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优美散文

苇子水

本文已影响 2.78W人 

说起北京门头沟的“爨底下村”知道的人很多,但提到“苇子水村”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其实苇子水村和爨底下是同根的古村,相传远在汉代苇子水就已有人居住,可查历史有600余年。据说,明朝初年,宗祖高氏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徙到此,发现这里芦苇茂盛,根下浸水,于是在此定居,并取名“苇滋水”。如今水沟干涸了,芦苇也没了,村名也演变成“苇子水”。苇子水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全村百户村民全都姓高,都是同宗的亲戚,呵呵,敢情都是宗祖高氏的后裔。

苇子水

在北京自驾车最喜欢转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北京东边的怀柔和密云,有山有水,有风景,有美食,是很适合自驾车的风景画廊,第二个就是北京西部的门头沟,这里人文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沿着G109国道一路走来,翻过一座山你兴许就可以看见一个古村落,在路边停车歇脚你旁边的就可能是一座百年老宅,有名气的灵水古村、爨底下村、沿河城、赵家台、长峪城等都散落在这里,但更多的是那些隐没在山里的古村落,今天我要去的门头沟雁翅镇的苇子水村,就是一个600年的古村,这里小桥流水贯穿东西,座座明清古宅位列两旁,“一榆两槐四古柏”,百户同姓,是一个访古探幽的好去处。

G109国道芹峪口检查站6公里,就是苇子水村。苇子水村属于门头沟区雁翅镇,地处太行山区北部,海拔高度500多米,四面环山、九龙八岔、地址多样、峰奇石怪、谷深涧幽,古建民居依山而建,有着近600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看到村口路边牌子上的村名还用的是老的“苇滋水”,实际上现在已经改为“苇子水”了。

苇子水,地处田庄沟中段的沟底,四周有九条山脊,远看酷似一条条神龙,而龙头都朝向低谷的村里。又因村内有灵泉流水,像一个金盆,九龙之头探至金盆之边,恰似来饮灵泉之水,故有九龙戏金盆之说。村中依山而建有46座明清四合院,其中5座基本完好,村里常住人口100多人,很多年轻人和一些手艺人都到外边打工谋生,只有过年的时候,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才都回到村里。

苇子水村不大,村子沿一条东西走向的山沟而建,沟口即是村头。村头的石桥旁,耸立着一棵百年老槐树,这就是我没看到的苇子水村第一道景观“一榆两槐四古柏”,这棵百年老槐树就是“两槐”之一,老人说,老槐树是苇子水村的主要标志之一。

一条用山石垒砌,深宽近两米的流水沟,沿着山沟从村头延伸到村尾,水沟上每相隔不远,就砌有一座石桥,供行人通行,苇子水村这样的小石桥一共有十二座,所有的石桥都不是石条铺砌,也没有桥墩,全靠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发券垒砌而成,并且石桥的券拱弧度不一,最小的仅有5度,所以说苇子水村的石桥建筑也是蛮有特色的。现在村里的水沟是干涸的,听村中老人说,以前沟里常年水流丰沛,芦苇丛生,那时苇子水是名副其实的“苇滋水”。

这是苇子水村的菩萨庙背靠着龙王庙,很有意思。苇子水村口原来是龙王庙和娘娘庙,据说当年龙王庙里供着青龙、白龙、黄龙、黑龙四个龙王泥塑坐像,村民在此杀猪宰羊祈求风调雨顺。

苇子水村有100多户人家,平常年轻人大部分出门打工了,但快过年了,在外打工的人,不管多远都要回家过年,我看到他们买了很多年货,带着孩子一起回到苇子水村,看看那个老哥肩上背了满满一竹篓年货,笑呵呵的进村了。

苇子水,京西600年的古村落!回到苇子水村准备过年的人们。

最后,再聊聊苇子水村其他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苇子水村,除了近50座明清建筑和“一榆两槐四古柏”以外,还有远近闻名的苇子水原生秧歌。门头沟很多古村都有传统的文艺表演形式,比如我以前去过的长峪城,就有正月十五的社火,很出名,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苇子水村特有的原生秧歌是以歌唱戏,只有打击乐伴奏,无管弦、无曲谱,因其婉转、高亢、和谐的九腔十八调和子弟相传等特点,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苇子水秧歌戏究竟来自哪里,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时,村子里来了一民间老艺人,京腔口音,自称“秧歌王”,受到村民的热情款待,老艺人将秧歌戏的唱法传给了高家公子,后人尊其“八老爷子”,自此原生秧歌戏在苇子水村传承下来。苇子水的原生秧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师徒之间都是口传心授,内容改变不大,所以没有文字剧本留下,保留至今400多年实属不易。这次我们时间不对付,下次一定抽空儿再来苇子水,欣赏独特的苇子水原生秧歌。

苇子水村除了好看的,好听的,还有好吃的。据说苇子水的香椿在京城也很出名,苇子水种植香椿到今天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这里出产的香椿,头大抱拢,色泽光亮,肉质鲜嫩,口感独特,自古就有“红头香椿”之称,明清时期曾作为“红头椿”贡品专供皇宫。村里的老人告诉我,要尝香椿等到春天吧,苇子水每年都会举办香椿节,那可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一定来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