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枇杷

本文已影响 2.38K人  慕白

只因北方气候变化无常,气温突然回转燥热难耐,我待在运城早晚受寒热交替的影响,以至于一日竟受了风邪侵袭,翌日便接连不断地流涕咳嗽。服药几天,流涕不再而咳嗽却越来越重、最终发展成了支气管炎。我下意识地想到,病毒来袭,依靠西医的各种霉素来抵制它们似乎并不温情理性,毕竟“是药三分毒”;那么什么才能称作止咳尤物呢?

枇杷

我思来想去。有了,枇杷。

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宣发肃降,输布水谷精微和卫气、津液与皮毛于全身。支气管布于肺叶,与肺相连相依。肺好则支气管好,肺生病的同时支气管也见病相,所以养好肺即可少受或不受上呼吸道疾病的困扰。肺也主皮毛,若肺部功能失调,外淫内邪侵体而鬼门面紧闭,则邪毒在体内游走,导致诸病丛生。而肺输布水谷精微和卫气津液、且肺又主皮毛,倘若肺部功能失当,则面不红润,气虚神罔,形容枯槁。故养肺的同时即养气养精,肺好则经气顺畅、健康无恙。枇杷可以养肺,其性凉,味甘,酸,有润肺下气和止咳的功效;可生食亦可煎汤。食枇杷可润肺止咳,预防流感和润肤护眼。中医以其果、叶为入药部位,对症施治,治愈了千万计受咳嗽、烦渴和吐逆煎熬的先辈们。《本经逢原》有记载枇杷,"必极熟,乃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若带生味酸,力能助肝伐脾,食之令人中满泄泻。"可见枇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

枇杷也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你看,每至三四月份,枇杷盛产,果园地头热火朝天,农人前前后后忙活起来,家家户户笑颜大开。这个时候的枇杷成熟了,味道甘甜,鲜美多汁。此时食鲜果,能获取丰富的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A、B、C等营养成分,此外,枇杷还含有防癌的营养素——维生素B17,故而"金丸"的美称它是当之无愧啊。

喝一碗冰糖炖枇杷,滋阴益气调中降火;熬一份枇杷雪梨冰糖水,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制一盅枇杷红枣粥,可以润肺养颜祛斑。枇杷不但可以生食,其营养价值还能通过不同的烹饪技法达到不同的人体养生效果。"杨梅空有树团团/却是枇杷解满盘/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枇杷又如此谦逊质朴,难怪陆游对这它如此上心,连忙"清晓呼僮乘露摘/任教半熟杂甘酸"。

说枇杷,道枇杷,枇杷这一形象早在我国古代就充满了浪漫气息,昔日元稹和薛涛的爱恋即在种满枇杷的庭院里氤氲生发。说来,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枇杷,是极为常见的意象。金黄色的枇杷果是繁盛辉煌的代表,而因其枝叶浓郁且色呈墨绿,若以植株的形态出现,则会增添悲伤阴郁的气息。归有光有写过这样一句令人动容的深情告白:"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枇杷的美学价值若此。

不同于寻常花果;它四季常青,在冬季开花,次年初夏果实成熟,完全与一般花果需要的生长环境相反。为着花朵在冬天盛开的缘由,可为之传粉的昆虫很少,故而枇杷果也难以遍布天下。即使是这样,也丝毫不影响文人墨客们对它的热情。"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这不,戴复古在野外采集之时偶遇枇杷丰收之际的农忙场景,立即赋诗一首,让人凭诗而垂涎三尺。

同样目见枇杷,不同的人触发不同的情感。"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诗中言,万里桥畔住着的一名女子风华绝代,她的庭院被枇杷花环绕,而她也就在其中闭门深居。当今才女本就稀少,即使是那些文学造诣高的人、和她相比较也总有些逊色。此诗是王建写给蜀中才女薛涛的,是借了枇杷花的品质来比喻人物的风貌。"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四月枇杷未黄,这是《怨郎诗》里女子盼郎归的急切心,是难熬的等待与思念的焦灼。"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雨中山行,一路享受着南风吹拂,留连身旁的枇杷,欣欣然"忘路之远近",还是亏了黄莺才送“我”到家。“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如果说前面的诗歌都是情语,那么杜甫的这首《田舍》则是理想的生活图画。无须憧憬阳春白雪,单是走在乡间小路上,看那闻风扶腰的柳枝儿、香气馥郁的枇杷和夕阳下返巢的鸬鹚,你就会爱上这种超脱红尘之外又充实无比的生活。

《本草纲目》中有对枇杷这样的记载,"其叶形似琵琶,故名"。难怪一提起枇杷的时候总让我有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错觉。枇杷为水果,琵琶为乐器,两者性质不一却同是诗酒唱和极佳的助兴之物。

枇杷可食可咏可唱和,同样也是一方百姓的"摇钱树"——枇杷也具有经济价值,用以犒赏那些辛勤耕耘、挥汗如雨的农民们。它多样化的身份角色转换像极了才情横溢却富于变化的女子,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之至,让人群甘愿朝她走来。

枇杷成熟之际,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挂着枇杷果,枇杷果旁或是农民们在精挑细选、或是诗人作者在酝酿着枇杷的赞歌。我想说,枇杷不但能满足人类理想化的精神追求,还能满足人类实际性的现实要求——可食、可药用更可致富!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枇杷品种有几百,但可大致分两类——白沙品种和红沙品种。红沙型大多果肉紧实,汁量适中,味道浓郁或偏酸,但由于是在其未成熟之际摘下又经贮藏,味道次之。而白沙品种表皮浅黄,肉呈嫩黄,鲜美多汁,宜鲜食而不耐运输;且江浙是白沙品种的盛产地,故而若欲一尝,最好亲身前往。

想到这里,我似乎被金黄色的果实和浓浓的香味包围。是时候了,去浙江宁海走一遭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