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说出心里话

本文已影响 2.13W人 

近年来,看到许多的随笔散文,感觉总是不得劲,不知道哪里不得劲。有些文章写得很好,有骨有肉,鲜活淋漓。每读这类文章,常自愧不如,便将写作的勇气化成了街头散步。有时候私下对朋友发牢骚,感叹自己应付生存的这些年里,远离了书报,远离了文字,却不知“文学”这个圈子也已经将我这悖逆之人逐出了城门,一个人人远远地落寞地凝望着过往的神圣之地。

说出心里话

待静下心来细细研读,在那一篇篇字如珠矶的美文里边,很多都是引经据典。有的读出是作者积了厚厚的笔记,将学来的语句牢记在了心里;有的看得出是随手抄来,大约是兴之所致,恰好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便借来一用。但不管如何,在很多的文章里,很难见到独有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想起1993年在在北京读书时,当时出版社的编辑说过的一句话:《读者》它是读物,不是文学。很多的文章,发自于美文,却也止于美文。千篇一律的格式,千人一面的写法,或者说是抄法,不知道别人如何思想,反正之于我,倒是产生了深深的审美疲劳。

甚至一些我的友人,在他们的文章也,也是大段大段的名人警句。那些被他们引用过的人,从中国的孔孟李白苏东坡,到欧洲的歌德萨特毕加索,再到拉美的博尔赫斯和加西亚。世界各国古往今来,只要历史上记载的、文学史艺术史哲学史留名的,大多都被我们的作家拿来一用。

开始读这样的文字感觉新鲜,后来慢慢地变成味同嚼蜡。在通篇的引述中,让人找不到作者的表述、作者的经历、作者的感受。哪怕是一个真实的关于作者自我思考的细节,都难觅其踪。这样的文章,正被当下几乎所有的报刊成千成万地批量出产,一天数百数千万地刊发于报章,天知道每天有多少读者在接受这些信息。天知道这些辛苦引用的“经典”里,有多少是被层层翻译而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混合剂”?有谁知道,当一篇文章,或者一句名人的话,经过拉丁文、希腊文、德语、法语、日本语、英语等等的层层“转包”,会不会也像我们的豆腐渣工程一样,被掺进了译者或主观或客观的观点而完全扭曲了原义?

汉语是美丽的文字。每个人的内心和精神都会有毫厘之差。如果把自己的内心写下来,把真情呈现给读者,那我们铺天盖地的文章,会增加诸多的感人之处。

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写我自己。我相信只有真诚的作者,才会赢得读者发自内心的喜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