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生活随笔

年味的样子

本文已影响 2.97W人 

过年,得有年味。

年味的样子

这是大家所期盼的,只是近些年,因工作,值班,站岗……这些年味,便逐渐显得淡了。大家忙碌,事不过夜,这些“紧箍咒”,让大家紧绷了“神经”,没有余心去思,闲暇去想,年味也就在紧张、匆忙中消失了。

只是偶尔听到那鞭炮声,还是偷偷的,毕竟这是触碰了“环保”害怕那烟火气,将这一环保给破坏了,偶尔的市摊,也被收敛了,集中管制,就连买鞭炮也得凭身份证或介绍信什么的,人们又惊恐地回到过去的年代,按计划在做着这生产与生活之事。

按说,这管制了,就有管制的好,但我们就很少找到那闲趣,每个人就像一双双害怕的眼睛被盯着,在黑夜,就会被惊怵,像遇到“中山狼”,而在白天,就像要遇到大事件要发生时的前夜般担心、受惊与害怕,根本就没有像以前那样给予宽放与明亮,似同马路上的欢笑与紧慢的脚步,会舒心地随着这太阳的暖和,人群的热闹,想着奔亲情而去的招待,奔友情而去的惬意,奔爱情而去的期盼,大可不必,为跻着上公交,你挨紧了我身,我挤兑了你,时间永远就像被赶着似的,哪有多余的心,去欣赏这座城市的夜空,是孤寂了一片的灯光闪烁,又或是夜月清辉的高悬回忆,更是急切地等在路上,挤在这城市的空隙里。

我想像不出,每个要过年的人,有什么笑容,是笑在脸上,或是笑在心理,那层已经被紧绷了的“脸皮”,好消息没有多少,坏消息倒有一大箩筐,就连那青砖块,本是轻盈的雪漫步,那是风的舞歌,那是人间的“烟火气”所造成的,可却这都被生生冷冷的给耽搁了,像一块沉默在荒草堆里被废弃的“砖”,没有被派上用场时所显露出来的红色思想光华,也没有辛勤汗水所浇灌出来的生活之秀气,倒是匆忙地被落下,被遗弃,充当这世界的荒蛮元素,为野草,为那即将烧来的野火,多听得几声爆响与抽离。

这世界是静寂了,就像很久未被打开的栅门,偶尔被风捉弄了几下,就使劲地发出几声干响与脆声,像被撕裂了的夜空,人们不再为之等待,为之美好,而是几多惊恐,像未为这年夜的沉默者说,找到说辞,找到理由,找到不再荒诞的证据。

餐馆,像被躲着的“夜行人”,有几分停留,就有几分徘徊,有几分担心,就有几分惊恐,但又不能没有人间“烟火气”,因为饥饿者会排成长队,刚刚穿过这个文明的社会、文明的城市,而陡然被撂荒了,好歹有个“门槛”,有个检查,有个隔阂,有几双熟悉的眼睛和被伸过来的热情双手,这世界太冷漠了,就像冰山上的大雪,本来的寒冷,就为这世界透着几分光亮与冷洌、孤寂与落伍,就像经夜不停的风,在吹抖落光溜溜身子的树木枝杆叶,在呜咽地哭泣,这里的躲藏、逃避与责难,好像立山兀之巅,看着那白茫茫的世界,能够一丝光亮在茅草屋,在那厚厚的雪绒下,给我们这一路探寻者一个方向,一个温暖的方向。

好像已有好多年,未探看到,那横七竖八地,躺在城市街道的对联,还有热闹的叫买声和熟悉的孩子在商摊前的奔跑声与追逐声,得到了的笑声与得不到的哭声,那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穿过了一个长街又一个长街,而现在倒像生活在年的“怪圈”里,几多冷清,又几多排挤,如果不是街上挂满了红灯笼和一些可以闪烁起来的红色光环,那么这年味就真的是少了也太冷清了,可有人讲,年,现在的年,还咋样过?年年四季,餐餐有肉,想吃的,想用的,不必挤在“年”里,什么时候都有,不像那时的过年,那是一种“盼”,一种“想”,一种“新”,一种“喜”,而现在呢?城市,工作,高节奏,为生活劳碌奔波,又何来有这种想法与盼切呢?该回来的回不来,不该回来的就更没有回来之感觉,倒像是这人脉,包括与之而来的亲情、友情与爱情,都显得那么陌生。

你想挂个对联吧!都是现成的宣传广告,又哪怕以前自己做,自己写,那时候老先生、秀才,可热情热心了,都是村子里的“捧”,可现在这里除了讲简单,讲现成,还有“送”,这里的“联”,就像递过来的“冷面包”硬梆梆的,又哪来的希望与盼切呢?

村子里的大红,都是送的,给人的感觉,就像借过来的,年底需要递还一样,有一句“你放在桌子上,就行了!”多冷的一句话呀!

菜市场,没有像以前那么赶,比如赶川,赶集、赶买与赶卖,好像那是已经冷了的市,或是刚刚开张似的,该来的人,还没有来。

哪怕那是孩儿们那急巴巴的眼睛瞧着,大哥的衣服穿了,留给下面的二妹穿,而二妹的衣服呢,再留给下面的三弟三妹等,那股子热劲与真切,就像真的穿上新衣服般在过年。

可现在新衣服有了,不在年里,谁还惦记着穿呢,却只是呆在一个沙发里或睡在一个床上,看一个春节,观一幕好剧,吃了要减肥,过年像是在过饥饿的艺术,一个懒散的“哈欠”一打,这就等于过了新年。

那时的“串门”又哪像现在,被城市化了的乡村,就好像被疫情掌控似的,几多隔离,又层层加码,大学生不让回,打工的人不让回,现在听说,都给放开了,不然这“财与才”全被堵在门外,进不来,又有什么法子呢,大家原本熟悉的,便又多了一层陌生与隔阂。

所以,我一直在倡导这“传统”,别再丢了,我害怕丢了,祖宗都会怪罪我们,现在又是不是太“正式”了,让大家理解不了,接受不了,好歹这里,大家都在学“史”,讲“史”,也在念“史”和捡“史”,希望这是“史”上做的,又是“史”上说的,都有一番经历,一番热闹,一番经传,一番回味,再摊上“文化”的字眼,“艺术”的字眼,可以让人可传可学,可效可做,特别是要可看呀,不然,就真的失去了,到最后发现再去追回,就已经物是人非了,又哪里来的传统,哪里来的原味,哪里来的文化传承呢?

我真希望,这年过得,有些闲趣,又有些集中,有些活动,又有些热闹,那携手的新青年,也有些新文化,讲究些新经典,传承些好风俗,反正,亲的亲,友的友,爱的爱,包括戏曲,板戏,皮影戏,花鼓戏,山歌好唱,千年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都不能少呀!请给厚德多一些空间,多一些闲趣,多一些载物,多一些传承,多一些风尚与礼仪吧!

让我们不再是“走过去是七步,走回来还是七步”吧,单调、乏味,人心不古,几多生冷和所谓高格调城市生活,请多些温馨,少些干涉,多些宽放,少些受责,相信有放有宽,有闲有趣,有舞有艺,有文有传,便会有真年味,便会有美春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