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战史风云

参与武汉会战中独一的女性是谁?她是如何成名的?

本文已影响 4.64K人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日军不但投入的30万兵力,更是为了宣传武汉会战,日本组织了前所未有规模的文艺界前往战争的第一线去以自己擅长的形式记录日本兵的“武勇”。

参与武汉会战中独一的女性是谁?她是如何成名的?

当时日本对武汉会战的宣传要求是:“立下赫赫军功的背后,皇军的奋勇战斗和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辛劳,这些都应该报道,要激起国民的感激和斗志,还要巩固国民对长期战斗的觉悟。”。因为日本曾经狂言三个月灭亡中国,这时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年了,日本国内焦躁情绪正在不断滋长,而且国民已经开始对官方的宣传报道表示怀疑了,因此日本政府决定派出文艺界到前线去给国民带回来最真实的感受。

在针对报道中日本人也是有自己的特殊要求的,吃了败仗的内容不能写,不允许描写战争的全貌,不能出现部队的组成和番号,对日军人性的一面不能写。对于普通士兵可以随便写,但小队长以上的就必须要写得高大全了。即便有如此多的限制,还是有大量的日本作家和文艺家人士积极的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去。

其中在参与武汉会战的22位日本作家中,有着一位唯一的女性作家,她的名字叫林芙美子。她当时对于参与这场战争的报道可以说是充满了期待。林芙美子是日本女小说家。生于下关市。尾道高等女校毕业后,当过女工、女仆。

“很想奔赴战场,哪怕自费都想去。哪怕短暂时间能在那里住一会都好。中支生活的‘動’对我很有吸引力。作为女性作家一定有很多能写的东西。如果能写出关于战争的优秀文章,能打动现在的我,这该多好,现在己经不是写无聊的爱情故事的时代了。”

在武汉会战中因为日军迟迟不能攻陷汉口,许多作家都回国了,而林芙美子则一直与日军呆到了最好,还参加了1938年10月26日汉口陷落后的入城式。而且林芙美子作为当时日本唯一的女性出现在武汉前线,就让日军更加的深受鼓舞和感动,因此在日军攻陷武汉后,林芙美子也是作为文艺界部队中第一个进入汉口的,她也被媒体称赞为全日本女性的骄傲。

林芙美子在进入汉口后发回的稿件中这样写道:“艰难困苦好像一首短歌渐渐远去消失,打从心里溢出喜悦的泪水。我兴奋到想和每一位士兵都握手。25日晚从大赛湖出发,到离武汉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感慨万千。日本的母亲们,妻子们,兄弟们,姐妹们,恋人们,现在你们的勇士正以猛虎之势向汉口进军而来。”“我一个女人,又兴奋又感动地进入汉口城”“苦难仿佛一梦,眼前是美丽的街道,浩浩荡荡的皇军!”

随后林芙美子回到了日本,并开始了在日本各地的演讲,在演讲中大吹特吹日军如何勇猛,以及士兵们如何的艰苦战斗。林芙美子在日本的演讲可以说是场场爆满,会场内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

林芙美子是如何成名的?

林芙美子(1903~1951)原名宫田芙美子,日本女小说家、诗人。1903年12月31日生于山口县下关市。是一个小商贩的私生女。早年因父母行商,家庭多次乔迁。7岁时母亲被遗弃后,随母到东京。1922年高中毕业。做过女仆、女工和店员。业余喜欢写作。林芙美子早期写过一些诗歌和童话,1924年开始在《日本诗人》、《文艺战线》等杂志上发表作品。后属“新兴艺术派”。作品有无政府主义的虚无缥缈以及多愁善感的抒情诗。她在高中毕业后曾与一位学生相恋同居,后因男方家庭的阻挠而被抛弃。故她以自己私生子的经历和后来在恋爱、婚姻上的挫折为作品的背景题材,于1928年写成长篇处女作《放浪记》,以庶民的眼光悲哀地写出当时女人不依靠男人就活不下去的漂泊不定的命运。小说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轰动文坛。她亦由此一举成名。

1927年,林芙美子与画家手冢绿敏结婚,此后进入了一个安定、旺盛的创作时期。先后发表了《风琴和渔镇》、《清贫的书信》等小说,给她带来极高的声誉。1932年,她赴欧洲旅行,归途经上海时会见了鲁迅。翌年由于为日共《赤旗报》捐款被拘捕。此后写作的《牡蛎》、《杜鹃》、《恶斗》、《鱼贝》等作品,反映了妇女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中的不幸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3次前往中国和东南亚采访,写有不少作品。

林芙美子战后的反思:

战争结束后,林芙美子将战时创作的《暴风雪》、《雨》、《旅情之海》、《河沙鱼》等多部反战作品陆续发表。《晚菊》发表于1948年的《别册文艺春秋》11月刊上,小说通过描写一名年老艺妓对变得庸俗的旧情人的失望之情,揭示了“战争一下子改变了所有人的心灵”的深刻寓意,被视为是她的顶峰之作,并荣获当年的日本第三届女作家文学奖。次年她又完成短篇小说《牛肉》。作品描绘一个曾红极一时的妓女在临终时的凄惨情景。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49~1950的《浮云》,描写一个女人受压抑的一生,充满了作者晚年对人生异常的消极和虚无的情感,并流露了宿命论观点。1951年6月28日去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