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心情随笔

华中第一高楼

本文已影响 2.81W人  莽夫

晚间骑行加散步,到了六零六附近,脑海里还是近几天的新闻。地震提前预警,提前防范,虽然现在只能提前数秒,但已经开始“逆天”了。前些时在车上看了电视剧《海棠依旧》,其中有一个片段描述唐山大地震,总理在灾区同专家谈到,我国要尽找出地震的发生规律,及时防范,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华中第一高楼

让我最惊奇的是现在的预警模式。传统预警方式就不说了,现在居然先进到可以通过机顶盒传递预警信息,未来兴许会有更多方式。人们能利用潮汐,风力,核能等转换资源,等科技再进步一个层次,利用地震,闪电,火山爆发等发电或将成为现实

但我瞎想的重点却不是这个。某次在城际候车厅看文章的时候,就看到微信即将改版的文章。文章详细介绍了新的玩法,定位。未来可能再看不到朋友圈漫天飞扬的文章链接了,在“看一看”里全是好友觉得不错的文章,通过文章,再次构建起连接。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些。而是那篇文章。我已经记得文章的出处了,但是却精准的“预测”或说“告知”了未来的变化,果不其然,微信在默认WiFi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动更新。而我如果没有看到那篇文章,必然是个后知后觉者。罗胖有关先知先觉,后知后觉有过一个比喻,闲暇时想想,还是有一定道理。

而我考虑的,是昨天和今天朋友们有关《老弟快跑》给我回馈。虽然是闲聊,但是也能找寻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据朋友说,专职骑手的概念早就有人实践了。最具标志的一点是不接美团和饿了么的单子,至于专职送些什么,我还没有来得及问。更是有人列举相近领域的工作情况,指出我某些想法过于乐观。我今天就在想啊,能不能尝试性组网?什么意思呢?组网的目的源于罗胖2018跨年演讲中谈到的“七个主义”,当然我在此申明,只是尝试性的娱乐而已。大家把各自关注的信息及时共享,最好是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培养彼此对各自感兴趣的信息的敏锐度。但怎么区分数据和信息,以及能否转化为价值的信息是个艺术活,不过多讨论。

小黄车事件愈演愈烈,据说是因为某日几千人的退款行为直接掀起了更大范围的退款热潮,戴威和他的小黄车才沦落至此,当然这不是小黄车困局的主要原因。父母以赶时尚的心态回忆了一把青春,又在独立且安全的信息网络里觉察到先机,早在退款浪潮出现以前,就把押金拿到手中了,让我佩服不已。这就是我观察到的小而精,实用第一的预警网络。我想尝试建立的也是这种连接。举个例子,围绕罗胖的有很多话题,知识付费?骗局?碎片化知识?等等,如果实现高度信息共享,就能实现深度交流,看到罗胖很多个侧面。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十几个甚至更多的盲人一同感知,实时共享。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前期是以书本《我懂你的知识焦虑》开始接触罗胖,然后好友跟我分享《得到》再是大神出面推出《前瞻》然后是《罗振宇骗局》等反面信息,又是跨年演讲中的诸多主义。当然还有层出不穷的有关知识付费,碎片化知识的各种抨击。我一个人的视角很难窥得全貌,要不是大神及时出面带我好好提升一把视野,我也陷入了某一派的思潮中,无法汲取营养。

我今天可能有点谈偏了,我想尝试建立一个高度信息共享的平台。目的是更全面,准确,详细地让平台里的人具备一定的信息优势。至于如何应用信息,暂不讨论。微信弄一个“看一看”每篇文章文末的“赞”变成了“好看”其实也是在更大层次和平台上构建一个高度信息共享平台,因为你的微信好友,只需要通过固定端口,就看到你对什么文章感兴趣,最近在关注什么话题。但这也只是端口而已,只是单纯的接收信息。而我想尝试控制信息的源头。不只是分发信息,传递信息,我更希望信息能自由生长,朝着它本来的模样。

如今的六零六其实挺尴尬的,有的说地基不行,有的影响航线,总之各种说法都有,如果早有布局,及时沟通,信息实时公开,共享,现如今这个华中第一高楼的尴尬气氛会不会少一些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