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随笔

读书尽岁暮

本文已影响 1.97W人 

我有数顷田,读书尽岁暮。苟无饥渴态,不必羡华富。——【宋】陈宓《岁暮》

读书尽岁暮

1.

宋,关于《岁暮》的诗陆游、白居易都写过。最青睐陈宓的这首。

他说他有数顷田,在那个时点,诗人还是个土豪啊。却不稀罕,偏爱岁寒时读书。围着一炉火,手卷一册书,吟哦也好,深思也好,沉浸于书中的某一页某一行,书中所有的韵脚都是朝着读书人的呼吸来的。

古人十年寒窗奔着博取功名苦读,很明朗的目的。有了温饱,有了事业,于是“读书”沾上了“雅气”。诗中的“不羡华富”,怕是抛却了之前得“志向”与“追求”吧,起了隐匿之心。古人文字落地时的背景,谁又能真切地弄出个真希望呢?

欢喜古人读万卷书的劲头是真的。经书长卷在手,哪管流萤与飞云。

清照与夫君读书有趣事。《浮生六记》里的芸娘读书有雅兴。红袖添香夜读书,分明是好时景。曹公子营造的《红楼梦》,最钦佩林妹妹与宝哥哥花下读书,读着读着,妹妹起了呜咽。书中触景生情,真真儿一个矫情的人儿,却让人怜惜。

说起《红楼梦》,山城的鸿,早年精读它。因为读书,我与鸿成为知己。他赠我张爱玲的《小团圆》,推荐我读的《浮生六记》。早些年读书,落下不少读书笔记

读书总是现实里为生计奔袭后的好。书中真有黄金屋。书中有知己。读书,是与自己的灵魂相交。读到情切处,潸然泪下常有时,深陷其中的情绪要好久才得以调整、平息。

2.

有时候会有疑惑——读书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多年未果。也是未深刻寻答案所致。也罢。时而糊涂,时而恍惚,多数时清醒,就还算一个正常的人活在人间。是的,活着。

书读得深不深刻,只有自己知道。想这几十年,读过的书,杂七八拉,少有深刻。

18岁的暑假读一本《宋词300首》,从此迷上宋词。尤喜易安居士的词。李商隐的无题诗影响半生。后主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也是匿于精神的骨髓半生。后来还算年轻的岁月买过很厚的一本《花间词》。《诗经》的几个版本都在我橱窗。

曾一年填下200多首词。填词是很好玩的游戏,信手拈来。关于古典诗词,从读到填字游戏,没有去深度研究,更不说建树,但算是终身喜好的。

每年要搬回一些书,充斥门楣也好,藏来闲时再读也好,钱是没有攒下多少的,攒下的是一屋子的闲书闲字。少年时,母亲不许读课本之外的书,若读,那些闲书便是有罪的,母亲是要狠狠地一页一页撕乱后骂上一通的。我却不同。公子鸣高三时起了读外国名著、还有那本《致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兴,我硬是避开他父亲给他成套地买了。一个文科生,不读闲书,光搞题海战术,填鸭式的争分,不踏实的。也或许是我的“误导”影响了公子鸣的高考,意料中的不理想。事已成局,书只要继续读,沉下心来读,深刻读,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年轻人,应该一切都还来得及吧。就好比一场马拉松长跑,过程很重要,夺冠的少数不过是提前看到了远处的风景。

读书,明白读书,才把书读得明白。

3.

先生新列了一个读世界百强图书的清单。见过十分诧异。当时,我对着东方敬了个礼。

一百本书的书名,光抄写下来就很虔诚了。抄写于他不是图个形式,是要一本一本捧起读的。不仅捧着书本读,还捡起网络文学读,读励志的网文,读优美的散文,读古人诗词。就是这么一个人,每天坚持阅读,阅读后坚持摘抄。试问,身边还有何人?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一个坚持读书的人,势必是一个时刻保持进步意识的智者。一个“日理万机”的高级管理者,“读书”常态化,“读书”计划化,没有辜负自己的那个身份。

如今的中国百姓读纸质的书已经不多了。读书电子化正在吞噬捧着书本阅读的传统习惯。好在,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时光怎么改变时态,读书与我,已然是一生的事情。

余生不论长短,四季不屑寒暑,读书与我是心灵的喂养,是人性的提炼,是情怀的蕴涵。幸,能遇先生读书。幸,能悦读书先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