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襄北情结

本文已影响 8.33K人  蓝天雄鹰

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就像一个车站,进来了,又出去了;昨天,已成了一道风景,看见了,又模糊了;时间是一个匆匆过客,记住了,又遗忘了;生活是一个漏斗,得到了,又失去了;情谊是一桌宴席,热了,又冷了;生命是一种坦然,哭了,也笑了。然而,记忆它不是手中握紧的细沙,也不会慢慢地从指缝间流失。人生长河中,总会有些记忆是新鲜的,完整的。

襄北情结

每当想起25年的从警生活,记忆的微风就会轻轻拂过。那段不甘平庸、不肯蛰伏的青春岁月,那段自己辛勤耕耘的人生轨迹,依然历历在目。

无悔的选择。1988年6月,我从湖北劳改警校毕业,怀着“贪生怕死莫进来,升官发财求他路”的一腔热血和美好憧憬,来到了襄北监狱,正式成为一名监狱警察,并分配到农业中队工作。1988年9月我参加了新干警岗前培训教育。当时学习劳模温达常事迹让我记忆犹新。温达常23岁参加工作,25岁任副队长,53岁任队长,54岁入党,58岁任副科级队长,61岁退休。一边是病危的母亲,一边是繁忙的夏收,在小家与大家难以兼顾时,他毅然舍小家顾大家,工作38年只回家6趟;一边家贫如洗,一边一尘不染,在得与失需要选择时,他毅然选择了清白;一边很想到年龄就退休,叶落归根,一边单位挽留,在个人愿望与组织决定发生矛盾时,他毅然决然地服从组织决定……

温达常事迹生动诠释着襄北精神,丰富了襄北精神。温劳模的事迹感染着我,鼓舞着我。守住信念,甘于奉献,辛勤耕耘是我的价值追求。曾记得,在农业中队工作时,偏僻荒凉,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文化生活单调、枯燥,看病就医很不方便,交通仅靠自行车和拖拉机;站田头,顶日头,数人头是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最难煎熬的要属“三夏”。顶着酷暑,组织罪犯抢收抢种、插秧、田管除草等。天晴时几乎每个人的脸被烤得通红黝黑,浑身被汗水浸透。

“夏夜蚊子咬,白天像火烤,插秧晒麦和除草,事事不能少。”特别是98年,因自然灾害,几乎一年不见发工资,养家糊口成了问题。不少民警参加司晋督培训学习费800元/人,还得打白条。有朋友劝我,离开吧,桃园虽好,也不是久留之地。亲人要我拿律师资格证转行去当律师。我毅然选择了坚守。农业中队警力少,有民警生病住院,离岗培训学习,老婆生小孩需要请假护理,我都主动顶班,有时几个月不休息。苦也哈哈,乐也哈哈,我欣然接受了农业中队的生活。在农业中队奋战多年,既完成了生产任务,又确保了安全。

智捕逃犯。天有不测风云。我所在分场的一个中队在组织罪犯在稻场装卸稻谷时,罪犯张辉旗佯装解手脱逃。1995年11月我奉命追捕脱逃犯张辉旗。当时我们追捕组一行两人,要追捕的张辉旗是郧县黄坪村人,脱逃原因是张辉旗与家人联系不上,担心年轻妻子离他而去,张辉旗曾私下请刚刚刑满释放人员张某与其妻联系。我们当天赶到张辉旗家后,其妻并未外出,我们断定张辉旗不敢与家人直接联系,但会与张某接触。张某回十堰的目的是想和前妻复婚,并未到郧县。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了攻心为上的策略,到十堰蔬菜公司家属院找到刚刚刑释出狱人张某,谈了三条想法:一是请张某转告张辉旗让他一星期内必须向监狱投案自首;二是答应事成之后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三是答应协助张某做工作,让其前妻冰释前嫌,重归于好。事实证明,当时的计策是有效的。逃犯张辉旗迫于压力,在第五天投案自首。我们兑现承诺,拿出1000元奖励张某。我们还专程到十堰张湾区蔬菜公司参加张某的婚礼,祝贺他们破镜重圆。我在追捕的日日夜夜里,紧张、彷徨、焦虑、辛劳……当抓捕成功后,犹如行走在沙漠的路人,发现甘泉一样,那种感受,难以言表。

拯救被扭曲的灵魂。监狱作为国家执行刑罚机关,教育改造是我们的主旋律,一线工作是主战场。我在担任分监区管教队长工作中,既重视罪犯群体改造,又突出对顽危犯转化。对待初入监犯,落实了一个“教”字,教育罪犯认罪服法,服管服教,遵守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对待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罪犯,主要是关注、关心他们,使他们在希望中改造;对待刑期长的罪犯给他们希望,帮他们树立改造目标,鼓励他们积极改造,增强改造信心;对于顽危犯,探索运用多种手段攻坚转化。罪犯王元江从襄樊监狱调到汉阳监狱又调到襄北监狱,先后关禁闭18次。在转化该犯过程中,运用针对性教育和心理咨询手段,消除了该犯仇视民警的对立情绪;运用温情感化、亲情帮教和文化疏导等方法,矫正该犯认知偏激等不良心理行为;通过法制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让该犯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从而提高了法制观念。通过抓反复反复抓,使该犯幡然醒悟,悔过自新,积极改造,最终走出误区,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20多年来,经我手中刑释出狱的就有3000人以上,转化顽危犯100余人。为此,我多次获得个别教育能手称号,优秀公务员称号等奖励!

……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当年的一起参加工作的战友们在襄北这个大熔炉里历经锻炼,已逐步成为了单位的中坚力量,有的当了省局领导,有的做了监狱长、监区长,还有的下海成了大款,但更多的是默默奉献的一线警员。在新监狱聚会时我拿出各式各样很多个杯子,全都倒上水,让各自自己取。我们每个人首先选择的都是当中最精美的杯子,然后我就对他们说:“无论杯子是什么形状,什么质地,好看不好看,精致不精致,里面装的水都是一样的。”是啊!水,依然还是同样的味道,并不会因为装在不同的杯子而使改变味道。

尽管襄北监狱都容颜已改,新监狱已经面貌一新;尽管我因反映某领导经济问题受到过不公正待遇,到现在还没有被吸收进党组织;尽管因监狱调整我从分监区领导班子又回到一线,但是我对老襄北的那份诚挚热爱却从未曾改变;二十五年来的从警生涯风风雨雨,我有苦有乐,有失败的痛心,也有胜利的喜悦,一路走来,我也许忘记了许多事、许多人,但是却忘不了襄北战斗过的日日夜夜。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正是有了这种深沉的爱,才有了自己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正是有了这种深沉的爱,才有了自己充实的从警生活,丰富的从警经历;正是有了这种深沉的爱,才有了自己剪不断的襄北情结。

这襄北情结,令人魂牵梦绕,让人牵肠挂肚;

这襄北情结,融于心中,常忆常新。

襄北监狱丁志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