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劫“色”,就在暖秋里……

本文已影响 1.34W人  老木

“30里莜面40里糕,10里的荞面饿断腰。”这蒙晋一带流行的俗语,乍一听起来有点懵懂,可细细琢磨,倒不失为一种善意的提醒和掏心的告诫。出门上路先要吃饱肚子,莜面可管30里路,粘糕可管40里路,而荞面则只能管10里路了。真的吗?几分怀疑,却又无法不信;怕一旦违背了这信条,返程路上真的要饿肚子了。为此,在一家农家乐小店里点了不上不下的莜面窝窝,拌着炒菜,蘸着酸甜可口的凉汤,痛痛快快吃得肚子滚圆。肚子圆了,还怕饿吗?走出农家乐小院,兴致勃勃奔了“小井沟”,这是今天要去的地方,想去那里寻找塞外的暖秋之色。

劫“色”,就在暖秋里……

小井沟并不很远,就在青城西北郊的10几公里处。据说,沟里很美,一年四季都装满了各色诱惑,而秋季尤为多姿、多彩、多浪漫。驾着车,沿着大青山南麓的公路,向西,向北,一路疾驰。两侧低矮的山梁夹着一道宽宽的山谷,路就躺在山谷的怀里,平坦,弯曲,如一条轻盈的飘带。塞外的秋天来得偏早,时节正值仲秋,“天高气爽”。天,高得辽远,蓝得纯粹;那是多少年来难得一见的高蓝,无瑕、不染,犹如3、5岁的孩子,纯真,洁净。莽莽大青山在这样的天底下,低矮得仿佛一片无垠的波涛,起伏、漫涌,推皱了一池澄澈的秋水,泛起一道又一道绚烂的波澜。气,爽得心胸开阔,心绪悠然,能装得下一世的喜怒哀乐,能化得了一生的郁闷、坎坷与纠结。顶着这样的天,品着这样的爽,还没走近小井沟呢,竟有些心不在焉,早早地被吸引、被感染、被熏醉了。

秋阳,在蓝天里恣意挥洒着它暖暖的深情,飘着那缕痴心不改的柔媚,渲染出一片片丽景。心在舒畅中,源于眼在愉悦里。心中追求平静的那点欲望,实在不会属于这里的丽景;你瞧,夏日的喧嚣还没走远,这里便开始了别有一番风味的喧闹。停下车,跨出车门,离开车中的局限,去感受丽景中的喧闹。风,很轻,却感觉到它正游走在身边、耳边,叶间、草间,不甘寂寞啊!路旁的白杨,那是地道的西北主人,仿佛一列旗阵,掬示着满树的金黄,给秋阳一照,亮得耀眼又不乏威严、气派,为山谷镶上了一道飞动的金边,山谷顿时有了灵性。站在白杨树下,拍拍那壮实的树干,纹丝不动;这只怕就是它的气派吧。仰视这司空见惯了的西北白杨,它正与风和秋阳携手做趣呢:一层层娇黄的叶片,轻轻地摇着,抖着,偶尔还翻转出几个花样来,挑逗着秋天里阳光的耐性——一忽儿遮住了光线,叶片成了半透明状;一忽儿又闪出了光束,眼底便被一把把利剑一样的光线刺痛了。多顽皮啊,那些叶片,就像一群跳动的小精灵,互相间打个招呼,尽兴地嬉戏一番,情趣盎然。这样的细节,生平还是头一次领略,真觉得这大自然就是那些小精灵们的导师;导师的不庄重,还会培育出怎样的继承者呢?陶醉在这样的意境中,忘了时间的溜走,仰视的时间一长,只感到脖子有些酸,却又舍不得换个姿势,偶尔低下头,轻轻地摇几下,便又抬起来,仍去追逐那些大自然的继承者们,唯恐错过了每一个精彩瞬间。执着若此,只为收获点悠闲与自在吗?若真的那样,未免显得肤浅。这感觉,是骨子里的,与生俱来,当然是真实的。在一线娇黄中,这种真实找到了什么叫“未饮先醉”,什么叫“得意忘情”,什么叫“天人合一”。“黄叶山川知秋晚”,这是一位多哲理思维的故人在慨叹黄叶的迟钝与麻木。其实,西北白杨的黄叶,绝没有此间的迟钝与麻木,它们摇着,抖着,翻转着,嬉戏着,多灵秀啊,灵秀的身姿,灵秀的情态,灵秀的心理;凭借风和秋阳的助力,也把这份灵秀传递给了喜欢灵秀的游人。

穿过白杨的旗阵,想看看山坡上的“脸色”。 走在步道上,身边就是多色的山坡,一簇簇,一团团,嫩黄的、暗红的、深褐的……这样的树丛、草丛,点染着秋天里的大青山,把大青山装扮得庄重又鲜活,简直就成了一张大自然舞台上的“花脸”。有人开始“跑山”了,奔着那些叫得上名和叫不上名的树丛,奔着那些秋草,喊着,叫着,去抢占秋阳下的“制高点”,去一饱眼福。

受心灵之命,慢慢审视脚下、坡上的自然与质朴。白桦,是山坡上的“稀客”,它们绝不像白杨那样规矩,随意的心性让它们或独株,或三五比肩,散立在坡上,抖动着一簇簇的嫩黄,在秋阳下,涂抹出难得的鲜鲜一片,点燃了蓝天下的山坡,让秋日里的“青山”悄然间变了“脸色”——山坡活了?山坡怒了?山坡火了?都是,抑或都不是。结论就在桦树身上——秋阳下,嫩嫩的一树黄叶,得益于白中透紫的桦树皮下的营养,得益于树身下端深植山坡泥土与石砾间的虬根。其中,有一种因果关联,更有一种牵心的感恩。滴水之恩,倾情相报;黄叶们用这样的方式回馈于树身、树根的恩典了。这,也许就是那条“自然法则”吧——嫩嫩黄叶,有多懂事啊。

站上山顶,俯视漫漫群山,是独有的秋色的世界,烂漫,多姿:

娇黄一线,是先前在路边仰视过的西北白杨,频频招手间,它们的“规矩”一目了然,是“一律向上,绝无旁逸斜出”身姿。

墨绿的一片,是油松送来的暗示,它们的执着,给了它们四季如一的秉性。在暖暖的秋阳下,它们不为所动,习惯了的“姿色”,怎能轻易改变呢?那是它们对生命色的守恒。

深褐的一团,是沙蒿在滚动;球状的它们,春夏时节,随遇而安,落脚,扎根,喷吐凉爽之色;而此时,秋风则更帮了它们游走的秉性,抛了叶,断了根,滚出了一身的保护色,那是沙海的馈赠。

暗红的一丛,是秋草在曼舞;无风让它造型,风起给它助力……有谁会不知道,这就是暖秋里“随秋而至”的生命状态呢?浓重的色彩装饰了它的晚年生活,在这样的季节里,年年如此,岁岁重现,从未改变过。

…………

忽然,发现路边的私家车串成了串儿,身边的游人连成了线儿、堆成了团儿。是在驶向小井沟的途中,是搞不清离小井沟还有多远的路旁,是无一例外地都不再赶路,在这样的秋色里“迷途”了……

暖秋迷了人眼,秋色入了人心。小井沟啊,你到底有怎样的命运?为何你的诱惑偏偏遇上了更大诱惑的挑战?时也?运也?那些慕名而来的“好色者”们,竟被途中的“美色”截住了,其实,他们也是在劫“色”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