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心情随笔

父母之言

本文已影响 2.6W人 

读小学时知道;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父母之言

对联要结构一致,前后对仗,顿宕起伏,不仅要写的工整,还要注意用词的类别。其实,子女择偶也一样要遵循这个规律,于前后对仗的意思差不多,俗语叫做门当户对。

我一族中堂妹,大学毕业后在外地打拼。某日带回男友,堂妹的父母是教师,从教多年洞察世故人情,与女儿男友略谈片刻,就已了解此男子的品位与修养,于是执意不肯女儿与其交往。女儿便抬出婚姻自由与父母理论,并哭闹要离家出走以示抗争。母亲当场倒下,她原本身体多病,经此气恼焦虑未出年底便撒手人寰。

两年后,女儿已于此男子离婚,原因是男子生活不检点犯了严重错误。她回乡后立于母亲坟前烧纸磕头,请求老人家原谅,可惜悔恨的泪水终究难以抚平昔日创伤。

街坊邻居常以此事作为题材,教育自家子女也该有所警示。

子女择偶是自已终身大事更是全家大事,可为何只要抬出婚姻自由的理论时,儿女们就变得特别倔强呢?

婚姻自由最初的宗旨是摆脱封建礼制包办婚姻,而不是摆脱父母的建议与规劝,也不是将父母的意见一次性否决排除在外。

子女们一会儿浪漫痴情,一会儿海誓山盟,还常常会找出诸般牵强理由。把那些《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春风十里不如你》 《何以笙箫默》 《且行且珍惜》等电视剧中的诟病作为他们心中的择偶标准,显然这种决定过于鲁莽,过于轻率。

这里有一个必须论证的命题,那就是所谓的自由婚姻。包办婚姻固然是不对的,既然父母不可以包办,那么子女已也不可以独行。儿子谈女朋友不仅是为自已找一个人身伴侣,而且是给父母找来一个儿媳妇,给兄弟姐妹找来一个嫂子,说大了一点还给街坊找来一个邻居。

社会需要和谐,家庭也需要和谐。找一个尊重父母,关心兄妹,友好邻里的当然皆大欢喜。反之,找一个不切实际追求浪漫的,让家人与邻里从此罩上雾气蒙蒙的阴霾,极不和谐也不畅快。

全新的择偶文化也就是近几年,这大概是源于一些小说剧作家对爱情观的鼓吹而创造出来的。其实他们鼓吹的过于响亮,过于浪漫,由此引来许多年轻人的盲目拥挤,把本该归于朴素真诚的情感搅乱。于是真正的情感关系也就不见了,只剩下虚荣的模仿与言不由衷的慰藉,他们也就难以逃脱因弊病而产生的悲哀。

我们看到一些大师级剧作家的完美爱情故事的确让人久久不能释怀,但他们自已的人生情感大多起伏飘摇令人凄叹。他们作品中描述的浪漫情调虽然让人如痴如醉,但细细推敲,你终究发现里面缺少一种坦诚的东西,一种可以称作正能量的东西。

我们姑且不论父母在儿女择偶上的意见取舍好与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想为子女谋求一个衣舍无忧,快乐生活的天地。然而对于这场本来分不清谁是谁非的家庭战争,人们却只一味欣赏子女抗争婚姻的勇敢与倔强,而嘲笑父母苦心规劝的该死。于是父母们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承受着。

在中国经济大潮与新文化教育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产生一个深不可测的社会关系,价值观和道德观也自然产生了好坏之分,如果仅仅为了虚荣而去模仿影视剧中主人公的潇洒豁达,而忘记冷静思考去寻找适合自已的人生伴侣,那是多么愚蠢可笑啊!

八十年代,我家乡掀起了婚姻自由的浪潮,很多家庭都发生了关于自由婚姻的争论。父亲拍着桌子呵斥着子女,恋爱中的一对对男女流着眼泪逃出门外,他们两俩成群地躲在庄稼地边,躲进丛林深处,想着戏文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记着电影中的牛郎织女,饿着肚子对抗父母的规劝。最后他们重新回头看了看家乡的村庄,终于狠下心来,偷偷离开了养育他们生活多年的土地。

我有一个堂嫂子,她与我堂兄在电影场认识仅二三个小时,俩人就私奔了,据他们后来说那只是家乡流行私奔,他们是在赶潮流。

多年后我知道,他们离家出走后接连的漂泊,生活的艰辛,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去反思人生的意义,重新去审酌自已犯下的过错。在熬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后,他们又重新敲响了娘家那扇早已斑驳的木门。

其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理念不可取地方是归罪于父母的武断专横,事件的主体是父母强势,子女服从。反过来说当下虽已到了九十年代,婚姻自由也成为社会潮流。然而,享受这种自由的年轻人也不该过分自由,把自已自由成为一匹脱缰野马,自由到完全否定父母的意见。

有些年轻人的精神世界里,总对影视剧里的偶像式人物产生莫大的吸引力,把自已的理性与父母的嘱托全然忘记,一些古怪滑稽的念头成为她追求爱情的主体方式,把自已的全部身心送入一个自娱自乐的弱小天地。

人只有到了中年,到了自已经历过许多挫折,经历过许多情感纠葛后,才会发现自已曾经的决定是多么的幼稚时,才觉得后悔。只是此时候的后悔已经失去了意义,自已人生的孤舟已是伤痕累累,再也回不到曾经甜言蜜语的港湾。于是才开始变得沉默,不再有傲气,也不再回忆曾经的浪漫与执着,终于多了几份珍惜,几份恪守。

今天我们不去评说因这种婚姻自由的兴起,而造成现今离婚率的攀升。可当我们面对新式教育的孩子,对他们怪异的择偶现象又着实让我们很恐慌。也许他们不能明白,仅仅这一个决定,将为此付出一生,他的所有追求所有梦想将靠这个人支持,他将来的事业辉煌荣辱,以及人生幸福,都与这个人难以分割。

缺乏思考的决定,可能暂时会觉得顺心。在同学面前好像有了炫耀,同事面前也有了辉煌。家长都是过来人,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严肃性,都会向孩子建议交谈。可交谈的话语一多,孩子们又不耐烦,由此老一辈与下一代之间就开始无休止的纷争。

人生犹如深不可测的河流,每个人在淌水过河时,都会有跌倒溺水的危险。将别人的步履经验作为自已前行的参考目标,那样会更加妥帖,更加的保险。

当然,若父母文化不高,分辨事物能力有限,无法给子女一个正确建议,子女完全凭借自已的判断来决定自已取舍方向,这也不完全是错的。我们不可能强求孩子们以饱经沧桑的人生经验去择偶,也不能放任孩子对婚姻的选择没有底线。因为,他们没有那样沉稳,那样老练。

孩子们正确决定与其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关于子女择偶,父母与孩子之间只能是互融互补,不存在超越专横。我想表白的是孩子们在择偶时要以谨慎的态度,冷静的心理,尝试听听父母的意见。多一份沉着,多一份稳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