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亲情文章

父亲与纪念章

本文已影响 4.86K人  金叶子

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铁路人,一辈子结缘铁路,一心一意服从服务于铁路安全生产,兢兢业业地工作直到退休。

父亲与纪念章

1980年的那个金秋十月,我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捣镐耙子,来到沪昆线贵州境内东段大山深处一个偏僻的小站工区,当了一名线路工。凭着倔强的性格,带着亲人的嘱托,满怀信心,去开拓自己的钢轨人生。

一路颠簸,背着简单的行囊,辗转来到大山深处。一间耸立在山坡上的平房,那是我的第一个工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开始了新的生活。相比于父亲那一代铁路人,我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寝室,寝室里有一张简单的床,一个箩筐用来置放书籍和碗筷。一段时间下来,我瘦弱的身躯得到了锻炼,慢慢长结实了。

已经几个月没有见到父亲的我,决定回家看看。突然间见到我,父亲一时愣住了,盯着我看了许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吃过晚饭,父亲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一层层打开,一枚纪念章出现在我的眼前。

那天晚上,父亲给我讲述了他们那一辈人修建宝成铁路的那段激情燃烧的艰难历程。

父亲告诉我,四川解放不久,他参加了筑路大军,开始修建宝成铁路,安营扎寨于江油县境内的斑竹园。那个时候,他和工友成天开山劈路,所经之处大都荒无人烟,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1952年那个冬天,北风呼啸,寒风凛凛,父亲被安排住在工地附近一个居民家里,盖着仅有的一床薄被,实在冻得难受,便将这家放置在家中的新棺木打开,躺在里面避风寒,觉得又暖和又舒适。天亮了,那户好心人家知道了,也没有说什么。在那个寒冷的冬天,父亲一直这样住着,直到施工任务完成离开。意想不到,这家好心人居然喜欢上了我忠厚老实的父亲。后来,这个家的二女儿,成了我的母亲。直到现在,我的母亲依然时常崇拜地向我们讲述父亲修路的故事,讲述那一代铁路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仿佛父亲已经成为当时一代铁路人的缩影。

那个时候,父辈们背着、扛着、挑着一二百斤重的泥土石头,在悬崖峭壁间行走,有的地方甚至行走在只有山羊才能攀爬的小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寂静的大山深处穿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惧烈日晒,不惧寒风咬,用信念和忠诚,在宝成线建设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6年7月12日,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宝成铁路全线贯通,这条铁路全线修建隧道300多座,各种桥梁上千座,其中一段线路垂直落差800多米,建设者用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的迂回展线上升,线路立体重列三层,为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观。

1957年底,父亲得到了这枚有着纪念意义的徽章。那天,父亲将珍藏了20多年的纪念章给了我,我知道这是在向我暗示着什么。

双手捧着这枚小小的纪念章细看,上端是路徽,左右两侧是麦穗和红色绶带,主图案是一列开行在崇山峻岭中由内燃机车牵引的客车,下方是“宝成铁路通车纪念”八个字。

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坚定了我扎根铁路、奉献铁路的信念。我把这枚闪着岁月光辉的纪念章珍藏在柜子里,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坎坷的时候,都会拿出来,抚摸它,读懂它赋予我的使命和责任。回想起父亲那一辈铁路人对我的深切嘱托,更加激励着自己勇往直前,奉献铁路,一直走下去。

而今,我在钢轨人生路上已经摸爬滚打了40个春夏秋冬,纪念章也陪伴了我40年。遗憾的是父亲在17年前离我而去,每当我再次看到这枚纪念章时,感到既亲切,又凝重。

许多时候,我也喜欢捧着纪念章深思:如果我们这辈人也生活工作在那个年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会有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会有那种面对逆境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或许,给后人留下一个故事,你一定会感到生活又是另一种颜色。

世间有些事情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忘却,而有些事情却不会忘却,永远不会。父亲给我的纪念章以及他讲述的有个纪念章的故事,仿佛我不惑的精神家园,这么多年来一直占据着我的心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