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心情随笔

惟孜的“行动力”

本文已影响 2.57W人  春云

这里讲的“行动力”,仅限于惟孜(两岁七个月)这个年龄段对大人所要求事项的理解和执行,包括快速、决断的反映能力,以及自我意愿毫不犹豫的表达和自制力。

惟孜的“行动力”

一日中午1时许,我说:“孜孜,要睡午觉了!”

她正在看动画片《宝宝巴士》,她说:“我还有一集没有看完呢!”

“动画片永远都看不完的,这部看完了,还有下一部,睡好午觉了再看呗!”我随即到厨房,看锅里煮着的糖醋排骨,因为我答应楷瑞,今天晚上让她吃到糖醋排骨。待我回到客厅,没有看到孜孜,我想,她肯定到房间里了。果不其然,她已躺在床上,要我跟她讲“恐怖故事”和“怪兽的故事”。我心里暗自高兴,她有了一定的“行动力”。

“怪兽的样子是不是很怪呀:面部有沟沟坎坎,头上有很长的犄角,爪子又尖又长,甚至于有好几个爪子,会发出嘶哑怒吼的声音……”

刚开始,惟孜还睁大眼睛,笑着在听,不一会儿,翻身侧向左边,已经进入甜蜜梦乡了。

她经常这样要求道:“我可以看一集《小猪佩奇》吗?”“我可以看一集动画片吗?”

在她心里,“一集”恐怕是最低的要求,大人一般都会满足的。

跟小朋友相处时,看到别人手里的玩具,那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孩子的眼里,没有玩具的高不高档,只有“新奇”。刚开始时,会主动接近,并伸手去要。当教她:“我能跟你换着玩吗?可以吗?”她记住了这样的友好相处模式,知道是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这大概就是懂得基本的“自制”或“克制”吧。

9月上旬,我回枝江老家办事,不久,女儿电话告知:孜孜早上醒来后,问嘎嘎(老家称呼外婆为嘎嘎)什么时候回来?然后自言自语,嘎嘎还有三分钟就回来了……

又有一次,她在距离这边家里15公里的奶奶家玩,她说:“我想嘎嘎了,我要把作品(在金宝贝上课的绘画作品)给嘎嘎看,让嘎嘎跟我拍下来。”并嚷着要回去(回到爸爸妈妈那里,嘎嘎在那里)。

她有明确的意愿,并准确地予以表达。

9月中旬,惟孜在金宝贝上“独立课”, 这是限于2岁5个月至5岁的宝贝而设定的课程,时间增加为90分钟,并在两间教室辗转上课。两位指导老师将陪伴孩子度过与父母的分离期,达到渐近分离的目的,同时通过正面强化、讨论、示范等方式强化孩子的社交技能。

在90分钟的“独立课”即将结束时,Melody(旋律之意)老师与在教室外等候的女儿交流分享了惟孜的情况:

很高兴和孜孜上了第一节渐进式独立课,没想到第一次上课你就能表现得如此让人惊喜!独立上:刚开始上课看到别的小朋友一直在哭,眼睛也慢慢红了,老师问你需要抱一抱么?你就张开手接受了老师的安抚并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接着就很开心地上完了整节课!环境适应和情绪调整的能力特别棒!社交上:主动去关心没有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把材料递到小朋友的手里,听到小朋友的需求后也愿意把手里的球传递给他,主动帮旁边的小朋友收杯子以及下课了还帮老师收拾教具,看得出爸爸妈妈对你的引导一定很用心!特别特别喜欢跟你一起上课,期待你在独立课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导力!下节课见噢!

女儿告诉我,孜孜第一次上独立课,这是任课老师的反馈哦!第一次自己上课就可以很好的适应哦!

老师通过不同环境的创设,为孩子提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社交冲突的机会,培养社交技能方面,可谓是相当周全的。

10月初的一天,我陪惟孜去上音乐课,下午5点的课,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因为惟孜很喜欢那里的滑滑梯、跳跳垫等多种游玩器材,有时下课后也在那里玩,且总有玩不够、不想走的感觉。

快到5点时,惟孜来到音乐教室,Melody(旋律之意)老师正好进了教室,亲切地叫着孜孜。惟孜在软垫上跑着、跳着。老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彩色鼓,惟孜便欢快地拍打起来,随后又有5名小朋友和家长来到教室。Melody(旋律之意)老师一直是面带微笑,用流利的英语唱着歌,时不时拿出小木棒、沙锤,通过姿势变换,或站立,或盘腿打坐;通过节奏击打,或快速有力,或慢慢悠悠;通过手势演示,或单手交替伸出,或双手举过头顶……以孩子们可吸收、可学习的方式,通过多感官的探索,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独有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习俗。

惟孜随着老师的手势,一同做着有趣的动作,哼着优美的旋律,传递着美好的情绪,在与老师、与家长的互动中,在与小朋友的相互配合、齐心合作中,轻松快乐地体验到他国或地区的语言、舞蹈、歌曲、手工和游戏。然后主动帮老师收拾教学体验器具,依次把彩鼓、小棒、沙锤等放到柜子里。

我虽然听不懂Melody(旋律之意)老师唱的什么歌,但从她愉悦的神情里,从她优美舒缓的肢体动作中,能充分地感受到“音乐无国界”的意义,受到老师的感染,唯有快乐的演绎和表达。惟孜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得到渐进式的体验,建立了安全感,进而获得高雅的艺术熏陶,获得健康生活的能力。

还有一些实践类游戏,惟孜获得了体验不同生活场景和主题的机会,身体各个部位(如身子及手足头)的灵活使用等,心灵上得到了一定的挑战和磨砺,锻炼了对不同场景的适应能力。

据了解,孩子聪不聪明,突触连接密度是关键。人出生时约一千亿个脑细胞。脑细胞靠突触传递信息,突触是靠体验来培养。孩子所在的环境越丰富,孩子的多感官体验越多,体验越多突触越多,突触的密度和连接越多,后天潜能开发得越充分。

这里说的“体验”,大概就是行动力擅长的“速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惟孜经常说:“我自己来!”“让我自己做!”“我长大啦!”“我长高啦!”

……

惟孜喜欢自己动手贴画,很专注。在专注贴画时,大脑思维的活跃程度显而易见。

惟孜喜欢用手指,或用棉签比划字母的样子,并在字母板上涂画不同的颜色,涂着,画着,就成了一串串娇艳的葡萄,或一朵朵绚丽的花,或一个个小乌龟,或一个个小尾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