为。哥哥不肯违背父命,弟弟不肯打破制度规矩,从这点上看,二人都是道德模范。

那么阻止武王伐纣有无道理呢?

有道理。因为当时仅管纣王昏庸残暴,可是并未对西歧的百姓造成多大的伤害。你周武王以解放人家治下的百姓为由去推翻人家的政权,打个比方,就同现在美国说伊拉克不好,叙利亚不好,伊朗不好,委内瑞拉不好,然后就策划出兵动武,或者经济制裁,道理都是一样的。而且按照当时的社会秩序,武王伐纣属于以下犯上,以暴治暴。

结果怎样呢?周国胜利了。周公费尽心力地建立了一套礼乐制度,他想让他的姬姓子孙和全体国民都按他这个制度行事。可是你先前以暴易暴的事实后代都知道,他们当然会效仿呀。结果周朝也就稳定了三百年左右,后来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武王的子孙打武王的子孙。

那么如果一个国家(部落)强大了,眼看着周边的国家(部落)落后,那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强国的国君该怎么办呢?他怎样来兼济天下呢?对于这个问题,儒家早有答案。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cù gǔ不入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所以人力资源很重要,人不够多怎么打仗?所以梁惠王就问孟子,说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可为什么国内人口数量上不来呢?孟子说你采取的措施还是不够有力。接下来他列举了一系列有效的强国惠民措施,说是你如果这些都做到了,人口数量不可能不增加。

我们现在有许多出国留学的硕士、博士,他们毕业后为什么愿意留在美国、澳大利亚,而很少有去越南、北朝鲜的呢?答案很简单。古代也一样。孟子说你如果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了,百姓福利非常好,那么临国国君如果残暴,不施仁政,你不用打他,他的国民都跑到你这边来了,你的国家不就强大了吗?

诚然,现在的社会情形同古代不一样了。可是也有相似的地方。比方说美国。美国如果专心搞经济建设,壮大自己,进而提高国民的福利,不是一样能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才吗?人才都去你那里了,你的竞争力不就强了吗?还用你出兵去打别的国家吗?结果他搞霸权主义,弄得许多国家和人民都讨厌它。

我们现在经常说“文化软实力”这个词。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我以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落后,最糟后果是亡国,比方说大清国。但是中国的文化没有消亡,亡国之后还可以复国,因为我们延续的是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下来的文化。与之相反,明朝末年,满清政权在关外一时做大,他们便忘乎所以,挥师入关。结果天下是到手了,可是经过二百年后,属于满清自己的文化却消亡了,他继承的是汉民族文化。这大概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吧。满清不是个例,当年横行一时的蒙古政权何尝不是如此?在海外大搞殖民扩张的诸多西方列强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优秀的文化,只凭武力侵略人家,放眼古今,没有一例成功的。

司马迁将《伯夷列传》放在七十列传之首,就是想告诉我们儒家文化的内涵和对于民族发展强盛的重要性。我们要继承伯夷叔齐等圣贤留下的教诲,而不是仿效周武王的动刀动枪。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与邻相亲”、“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无一不是在继承先贤传承下来的优秀文明,无论将来我们发展到何种程度,都要将这一理念坚持到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