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生活随笔

我与对联(一)

本文已影响 2.71W人  幽云曲梁鲲鹏

2003年,那时我上初一。初中时代的我,语文成绩还算可圈可点吧。业余时间喜欢收集一些好玩的文字:像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诗词佳句,都会搜罗一些。

我与对联(一)

适逢03年春节前后,我心血来潮、突发奇想:找同学作伴,挨家挨户抄对联去吧?要不闲着干嘛?

于是,拿着期末考试得年级第二名奖的大笔记本,叫上山哥(一个关系不错的发小),走家串户去抄别人家门口贴的对联了(而且还能拣到一些没有燃烧的炮,用来收集“火药”)。因为手拿着本子,写字不方便,所以

每到一家,他就弯腰,让我在他背上写,引得过路人非常好奇地驻足观望。三四天的时间里,就抄了300多副对联,收获颇丰。……

12年过去了,时间把“记忆”这杯茶都冲淡了,那个本子早就不知所踪,对联也早就随着“茶水”被泼得干干净净,但是,跟山哥一块串门抄对联的乐趣以及对对联的兴趣没有遗忘和减少。现在,仍然记得一些对联以及和对联有关的的故事

比如,明朝大学士解缙小时候与父亲到长江边游泳,父亲把衣服挂在江边的一颗老树上,然后对解缙说道:“缙儿,为父给你出一上联,你来对下联。听好:千年老树当衣架!”聪颖的解缙远望开阔的江面和与父亲‘沐浴’长江的情景,很快作答:“万里长江作浴盆!”引得老父击节赞赏。

又如,清朝乾隆皇帝曾到过在一座名叫八方桥的小桥上,随口赋联:“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桥上瞧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他让随行的大臣对。反应敏捷的和珅于是见机逢迎地对道:“万岁爷,爷万岁,跪在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引得乾隆皇帝哈哈大笑,同时也看到了一个媚态十足的和珅。

后来又受电视剧《九岁县太爷》(曹骏主演)影响,对对联兴趣愈加浓厚。兴趣归兴趣,只可惜不会作对联,有时候明明有感觉,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词汇而不能成言,很堵心。

慢慢地,随着词汇量的积累,对对偶手法有了一点“感觉”。同学好友有知道我了解点文学常识,有的会给我出对子考我。

比如,上个月,中学同学、当电力工程师的通哥给我出了个问题:“我给你出上联:‘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你来对下联。”

左思右想,感觉‘理屈词穷’,索性就问度娘吧。结果,度娘没有现成的答案。虽然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发现有“何以笙箫默”这个百科词条,说是一部小说,已经拍成了电视剧,仍然叫《何以笙箫默》。

我回复通哥:“你给我出的,是一部电视剧的名字呀?”他说:“你才发现啊,out了……考考你,看你能对出下联来吗?”

于是开始仔细观察这10个字:既然,是连词,下联的这个位置也得是连词;何以,是疑问词,下联的这个位置也得是疑问词;琴、瑟、笙、箫,分别是古代的四种乐器,下联的对应位置也得是乐器吧?“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这到底什么意思呢?……

思来想去,凑合着对道:“倘若丝竹去,但愿钟磬来。”告诉通哥后,他问道:“怎么对的?”于是我就具体地告诉他,词性怎么对应,乐器怎么对应,道理怎么对应,主要是道理的对应。

我还专门看了看热播剧《何以笙箫默》的剧情简介。关于故事情节,网上多的是,没必要在这里赘述了,需要“赘述”的是剧情所说明的道理:幸福来了(琴瑟起),为什么还要沉默(笙箫默)?要奋起直追,勇敢抓住幸福。(不知道我感悟得对不对?)这是我感悟出来的上联要表达的道理。

我的下联“倘若丝竹去,但愿钟磬来”,则表达了一个很通俗的道理:如果旧爱离去了(丝竹去),希望新爱到来(钟磬来)。上联中,琴、瑟、笙、箫都是乐器;下联中,丝、竹、钟、磬,仍然是乐器。

通哥回复了一个字:“善!”

曾把自己对的对联发到博客里,受到了博友的好评。不过,再怎么受好评,毕竟是业余水平。虽然如此,倒也满心欢喜,希望能接受点儿更实际的测验或挑战,以求在锻炼中提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