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听雨文集(十一)

本文已影响 1.45W人  听雨

散文集(二十九)《过年那些事》

听雨文集(十一)

(一)过年回家带回的一缕忧思

去年春节回老家过年。忙碌的人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聚到一起,人们从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赶回了老家,利用春节与家人,亲朋团聚,相互问候,互道吉祥平安,一片祥和的气氛。山南海北,海阔天空的话题,诉说着一年来各自经历与体会,不乏老王家大儿子从重庆做生意开回来了一辆宝马,老秦家二儿子包下了一项工程用料,挣钱不少。也有说今年的生意不好做,不到腊月就停工休息了。老刘家今年腊月里刚给儿子办了婚事,场面办的不小。胡同里万军家二女儿安排在衡水一家公司上班了,单位不错。大家七嘴八舌的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热闹闹。

问起了老康,你家儿子订婚了吗?老康显示出了一脸的无奈,摇摇头说是还没有着落。一时间话题转到了孩子们的婚姻话题上来了。交谈中得知,村上二十岁以上的男孩子没有订婚的有四十七个,同龄的女孩没有订婚的仅仅有五六个,不由得令人担忧起来。

农村的传统思想是重男轻女。二十年前,不少家庭都是生不了男孩不罢休,怀了孕要到医院做性别鉴定,女孩子就做了人流,男孩子就生下来。医院里不告知还要找上个熟人,或者送上个礼品,必须有个结果。结果导致了男女比例不平衡,出现如今男孩子找对象不好找的局面。

农村女孩子找对象要求条件已经从过去传统的三大件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是有房子,房子也不再是过去在村子里盖个新房,而是县城里有单元楼房。有车也不是过去有摩托车,而是有轿车。除此之外,还要要求男方家里有生意,开厂子,起码要有个门市做买卖。如此一来,县里的房地产开发商生意最火爆,等着拿房的人排队。房地产开发遍地开花,从县城开到了镇里,现在又开到了村子上。占地就不用说了,道路两旁的厂房,小区连成片,小区里空城鬼城不见人影出入,到了夜里也看不到有个灯光,一片漆黑荒凉。

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辩证法,讲究一个一分为二看问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婚作为一个人一辈子的大事,适当的改善一下生活环境,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拉动一下内需。但从目前我国农村大多数经济状况看,许多家庭还不能满足这样结婚条件,女孩越少,结婚彩礼越多,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不少家庭的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结婚条件,不得不背负沉重的债务,尤其是家庭做生意开工厂的结婚条件,对父母来说就更是强人所难的事情了。这对婚后家庭和谐稳定种下了祸端,打下了婚姻危机的埋伏。

问题的关键是,就是有了房子车子,也解决不了人口比例失衡的根本问题,女孩不会因为这些物质条件变化而数量增加。

过度的房地产开发,大量的占用土地资源,使得土地进一步缺乏,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而引发出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男女人口的严重失衡,导致部分人没有家庭,没有婚姻,没有性伴侣,无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以及从道德伦理等各个角度看待,都不是一个小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及政府的高度重视。从政策层面如何引导梳理,在防止引发买卖婚姻,贩卖人口的违法事件发生的同时,如何整体调度婚姻资源,是一个大的社会工程。

形成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有多重因素,上世纪我国国家经济困难,制定了人口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说缓解了一定的经济压力,但是破坏了人口学的科学规律。从农村劳动力等问题上,没有解决好男女同工同酬,分房分地,庄基地配置,就学就业一系列政策问题上,没有很好的解决好男女平等问题。农村还有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认为没有男孩就没有延续后代后继无人的错误认识,导致这个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

种种社会问题反应出一个道理,就是我们在解决生存发展的问题上一定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违背了科学规律,只考虑解决眼前一时的利益而忽略了社会整体长期发展,就会被自然规律惩罚。

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使我们的青年男女朋友们都有自己美好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为家庭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建设我们新时代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样以来,就了却了我这一介草民忧国忧民的一缕忧思。

(二)那年,那冬,那条河

看过并且写过一些关于过年的文章,尤是回忆孩提时代的过年,留在内心深处美好记忆的作品令人感动。我也写过这样的短文,说的都是小时候过年买鞭炮,穿新衣服,拜年磕头给压岁钱之类的,年味儿十足的那些事情,每每写到这些东西时,确实是感到亲切温馨,往往让人产生意犹未尽的留恋。

过年放年假,无论做学生时期,还是上班这么些年的年假,都是令人兴奋的一件事情,每年的年假都很叫人憧憬与期待,年假里留下过许多的记忆让人回味。

说到了过年,想到的大多都是年味儿十足的欢乐美好,其实,也有一些过年的经历是另外的体验,同样让人们思考受益。

记忆之河随着岁月的钟摆一步步流淌,有些记忆渐渐的模糊,而有些事情却越发的清晰。故乡的那条河,河里的那水,冬季结上的那冰,年假里发生在冰上的故事,打开记忆的闸门,会如同小河流水一般涌动着。

村子北边就是小说《红旗谱》中的千里堤,堤内就是故乡的潴龙河。小时候的潴龙河河水清清,春天里两岸的长堤上绿树成荫,柳枝婆娑起舞,到了夏天,鸣唱的知了趴在柳树的枝杈上,孩子们自己做好的沾网趁着不备的瞬间就把知了沾进网里。秋末冬初寒冷了,有船工摆渡着木船,听着船工的歌声,小船儿在两岸之间渡来渡去。冬天,河床上河水冻上一层厚厚的冰,冰面上孩子们溜冰戏耍,欢快的像飞翔的一只只小鸟在冰上飞舞。腊月初,天气往往很冷,河床上依然是厚厚的冰,等到了腊月底,就到了六九末,七九初,有的年头赶上暖冬,河里的冰开始融化。常言道,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耕牛遍地走。说明送走了冬天,春天又来了。

年假里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堂,没有繁重的假期作业,孩子们轻松自在欢快的度着假期,迎接新年的到来。

孩子的视野是窄,小时候到河对岸村子的集市上去购买年货就觉得就是很遥远的地方了。跟着大人去赶集,看着大人们迈着大步走的那么轻松,孩子跟不上大人的步伐,只有跑得气喘吁吁,此时真的是盼望过年,盼望着着长大的童年。

初中二年级冬天的时候,高考制度恢复。放年假了,期末考试的卷子与奖状落在了教室里。假期不再像过去那么轻松,天天赶着作业,心里还是愿意把卷子,把奖状交给家长看看。一直等到了腊月二十九下午,我才决定去一趟学校,赶在年前把卷子取回家。回来的途中,一路的空旷,置办好年货的人们就等着在家过年了,路上只有我一个人在行走。

到对岸的学校读书,春夏秋冬都要走过这条河。故乡的这条河,也不是总那么温顺美好,夏天,有的时候河水暴涨,洪水肆虐。就是到了冬天,也有它不友善的时候。

当我独自一个人走到冰面中心时,突然听到“咯吱”一声,冰面上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裂缝,心里的恐惧与绝望顿时间使脑海一片空白。奋力的冲过去,脱离了那塌陷的冰区。奔跑中,卷子与奖状散落在冰面上,没有再回去取。春节后开学时,望着流淌的河水,早已看不到卷子的踪影。天佑我闯过了那次风险,从此,没有再敢溜过冰。这个年假是带着惊魂与失落度过的。

得到过故乡河水的滋润,体会过戏水的欢乐。但也有过河水对我考验的另外这种经历,还有过由此而引发的一些成长与思考。

大自然给予了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没有地震与火山爆发,就没有高山,没有高山就没有河流,没有河流就没有人类和其它各种生命现象。人类生命是大自然赋予创造的,因此,我们人类应该敬畏大自然。故乡的那条河也是高山流水,春夏秋冬,冰霜雪雨,日月星辰转换形成的。大自然有它斗转星移的变化规律,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会认识大自然,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规律。不认识不尊重大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认识了解掌握尊重敬畏大自然,就会从大自然中获取营养和得到恩赋。如果掌握懂得了冰雪消融的季节,仔细观察冰冻的硬度与松解度,这次的风险是可以避免与防范的。其实,包括春节过年,也是根据自然现象中春夏秋冬的轮换规律,产生了农历计时而有了春节。

第二年夏季,我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县高中。补回了那张失落在冰面上的考卷。

如今距离那段难忘的时光,感觉好像很久远了,而记忆里的那条河依然清水依依,碧波荡漾,家乡时刻装在心间。马上就要进去腊月,期待着今年年假放假回家,与家人团聚,与乡亲团聚,去家乡的那条河边看看,站在千里堤上,眺望蜿蜒缠绵奔向远方的河流,寻找一下儿时的影子,重温一下故乡儿时的那些梦。

(三)年集

有几年没有怎么赶老家的年集了。集市是人们物资交流的场所,农村的集市对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促进贸易交流,发展社会经济意义十分重要。上学时学政治经济学,讲到市场,商品,经济,贸易等内容时,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家的集市。

赶集与商场购物有什么不同呢?虽说商场每天都在营业,对于乡村老百姓来说,集市就在家门口,比较起来,赶集更加方便。另外,买个葱姜蒜,买把铁锨,磨把剪刀,理个头发,养头猪买个猪仔,买几颗菜秧儿子,正如老百姓说的“赶集上庙,捎包老鼠药”等这恰恰是商场所达不到的。商场里想买只宠物,你肯定买不到,而集市上就可以选购到自己喜欢的“波斯猫”。

农村的集市把五金,农资,生产,生活用品等各种杂物都集中到了一起,这是商场尤其专卖商场所不具备的。除了购物,农家人想出售出几只多余的鸡鸭,销售种植的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等,也是商场不具有的功能。进商场的人只能做买方,不能做卖家。而集市就不同了,你可以到集市购买采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也可以销售自己的物资做商家,根据自己的目的,买卖的角色可以转换。这是集市与商场的最主要区别。除此之外,赶集与去商场的区别就是集市上的人,不管买卖双方,大都是三乡五里的熟人,买着放心卖的舒心,价格高点低点好商量,分量斤称不足对不住人。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加上在县里工作了一些年,回家陪老人赶个集,都会遇到婶子大娘的拉上几句家常话,叫上“中午去家里吃饭”“缺什么就拿”,听上去热乎乎的,一股子乡情融在了里面,心里感觉是那么样的亲切。

老家的集是五天一次,人口比较多一些,交通方便一些的村镇上大都设有集市。按照农历日历,周围几处不同的集市分别有农历一,六的,有二,七的,有逢五排十的不等。集市上人流穿梭,依次排列的商家摊位鳞次栉比,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每个集市一般都有区域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购买需要找到相应市场。大点儿的集市可以分出粮市,禽市,畜市,服装,茶市等,尤其以生活生产类市场最为主要。

集市里的商品随着时代等不同,一直在变迁着。不同的时代,市场上的商品不论品种还是数量都有明显的变化。文革期间,结婚想买个洗脸盆就很紧俏,不是说买就能买到。就是买到了,脸盆的颜色花样也很单调,除了工农兵的图案就是“抓革命促生产”的字样。

至于季节的不同,出售的商品不同这就非常好理解了,不同的季节,服装不同,时蔬不同。不同的节日,上市的商品也不同,端午节没有商家卖月饼。

归结起来,集市具有方便,价格便宜,买卖公平,交易放心,商品服务齐全等诸多商场购物不能替代的优势。不过,集市上也有其不足。首先是管理问题,由于人多货多交易多,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并且有失职行为,收了管理费就万事大吉,对市场的强买强卖,个别商贩质量信誉问题管理不到位。还有就是安全问题,人员集中,可能引发踩踏,火灾等灾害问题,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对于集市里扒窃行为,也需要公安部门进行严厉打击。市场的卫生需要保障。

到了腊月,就到了赶年集的时候了。

赶年集,主要是采购年货。不同地区过年的风俗,饮食习惯以及年文化不同,采购的年货也有差异。

老家的年货采购大致上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买足食品类,猪肉,牛羊肉是一大项。买肉是一个很讲究的事情。人们要比较一下买肉的数量,还要交流一下价格,看看成色。能做腊肉的部分有多少,能做肉馅儿的部位有多少,这些都要安排好。集市上还要买好腌肉,煮肉的花椒大料茴香籽肉桂陈皮等用料。还要买好年三十熬菜用的木耳,金针,银耳,口蘑,粉条,鲜豆腐,冻豆腐,炸豆腐,炸丸子等的用料。还要买好制作香肠的肠衣,蒸肉糕,煮香肠。买好招待过年来的客人用的烟酒糖茶瓜子花生等干果水果。鸡鸭鱼肉肝肚肠等下酒菜也要备上一些。正月里吃饺子,要备好一盆腌制好的肉馅和菜陷儿。备上炒菜用的新鲜蔬菜。要蒸好馒头豆包等主食备着破五之前食用。包括元宵节的汤圆都要准备出来。

除了食品类就是过年文化的需用品,比如对联,年画,炮仗,请年神送年神的画像,祭祖上坟用的贡品,纸钱等都算是需要置办的年货。

服装类也是年货的重要部分。过年了,新年新气象,不管老人孩子,人人都要换身新衣服,新鞋袜。

所有的这些年货,都要从年集上购置回来。因此,年集的规模可想而知了,比起平日的集市要大的多。

到了年集上,人声鼎沸,接肩擦踵,一一找到你所采购的年货,不赶上几个年集是根本完不成任务的。

肉市上,卖肉的摊位排出两三里地远。卖家不时的打量着每一个过往行人,只要是到了肉市的人,基本上都是选购肉品的。一旦停留到自己的摊位前,双方就会讨价还价过上几招买卖的套路。什么肥了瘦了,什么贵了贱了,交易成与不成与过招儿的水平高低不完全成正比。有时候折腾半天也不见的成交,有时候三言两语买卖就成了。

但无管成交速度快慢如何,肯定都是感觉应心认可,公平合理才完成交易。有时候你看着买卖成交的很快,说不定买家早就在一旁盯了许久了。多数买主都会货比三家,能便宜一分是一分。但是,肉品的质量的确有差异,不同部位的肉,如正肋处吃的是五花肉,前腿的肉不如后蹲儿的肉好吃等。要吃上好肉,往往是需要出个高一点的价钱的。我喜欢看年集上买肉的这个交易过程,可以从中学习一些买肉的经验。你比如说,后蹲儿处出的瘦肉多与少,要看白肉的厚度,一般老家买肉时,白肉厚度用手指测量,都说几指膘,通常三到五指,不少人都认为,三指白肉膘要比五指的出瘦肉多,其实,恰恰相反,五指的出瘦肉率要比三指的高。当然,这些年人们都不吃白肉了,直接买价格高一些瘦肉就行了,可是,十多年前,瘦肉与肥肉是不分开卖的,就是现在的年集上,卖肉还是一整片或半片半片的一起卖。

年集上的炮市是赶年集的最大看点儿。尤其对于男孩子们的诱惑非常大。一般炮市都要在集市的边缘,不与其它市场连接。卖炮时试放炮很多,人们仔细分辨着每一家炮商的品质和价格,选择着自己想购买的品种。

小孩子们都要小鞭炮,大人们都要“二踢脚”,这种炮是下面一向竖药,把炮筒打到空中,到了上面,有一响炸药爆炸发声,十分响亮。到了年集,炮商试炮,声音此起彼伏,响彻云霄。除了试放,就是商家的叫卖吆喝声,炮商的吆喝声与其他商贩不同,叫声不能小,容易被试炮声音淹没,没人听得到。往往是赶下这一个集来,嗓音就嘶哑了。再有就是卖炮的叫卖都是吹嘘和自骂。什么“走的走看的看,炮要不响,卖炮的是王八蛋”,“牛逼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等等叫卖着,叫卖一阵儿试放几包,试放完了,买家蜂拥而至,选上自己心满意足的炮仗,完成了这一项采购任务。离开了炮市继续选购其它年货。

小时候最在意的就是买炮,买新衣服,新鞋。还有就是过年家里要煮上一锅肉,啃肉,最是好吃解馋了。

这些年赶年集又有不少变化,由于气候变暖,采购的数量不敢太多,还有就是由于平时物资供应非常丰富,不必储藏太多,够正月里食用就行。再就是卖炮的明显减少了,国家考虑到安全因素,已经严禁买卖燃放鞭炮,因此,年集上不再能够听到试放的炮声以及炮商的叫卖声。

已经又到腊月里赶年集的时候了,这些年由于来到外地生活,年集赶得少了,今年准备着回家,陪着老人赶个年集置办一些年货。这些年,我大多是从市里买回去不少年货,但是,不陪老人赶个年集,好像没有年味儿,多年形成的习惯,只有这样才叫过年。

过年了,给各位编辑老师和读者朋友们拜个早年,感谢各位老师文友一年来对我的帮助支持。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有时间带着各位到我的老家去赶年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