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生活随笔

留守的伤痛

本文已影响 1.28W人  雷坚文

前几天我和母亲聊天,她回忆起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一辈人,说那个时候一大家人,老人到了六七十岁基本上就不干什么重活。外公他们兄弟姐妹众多,大多离得不远,家里的事都是这些青壮年去做,老人只需要在家放放鸡仔,做做饭,锯锯柴就够了。儿孙满堂的,每天都能见着自己的孩子们。

留守的伤痛

现在的农村不同了,偌大的房子,佝偻的老人,调皮的孩子,没人搭理。老人独自劳作在地里,面朝着黄土身子愈发佝偻了,夕阳下独自坐在门口凝望着远方,孙子寄宿在学校,隔着电话嚷嚷着要远方的爸妈带好吃的,这一等就是一年半载,扔掉电话又漫山遍野的疯玩儿。

我们都说社会进步了,我们的物质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的农村却变得死气沉沉。土坯房是少了,泥泞的道路也少了,砖墙琉璃瓦的房子被一把锁管着,曾经充满希望的田野长满了绝望的杂草,只有春节那几天,家才能回到它最初的样子。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去外公家玩,那个时候外公外婆还很精神,还有朝气蓬勃的舅舅们,他们还没有结婚,在家干着农活,干一些副业。生活并不富足但也是其乐融融,累了就下河洗澡,跟着舅舅们在河里嬉戏玩水,钓鱼,拣自己最中意的石头。我们还一起在门前的大树上搭房子,一张木板可以挤好几个人睡个好觉。

炊烟、鸡鸣、狗吠、孩子们的欢笑和哭声、男人们的号子在这陡峭的山坡上演绎着四季地勃勃生机。

现在很多农村的老人生活还是挺让人心酸的,没人照顾,病痛的折磨,心灵的空虚。前段时间进村扶贫见了不少留守老人,有的都七八十了,有的老伴儿已经走了,破旧的房子,迟疑的眼神,问起子女就会颤颤巍巍的,每次去都把我当做亲人显得格外激动。

那是美好的记忆,那也是美好的年代,那也是我们期望再见的时光。空心化的农村被很多人抛弃,曾经引以为傲的“衣锦还乡”变得苍白无力,逃离农村逃离乡土成为了每个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都想留在大城市,认为城市才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无论是每天挤公交,睡地下室,吃盒饭他们都心甘情愿,当然我们并不能否定这种追求,毕竟谁都向往更好的生活。

我总感觉农村那一幅美好画卷会重新回来的,只是我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都变得疯狂了,暂时忘却了那个记忆中的乡下生活。现在很多城里人开始爱上乡下生活的安静,闲适,干净。吃农家乐,穿梭在乡野之间渐渐成为了一种新时尚,让农村死灰复燃的不是逃离农村的那波人而是久居城市的人对喧嚣的厌倦,对宁静的向往。

就像山里的人要出去旅游,都会说我们不去看山,都看了一辈子山了,要去平原看看,去大海边走走,去草原放肆的奔跑。

城里人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发展新的希望,发展总是离不开人,思路要人谋划,建设要人实施,消费要人主导,人来了生机就自然恢复。

但愿留守的伤痛只是暂时的,那个晓看炊烟,闲话家常的温馨场面还会在农村回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