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孝于亲,所当执

本文已影响 2.36W人  海东青

又一次,坐上回老家的长途班车,尽管较之十七年前第一次走出来,显轻车熟路,尽管汽车也改观了许多,舒服了许多,但是那种苦闷的心情依旧,因为身处异乡,每年连回老家的次数都屈指可数,这次又是匆忙回老家,父亲的电话:舅母,病危!

孝于亲,所当执

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的,外婆家成了我第三个家。人都说亲戚里有三不亲:姑父、姨夫和舅母,毕竟没有血缘关系,亲情的纽带疏远些,可我是幸运的,舅舅、舅母视我如己出,可能得益于母亲是家中老幺,且年轻时,帮衬家里许多,也可能是受困于父亲家中窘迫,舅舅、舅母恻隐之心,还可能是外甥里我是第一个吧,总之从小舅舅、舅母从不以我为外人、亲戚而论,两个表哥和两个表姐许是受父母的影响,对我也是格外亲近,每次去总要喝上两杯,话语的亲热温暖着白酒的冰凉。儿时的记忆早就泯灭在成长的烦恼中,青春的回忆里也是支离破碎,也只有父母的话语里方才知道那些年、那些事儿。长大成人后我也颇为尊重外婆家的每一个人,逢年过节或闲暇无事我总是要去坐一坐,谈一谈自己的生活,聊一聊身边发生的过往,没有隔阂,家常里短,氛围格外轻松愉悦。

接到电话,已然顾不得其他,匆匆交代爱人与工作,就来到车站。等待,总是显得无奈而又乏味,候车室里人头窜动,老的少的,神色匆匆,比之以往人数少了许多,许是天气炎热,许是发达的交通网络和膨胀的私家车队伍,反正拥挤,已经不是出行的主题,除了过年。车票涨了一倍,生活却在原地踏步,对于客居他乡的人来说,回老家,总是显得不便和程序化,各种各样的礼节,各种各样的原因,回老家成了生活中一部分,丧葬婚娶要回去,亲友生病要回去,逢年过节要回去,家与老家成了固定的两个点,不停的交织重复,且不能中断,偶尔一两次的缺席就成了亲友心里的诟病,农村这个看似已经开放的环境里,依然逃不开的家常里短,人言可畏,相较城市里关起门来过自己的生活,农村还是逃不开的攀比与势利,谁家穷谁家富,总是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亲情与财富相较,总是显得单薄。漂泊久了,心也变得浮躁许多,这些年过得不如意,比上不足,比下也不余,看似光鲜的生活,一堆烦恼的事儿等着,烦着。工作,事业,家庭儿女的成长,夫妻间的矛盾,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拔不出来,日子过得像过山车,始终悬在空中,不得安生,停住稍有喘息,又一轮的攀爬旋转。

车子颠来颠去前行着,修路,貌似全中国都在修路,城市里,县乡间,似乎这些年听得最多的都是房子盖的多了,还是不够住,路修的多了还是交通拥堵,票子挣得多了,总是不够花,国人的浮躁情绪愈来愈重,网络上,手机上各种谩骂,层出不穷的各种各样的新闻充斥着耳膜,有时候挺怀念老家的快乐,乏味却简单。

四个小时的车程终于结束了,吃一碗家乡的大血肠,满满的满足感,又回来了,还是一样的味道,只是价格涨了。

“爸,我到县城了,在等公交车。”

赶紧给老人报个平安,怕是这一路他们的都悬着心,尽管我总是提醒他们很安全,可是这就是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看是老套,却实实在在进行着,发生着。

“嗯,早点回来,路上别耽搁,下午去你舅家。”

老人的心思依旧单纯,谁对自己好,总是记在心里。

“知道,我要坐车了。”

回家的饭食依然丰盛,平日里节俭的母亲,盛满了一大碗的肉食,尽管颠的胃疼,还是吃上一些,不然又是一番劝导。匆匆吃上几口,便歇了碗筷,这边跟母亲聊着家常,那边父亲已联系好了妹妹、妹夫一同去看望舅母。

“妗子,我普德(老家的口语,喜欢名字后面加一个德字,亲切,又多了些期许一般),来看你了!”

看着消瘦的舅母,还有浮肿的肚子,心头一酸,这就是不久前还见过硬朗身体,背着大孙子的舅母吗?似乎听到我的声音,舅母显得异常激动,强睁着扭过头来。

“哎!普德啊,来啦!”

“赶紧去,饭店买两个菜.......”

后面听不清说的是什么了,声音轻的像喃喃自语,表姐打趣道:

“还是见外甥亲,我这几天了都没正经说过几句话,别操心了,歇歇吧。”

“我刚吃过了,别忙张罗了,才过了晌午,我在旁边坐坐。”

看着舅母的手指比划着,我不得解,舅舅赶紧解释到,说是三个月了,这病从过了年一直住院治疗,怕你忙没告诉你,听得我心头更加酸楚,舅母轻轻点着头,似乎同意着舅舅的话语。

“歇歇吧,别劳神,我在边上坐着。”

看着舅母极满足闭上眼睡去了,仿佛一瞬间所有的回忆全都涌上心头,就是这么平凡的老人,就是这么一个大字不识箩筐的农村妇女,把亲情看的比天大,比海深,也许正是如此,这场骤然降临的急病牵动着全家乃至全部至亲的心,也许这就是单纯的亲情,这就是千百个中国家庭的缩影。

短暂的相处缓解不了病疼的缠绕,即便是守着,也擦拭不去老人的生命最后的落寞,尽管我还是想多一些时间,多一些陪伴,却挡不住还有一份工作还有一个家庭的牵绊,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无奈。

傍晚时分,我们一起离开,并回到了家里,一夜长谈话题绕不开,舅母的疾病,母亲像个话唠一样,反复念叨着,甚至联想到自己,我急忙打住她的碎碎念念,好生安慰了一番。

第二天,还是不得已离开老家,临行时父亲叮嘱:“可能没几天了,你安排好时间,尽快赶回来。”我无奈的答应着,又匆匆踏上返程的汽车。

一周后噩耗传来,舅母终于还是走了,从某种意义说,也是一种解脱,干枯的身躯,汤米不进的饮食,能支撑这么长时间已经是奇迹了,没有人希望是这个结局,更没有人希望刚入古稀的人撇下一大家子,驾鹤西游,但留住命,那种病疼带来的折磨又是谁能亲身体味呢。我们都不希望亲情的缺失,我们渴望完整家庭,我们都在与命运抗争的路途上,苍天又会偏袒谁?

已经不是身边的亲人第一个逝去的,也不会最后一个,但我们生命在延续,一代一代,亲人终要老去,在缺失和新生中,情感的纽带串联着每一个人,不管贫穷与富有,不管新生与死亡,不管年华悄然爬上每一个人鬓角与额头,至少我们还有活着,亲人在,方可心安。

中国人始终把孝字放在第一位,百善孝为先,这是有道理的,只有亲情的维系,才能缔造我们中华文化千百年的传承,只有亲人在,才能成为一个家的概念,才能形成一种根的文化。当某年某月,家长的长者不在,那些漂泊的异乡人,老家还能不能成为你人生的终点?当我们匆匆为生计奔波的时候,又有多少时间惦念家长的父母尊长呢?当我们不顾一切让孩子去完美世界改造时,你们不担心孝道的缺失吗?

最近我一直陪着孩子学习三字经、弟子规一些国文蒙学,发现越是浅显的文化传承,越是讲述人生的大道。这与学识无关,这与你所处的身份地位无关。亲在,心安,视死,如生。我觉得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应该牢记的人生第一准则。

现在很多人崇尚西化的社会文化、处事准则、我认为不可取,千百年祖先早已印刻的文化印记深深植入每一个人的心底,这是大善,而非糟粕,我们尊崇孝道,我们提倡家庭和睦,我们倡导谨言慎行君子之道,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而不盲从那些虚伪飘渺的完美世界,这才是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

孝于亲,所当执。从心开始,孝道文化应该被重视。我相信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应该湮灭在滚滚时代变迁里,当每一个人都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时,才是我们这个社会能更进步的阶梯,莫要亲不在方念孝,莫要我们的后代从我们手里接过只是单薄的财产遗嘱,做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形成一种根的文化,我们依然在路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