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生活随笔

怀念儿时元宵节打灯笼

本文已影响 1.18W人  彬子

又是一年元宵节,我已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在老家过元宵节了,可儿时元宵节打灯笼的欢快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怀念儿时元宵节打灯笼

三十多年前,对于农村的小朋友来说,他们才是元宵节的主角,元宵节就是他们的“六一儿童节”,是他们的狂欢节。

春节刚过三五天,小朋友们就迫不及待地为元宵节做准备了。

灯笼是元宵节的必需品。尽管当时在集市上、供销社里都能买到现成的灯笼,可每年父亲都会亲手为我扎制灯笼。父亲先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竹篾折弯,加以细铁丝固定,做成圆形的灯笼骨架,然后在其周围用糨糊粘上红纸,接着在骨架底部订上小木板,小木板上面黏上蜡烛,再用细长的铁丝串起来,最后用一根细棍挑着,装满我童年欢乐的小灯笼就做成了。当然,父亲扎制灯笼,我也没闲着,主动给他打下手,忙得不亦乐乎。

灯笼扎好了,我就开始掰手指数日子,渴盼元宵节的到来。

元宵节那天,夜幕还未完全降临,我便草草扒上两口饭,不顾母亲的阻拦,拎起灯笼,向街上飞奔而去。我像飞出笼子的小鸟,走街串巷,呼朋引伴。狭长的大街上渐渐热闹起来,远远望去,灯笼忽明忽暗,星星点点,宛若空中繁星。这里成了灯笼展览会:南瓜形的,方盒形的,鱼形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除了纸糊的灯笼,还有把白菜根挖个洞,里面放满煤油,用麻绳作捻子的“白菜灯”以及直接把蜡烛放到罐头瓶里的“罐头瓶等”,更有省事者,直接把蜡烛黏在木板上……小朋友打着灯笼,穿梭在大街上,灯笼映红了他们的笑脸。村民也纷纷赶来凑热闹,当起临时评委,他们三五成群,站在大街两侧,指指点点,谈笑风生,评判谁家孩子的灯笼照型独特、灯光最亮。受到表扬的孩子,喜形于色,甚至比在学校考了头名还高兴。

打灯笼可是个技术活,尤其是纸糊的灯笼,木棍要放平,压住脚步,否则,灯笼就会左摇右晃,如果再有风,稍有不慎,灯笼就会“引火烧身”。那种既紧张又高兴的情景清晰如昨。当然,也有小朋友中了别人的“诡计”而“阴沟翻船”。有好事的大人搞起“恶作剧”,他走到一个小朋友面前,故作声势地说:“你的灯笼下面趴着一条壁虎,不信你就看看。”那个小朋友不知有诈,还真把纸灯笼翻了过来,整个灯笼瞬间化为灰烬。小朋友哇哇大哭,善意的笑声此起彼伏。

月亮升起来了,像个明亮的大巨形灯笼高高地挂在树梢上,月光倾洒到每家的院子里,耳边传来父母呼唤孩子回家睡觉的声音。直到这时,小朋友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去,他们带着笑容枕着月光酣然入梦。

后来,科技发展了,照型独特、功能齐全的电子灯笼、音乐灯笼相继问世,再也不用担心灯笼被烧。在他们的脸上,却再也找寻不到当年我们那种发自内心的纯粹的舒心的笑容,这越发让我怀念儿时的元宵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