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法国女作家们的启迪

本文已影响 2.3W人  风雨阳光

还在我未婚的年轻时候,为了过男婚女嫁这一关,我想我要学会和地球上唯一的人类朋友—-男人和谐相处。于是我就经常在一些书籍和杂志上特别留意看解读男人和女人关系的文章。可每次看过后,我都对男人又增加了一丝恐惧和提防。大部分文章对男人的解剖都很可怕:什么男人是视觉动物,眼里永远只有美女;最容易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对女人永远不可能诚实,你越是死心塌地爱他,他越不珍视你等等。

法国女作家们的启迪

反正在一个个作者的笔下,男人都成了洪水猛兽,令人毛骨悚然。不过再一看作者,大都是女性。她们虽然可能对男人存在一定的偏见,但这样的论调很长一段时间使我对是否要婚姻产生了怀疑:和洪水猛兽生活一辈子,不是等于自找受虐?慢性自杀?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中国的女人不结婚还能了得!那来自方方面面的舆论压力带给你的烦恼可能和洪水猛兽相比也不相上下吧!权衡再三,还是别冒天下之大不韪了,结了吧!

结婚后我发现婚姻的最大好处有两点:一是可以让自己的父母大人们安心快乐,不再为自己的婚姻问题操心伤神了。这一点最重要,想想父母含辛茹苦地生养了咱二十几载,那其中吃得苦受得罪是无法想象的,咱都长大成人了还让父母为自己寝食不安,那咱还是人吗?婚姻的第二个优点是可以让自己进入一个比较安全平静的避风港内,从此不再为此事纠结、寻觅、烦心了,更不需要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舆论风雨了。再生个可爱的宝宝,就可以心宽体胖地享受婚姻带来的温馨和幸福了,看看周围结过婚的男男女女大都肥了一圈。当然这个美好结果的前提是不能遇人不淑。

我还算幸运,虽然最初在和男人打交道的时候,也曾吃过苦头,但后来还是遇到了一位善良之辈,比较疼惜自己。但年轻时对男人恐惧的心理阴影始终都挥之不去,导致我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对我那位已经是很老实的男人,有时还神经兮兮,忍不住疑神疑鬼的,结果落得个“神经病”的绰号被他叫到现在,连女儿现在也跟着凑热闹不时顽皮地喊两声。另一个后遗症就是从此对其他的男人永远地关上了心门,好用带色的眼睛去看待男人。

好像自己的眼睛是照妖镜,一个个男人在我的眼里都成了妖魔鬼怪了。这种自闭的交际方式倒是怪安全的,结婚至今快二十年了,虽然再如何压抑,毕竟我不是同性恋,也曾对个别出类拔萃的男人动过心,但也只是限于远远地欣赏,从未有哪个男人能让我有走出婚姻围城的念头,心如止水是我曾经孜孜追求的修炼境界。偶尔有时感到孤独抑郁时也想:我们女人和这地球上唯一的人类伙伴的关系就非得这么剑拔弩张吗?其实这样我们女人也并不感到真正快乐。但对这个问题自己始终也没有答案,就这么一直纠结、困惑着,仍然对男人满怀戒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自己棱角分明的个性也逐渐圆润,看问题也不再这么极端了。在自己结婚后近二十年的人生道路上中也曾遇到过不少沟沟坎坎、生离死别,也曾陷入过困境,悲观过、绝望过,但在最关键的时候还是身边的男性,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同事,或者是同学,帮助了自己走出人生的最低谷。因此我对男人的偏见也就逐渐淡化,认为他们也是可以同甘苦共患难的好伙伴。想法也逐渐改变了:既然上帝在这个星球上只创造了男人和女人这两种有思想、有灵魂的灵性动物,应该是让我们相怜相惜、相亲相爱、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吧!

这几年我对阅读名人传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喜欢阅读有故事的女人,在她们的身上寻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因为每个人都不能生而知之,听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真好!我最欣赏的是法国的女性。充满浪漫气息的法国不仅有闻名世界的古建筑遗址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是一个充满人文精神气息的国度,是西方自由民主精神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和守护地,在这样充满自由、充满包容、充满人性的社会氛围里,自然就会有人杰地灵的神奇效应。所以法国不仅产生了雨果、都德、缪塞、萨特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豪、哲学家等,同时也缔造了波伏娃、乔治桑、杜拉斯、柯莱特等一群巾帼不让须眉的卓越女性。

看了波伏娃、乔治桑、杜拉斯等几位女作家的传记后,我发现了一个在她们的身上共存的人性特点。那就是这几位在她们那个时代被别人认为是特立独行的女人都对男性是一种非常开放的接纳态度,丝毫不具有那个时代女人的保守、自闭。甚至我们现在的绝大部分女性都缺少她们身上的那种勇气和胆识。她们和周围的优秀的男性伙伴不但在情爱世界里演绎了一场场旷世奇恋,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和男性伙伴的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相亲相爱,充分激发出了她们自己身上的智慧的灵感,那和谐的关系成为了她们才华横溢的源泉和动力,使她们创造出了流芳千古的佳作经典。唯美的爱情和灿烂的文学成就了她们非凡而美妙的一生,她们都成为了令世人敬仰的文学家或哲学家。

波伏娃和萨特是一对世人皆知的自由情侣。实际上萨特的外貌极其丑陋,身材矮小瘦弱,眼睛既高度近视又斜视。而波伏娃相貌出类拔萃,气质高贵典雅、神秘迷人,举手投足间无不焕发出摄人魂魄的魅力。但就这样的一对外表极不相称的男女却互相欣赏、互相鼓励、相亲相爱了五十年,最后合葬在了一起。他们活着时虽没有婚姻的名分,但却拥有世人无法理解的爱情之实,谁又能说他们不是人世间的一对令人仰慕的佳偶眷侣呢?那丑陋的萨特身上到底有什么非凡的魅力能让美丽高傲对男人不屑一顾,甚至曾经打算独身的波伏娃竟然能同意和他相约一生以不要婚姻的方式相爱相随?

这源于哲学家那一般凡夫俗子难以企及的才华和胸襟。在上大学的时候,虽然波伏娃特别努力勤奋,但成绩就是不如不努力不勤奋的萨特,总是她第二,萨特第一。虽然她很气恼,对萨特从没好脸色过,但萨特首先被波伏娃的外貌所震撼,后来又无比欣赏她的智慧和才华,就疯狂地追求她,亲昵地称她为“我的小海狸”,这个称呼他沿用了一生。在萨特追求波伏娃的过程中,波伏娃逐渐被萨特那欲改变世界改变人类处境的思想所吸引,她几乎毕生都在依赖这个思想刚劲而又不受任何约束的思想者来引导自己。

最让波伏娃动心的是萨特经常鼓励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不要在乎世俗舆论的评价。这在那个时代是何其难得!像波伏娃这样特别聪明、特别优秀的女人,一般的小男人是望而却步的。但萨特不但着了魔地欣赏波伏娃,还常常排除外界的压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成就波伏娃。他们之所以摒弃婚约,就是不想给彼此以任何束缚,包括各自爱别人的权力。这是我等庸人之辈无法理解的!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波伏娃感到了灵魂的充分自由和灵动。

在萨特的赏识和鼓励下,她的创作灵感如不竭的泉水源源而来,不可遏制。既因创作的《第二性》成为了哲学史上寥寥无几的女哲学家,更因《名士风流》、《女宾》等文学名着成为文学史上享誉全球的女作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萨特造就了波伏娃,在萨特的引导中波伏娃变得越发深邃和美丽,这种美是以不停地思考为基础的,那是种与知识和智慧相连的美丽,那美丽是常人所难以企及更难以超越的。

这让我想起一位名人的话: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最真挚的爱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这个女人的纯真浪漫,并给她心灵上的充分自由。试问在人世间的男人们有几人能这样去对待自己心爱的女人?大都是以占有控制为手段的自私的爱。另一方面,萨特的功成名就里也有着波伏娃的付出和心血,波伏娃是萨特那在当时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忠实追随者和宣传者,在萨特很多重要的演讲中波伏娃都紧紧相随,并且她还写了很多文章力挺萨特的这一改变世界的伟大思想。可以说,是他们的和谐美好的伙伴关系成就了彼此永垂史册的辉煌一生!

如果说波伏娃是被男人造就的典型代表,那乔治桑则是造就男人的伟大女性典范。乔治桑的确是个作家,但她的作品在法国那个文学巨匠辈出的时代并不能算是一流的。她之所以在文学界、艺术界这么闻名遐迩,最主要是因为和她曾经相爱过的几个男人后来都成为了名垂青史的文学家、艺术家,譬如缪塞,譬如肖邦,还有梅里美等。其实乔治桑外表并不漂亮,并且举止打扮相当男性化,喝酒、吸烟、穿男装,满口政治,一副女权主义的姿态。就是因为对男权主义深恶痛绝才带着两个孩子勇敢地离开了粗俗浅薄的男爵丈夫,离开无聊虚荣的交际场,只身来到巴黎,靠写作自食其力。

可能就是这追求自由的勇气和魄力深深吸引了那些具有同样精神思想的优秀男人,他们怀着仰慕的心情追求乔治桑。但乔治桑是个有非凡头脑的女人,她并不是仅仅和他们相爱。她有一双伯乐的火眼金睛,她善于发现那些默默无闻而又才华横溢的毛头小伙子。在相爱的过程中,她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他们,打造他们,在精神和物质上鼎力支持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她又善于在被男人深爱的时候抽身而去,于是那些正疯狂爱她的男人伤心欲绝,愤然离去。他们不能接受这样无情的现实,于是他们愤而疾书,将他们所有的爱和仇恨宣泄出来,从而成为艺术的永恒。他们不知道,其实桑的折磨也是一种培养。她对他们的塑造和雕琢是无形的,她从不对他们说你该怎样怎样,但是她的种种爱的方式本身,就让他们知道了该怎样努力才能永远获得桑夫人的欢心。桑施展着魔法,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这就是桑的能力,仅仅是用爱来启示,来启发。而在造就出这么多男性伟人的同时,乔治桑这位女作家也在世界的文坛上熠熠闪光,绚丽夺目。是和谐的爱的关系让他们都成为了后人永远铭记的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

最后再来说说杜拉斯吧!说句实话,最初我从心底不太喜欢杜拉斯,她太感性、太激情,太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恣意的爱或不爱。好像在她的身上缺少知识分子的理性和自制,思考和深度。她和我最爱的宁静深邃、神秘古典的英国女作家伍尔芙比起来,简直就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她的情人多得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几个,在她八十多岁的时候好像还和一个叫雅安的年轻男人同居,她都可以做那位年轻人的奶奶了。

她的爱情,我可能永远不会懂了!她好像不是用灵魂去爱,而是用感官去爱。她的《情人》、《广岛之恋》我都看过书籍和电影,里面对性爱的赤裸裸描写细腻到泛滥的地步,读得令人血管贲张、面红耳赤。在看时可能会让人一口气想读完,可看完除了那些火辣疯狂的性爱场面,还能在读者的心里留下些什么呢?后来进一步了解了她的生平经历,也就明白了她之所以有这种变态的心理的家庭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她心理严重缺少安全感,好像要必须时刻和男人一起生活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似的。抑或她太爱写作了,可能她害怕离开了男人她的写作灵感就会枯竭,那就如同要了她的命。

她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她一场场刻骨铭心恋情的纪录史,对此她非常坦诚,一点都不讳莫如深。自然在杜拉斯的时代,她的性解放,她的离经叛道,她的特立独行受到了全世界的批评和指责。时间是最好的仲裁者!杜拉斯已经永远地长眠在浪漫迷人的法兰西,而法兰西的这位自由、多情的女儿现在终于获得了世人的认可。我们古语说得好:食色,性也。

既然性也像吃饭睡觉这么不可或缺,那她对性自由的追求又有什么错呢?这恰恰体现了她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勇气和胆识,这难道不是我等平庸之辈所深深仰慕的品格?杜拉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在爱中写下了一部部旷世经典的爱情作品,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从这点来说,对她的任何流言蜚语都应该止于智者了吧!我们不能不承认,是男人给杜拉斯的激情成就了她不菲的文学价值,让我们记住这位另类的伟大女性!

纵观这三位比较有典型代表性的杰出女性,她们之所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一方面源于她们自己本身所具有的独立勇敢,蔑视世俗教条,敢于挑战男性等卓于常人的可贵品质,最重要的是她们对男性的那种开放、包容的伙伴态度,使她们能借助男人的智慧和才华和自己的灵感和激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最终达成了圆满的共赢态势。伍尔芙的“雌雄同体论”这样解读男人和女人:“……任何作家在写作时只想到自己的性别是致命的,做一个纯男性或纯女性都是致命的。

人必须是具有女子气的男性,或是具有男子气的女性。”在伍尔夫看来,只有阴柔气质的女性是不完美的,同样道理,只有阳刚气质的男性也是有缺陷的。也就从更高的理论上认可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最佳关系应该是相怜相惜、相亲相爱、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