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生活随笔

家乡的社火

本文已影响 1.34W人 

红红火火闹元宵,元宵佳节,莫非一个“闹”字,无以彰显喜庆。各色的彩灯、冲天的焰火、甜蜜的汤圆、欢乐的锣鼓与精彩的社火,我想这正是“闹”的两方面含义,一指热闹,一指上述为彰显喜庆而开展的活动,如果没有这些,闹元宵这句话恐怕就无从谈起。

家乡的社火

在我的家乡宝鸡,元宵佳节最重要的节目恐怕当属欢乐的社火表演。逢年后,亲戚走完,初八左右,各个村落就开始忙着准备元宵节的社火了。每每敲锣打鼓声远近可闻,此起彼伏。这些社火在我看来有两种,一种是纯装饰性,表演时站在车上供人观看;另一种是兼具表演性的,有穿着裙衫演戏女的,有手舞大刀充武生的,也有戴面具的大头娃娃,这些打扮与秦腔的脸谱是一脉相承的,背上插五色小旗,威武异常。

自古以来的传统,形成各村寨独具特色的品牌社火。本村人最擅长的是上述的静态表演和舞秧歌,而与我们比邻的一村则以“高要”享誉全县,俗称“柳木腿”,高者至一点五米,远近闻名。至正月十三,各村落开始联合起来进行表演,从集市会合,并开始在各主要干道和村落巡演,每每到这时,凡经过的门户,均必以鞭炮相迎,以礼品相送,并有众多闲人围观,与农村特有的风貌相映成趣。至正月十五这天,乡村的热闹则尽归于县城,所有乡镇有序组织,选取精彩来到县城,组成巡演队伍,将社火表演推向高潮。逢此时,四邻八里,人们齐聚县城,街道水泄不通,人流攒动,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然而,这似乎只是以前的景象了。而今,时长未回家,大抵这种景象已不复依旧。一方面许多年轻人不到正月十五,便出外打工,余者老弱,只操手蹲于门前,闲话家常,社火表演因为无人,有时至于取消,也便不在精彩;另一方面,由于电视等现代文明带来精神文化的普及,也使社火在创新上缺乏应有的努力,在坚持上失去了必要的人力,慢慢被淡化了。也许,这就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吧!但它,终究作为我们的古老传统,寄以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的期盼,却是深切的写在大家的记忆里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