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关于写的那些事儿

本文已影响 5.36K人  站在一边看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些人可能会被忽略,有些事可能会被遗忘,有些记忆却抹不掉。生命不可能重复,记忆却可以被回想复制。关于写的那些事儿,我记忆的空间还确实被占住了一些地儿。

关于写的那些事儿

我不是作家,也不是大家,更不是名家,我没有大作,也没有名作,更不可能有传世之作。但细数一下,我的关于写的那些事儿还真的有不少。如果有人感兴趣,我可以慢慢说来听。

席慕蓉曾说过一句话,“写东西是用文字整理你自己的生命”。我是实践了这句话的,所以有感触。近四十年的笔耕,半生文字游戏,将生命的轨迹整理出来,象在来路上点燃灯火,回望之际,颇多感慨,如此而已。

明知道写作是很累人很费心思的活计,需要自己苦心孤诣,它还会占据头脑、纠结情感、考验耐力、折磨心智,但我自己愿意这么做。有时候我甚至也觉得自己像一个处于见习期尚未转正的员工,对这般累人的苦差事不敢挑剔不敢怠慢不能抱怨,甚至不能指望它给自己带来半毛钱的收益、一星半点的名利、荣耀和光环,还要任劳任怨地受它奴役驱使。多少个夜晚灯下笔耕、电脑上敲击,心思耗费了多少,头发脱落了多少,视力下降了多少,热闹拒绝了多少...然而它又是这样令人着迷令人愉悦的事情!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文字天赋去驾驭和胜任写作这样一件创造性的劳动,就懵懵懂懂地钟情于它,渴望从中体悟到一种写作所带来的满足,然后静静地在文字构筑的城堡里幸福徜徉。

时光似水,一去不返,我无法重复自己的脚步,无法聚拢走过的轨迹。细数自己在纸上涂抹、在空间渲染的日子已多时,创作为我积聚了些微收获,留住了片刻珍存。从1988年开始,我在《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经济税务报》、《辽宁税收之窗》、《湖南日报》、《湖南税务报》、湖南电视台等40余家新闻、信息媒体单位公开发表各类作品1000多篇,其中调研论文、通讯报道、文学作品100余篇。一篇篇文字记录了一个个震撼心灵的美好瞬间、一段段亲身经历的生活故事、一个个瞬间闪现的思想火花。生活像一幅幅次第呈现的画面在眼前展开,我原本平凡简单枯燥呆板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灵动起来,细细品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渐渐离不开这个放逐心灵的愉悦差事——写作了。

小时候我并不灵泛,但我酷爱看书,我有文学梦,为此我甚至可以废寝忘食。最终走到现在一写就是几十年的写作之路,还真有着特样的说法。

我的天赋从来不是写作。从小到大几乎无关文学,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写作呢?

其实,我早在中学时期就曾经对写作有过一次朦胧的兴奋。因为我初二的时候参加了一次作文比赛,一试就中——得了一等奖,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但是那种心情没有持续,昙花一现的惊喜不足以让我对写作萌生眷恋。特别是高考,我的作文没有抄完,栽在了这上面,从此对写作更没了想法。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1988年。这一年,出现了一件足以改变我人生的事情——当时我在一个基层税务所工作,县税务局办公室要抽调我去搞文秘写材料。我是学专业出身的,到基层工作如鱼得水。但由于当时县税务局办公室的新闻信息工作在地区税务局的考核排名倒数,适合的人选一直没找到。当时我所在的税务所所长脱产学习去了,副所长又给调到县局管后勤去了,还没转正的我临时负责起所里的工作。因为我的工作应对应变能力、汇报综合水平以及文字表达内涵的功底被办公室主任、局领导看中,于是一纸行政命令,就要我去搞文秘写材料。说实话,那时候对这样的机会我并不愿接受,要不是地区局办公室主任亲自给我加压力,我还真的不想去。最终我没办法,受命于危难之际,担纲写材料。

我的写作史,正式拉开帷幕。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于机关文秘工作有着曲解,认为文秘工作只是简单的接打电话或收发信件、端茶倒水等繁琐小事,没有技术含量更没有专业性可言。事实上,一个称职的文字秘书,必须具有运筹能力、办事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其中文字表达能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也是实现其它能力的基础。可以这么说,文字表达能力是秘书工作人员的基本功,是“看家”的本领。因此,对于文秘来说,认真学好文秘写作,努力提高文字表达水平,是十分重要和不容忽视的。看看当下,文秘工作已经荣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大需求专业之一,足见其意义。当时对于我来说,一进入角色,迅速适应并赶超其它县市局成为我其时最紧迫的任务。

写作的冲动开始在我心中萦绕,让我欲罢不能。不服输的性格,是我打破迷茫的第一道曙光。我八月份到岗,年底考核我局由倒数第一跃到了11个单位的前六名。第二年,我的写作贯穿着我局整个工作,年终考核位居第二名。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度我在中央级刊物发表了11篇稿件,盛况空前,时至现在我都一直引以为傲。

当然,“引以为傲”四个字更多的是因为感情,而非内容。第一次突破,这多少是我人生的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使我明白原来我还可能有新的经历。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能有所突破,我才肯开始努力证明,我真的不愿意平庸生活。

之后,考核名居前三一直延续了10年,荣誉和奖励,甚至上级单位选用和培养的橄榄枝也频频向我招手。但我清楚知道,我的个性适合什么,我不想在这方面谋出路。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文秘角色定位,我虽然找到了感觉,但更愿去做一个自由撰稿人。

1998年,我被调到国税分局任局长,此后一段时间,因工作性质不同,我的写作经历虽仍不曾间断,但写得少些了,写得更实际了。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莫大的辜负。”所以,我很享受“让持续成长成为个人习惯”的过程,享受用文字记录成长的幸福和快乐。在与朋友交流成长的过程中,我也一直鼓励和诱惑大家多去尝试写作,效果如何不好说,但我仍然愿意心怀美好的期待。

2006年,我担任工会主席后,因为交流的需要,也因为更有写作时间,我的写作又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也因此,我对写作,更有了永远不肯放弃的执着。特别是有了素材,有了机会,不能错过的当然不会错过。2016年,恰逢全国税务部门推开“营改增”改革,可写的东西多得很。这一年,年遇五十的我,做了一件别人看来是不可思议、自己都认为是难有可能做到的事情,那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自己一口气在《安仁新闻网》网站发表120多篇工作新闻,还在其它站点、刊物上刊用20余篇调研、信息稿、游记散文。虽然我写的不是什么“大作”、“名作”、“佳作”,但自己对自己这事还是蛮肯定的,毕竟一年发了140多篇稿件,而且是县、市以上级的主流媒体,各行各业有这么多单位、这么多人在投稿,更难能的是,差不多写一篇被采用一篇。我不敢与别人竞比,但有时也会期遇成功的小喜悦。清不脱俗,也许,这就是我自期自许,自爱自怜的表现。

今年,我的写作又来一个转势,明显少了当初追逐考核加分、多拿稿费奖励的功利心,所以我选择了散文来作为我写作的最新方式。还别说,我的感觉还真不赖,3月一个月,我在《网》就发表了几千字一篇的就有6篇。

散文,其实我在读书的时候也写过。当然,我那些所谓的“散文”,水平都十分差劲。不过为了让自己保持有对写作的热情,我还是选择写散文。我当时也有想法,就是给一些著名文学杂志投稿。虽然发表了一些作品,但分量不多、影响力不大,我就知道我肯定还需要再磨练。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攻读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专业,自然新闻稿写得多了。

写作其实并不高大上,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且,人天生就有一种喜欢表达的欲望,有了所见所想,很多时候就喜欢找人分享,要是没有或者不能与人分享,会很难受的。我的写作,也更多是想表达一种思想,或者说是一种情绪。特别是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写作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写出走心的文字,写出自己喜欢满意的文章就好了。几十年的写作经历,我对自己这方面的获得感还是蛮肯定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人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先生的这段话真是妙极了!我想,我的写作会坚持下去,一直到写不动为止。我不奢望达到王先生的“三种之境界”,却可以把它作为我努力的追求,从中体验到最高的精神愉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