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史天地

废弃科举之后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

本文已影响 1.82W人 

废弃科举之后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

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未及实行。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公布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称“癸卯学制”,拟订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课程设置上,特别注重读经,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是第一个法定的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它排除了对女子的教育,是一个单纯男性教育的学制,学制年限也较长。但它毕竟是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后第一个正式颁布施行的新式学制,对旧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在组织形式上影响是较大的。癸卯学制自1904年开始逐步实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废止。

癸卯学制的内容

该学制包括《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附《实业补习普通学堂章程》及《艺徒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还有《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奖励章程》和《各学堂考试章程》等。

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共25~26年。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蒙养院是幼儿教育机构,招收3~7岁幼儿,将其纳入学制系统标志我国学前幼儿教育已进入到国家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初等小学堂规划为强迫教育阶段5年,属普及教育性质,宗旨是“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视地方情形,可增加手工、图画1科或2科。贫瘠地区可设简易科,课程酌减。高等小学堂4年,宗旨是“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视地方情形可增设手工、农业、商业等科。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属普通教育性质,兼有升学和就业两重任务。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东语、英语或德语、法语、俄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第三阶段为高等阶段,设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根据大学堂分科的需要,分为3类:第1类为升入大学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商科做准备;第2类为升入大学格致、工科、农科做准备;第3类为升入大学医科做准备。大学堂亦称分科大学,“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分8科,下设若干门。经学科大学:设周易、尚书、毛诗、春秋左传、春秋三传、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孟子、理学11门。政法科大学:设政治、法律两门。文学科大学:设中国史学、万国史学、中外地理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俄国文学、日本国文学9门。医科大学:设医学、药学两门。格致科大学:设算学、星学、物理学、化学、动植物学、地质学6门。农科大学:设农学、农艺化学、林学、兽医学4门。工科大学:设土木工学、机器工学、造船学、造兵器学、电气工学、建筑学、应用化学、火药学、采矿及冶金学9门。商科大学:设银行保险学、贸易及贩运学、关税学3门。学制除政法科及医科之医学门修业4年外,余均为3年。大学堂还设有通儒院,“为研究各科学精深义蕴,以备著书制器之所”。以5年为限。

按照这个学制的规定,儿童7岁入学到大学毕业要20或21年,到通儒院毕业要24年或25年,学成年龄要到31岁或32岁,是我国迄今最长的一个学制。

除上述各级学校外,在京有译学馆,外省有方言学堂,属高等教育阶段,约计学习5年。另外,为新进士学习新知识而设有进士馆,为已仕官员学习新知识而设有仕学院,修业年限均为3年,也属于高等教育性质。由于这类学校不是由小学、中学递升而入高等学堂的,所以没有列入学制体系之内。

这个学制是仿效日本和西方国家拟定的,它从1903年公布起,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为止。对旧中国的学校制度影响很大,以后学校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这个学制演变而来的。

这个学制的教育宗旨,在1903年11月张之洞等人所拟的《癸卯学制》中写的是:“各学堂章程以忠孝为敷教之本,以礼法为训俗之方,以练习艺能为致用治生之具。”到1906年学部把它定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所以它与中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所订之教育宗旨是一脉相承的,即是以忠孝尊儒为其根本。所不同的只是在培养一副顽固不化的封建头脑的同时,再加上一些力声电光化之类的东西而已。由此可见,确定这个教育宗旨的目的,在于维护“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清朝统治与封建社会制度。后来这个宗旨虽随着清王朝被推翻而废止,然而从后面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中可以看出,它对其有着十分明显的直接影响。

指导思想

拟订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且,大部分借鉴了日本教育体制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特别注重读经,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中小学均把修身列为课程之首,并特设读经讲经课。但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有所分化,突破了传统教育培养官僚精英的单一目标。《奏定学堂章程》对蒙养院的规定,是中国幼儿教育制度正式建立之始。小学堂、中学堂均分官立、公立、私立三种,在教学内容上也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以中学堂为例,其学习科目包括: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外国语(日语、英语或德语、法语、俄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等12门,每周上课36点钟,读经讲经为每周9点钟。“癸卯学制”单独建立了师范教育体系,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并规定师范生不交纳学费,从而吸引了许多贫寒家庭的子弟入学。此外,还建立了实业教育系统。实业学堂分为实业教员讲习所、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商业学堂、商船学堂五类它排除了对女子的教育,是一个单纯男性教育的学制,学制年限也较长。但它毕竟是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后第一个正式颁布施行的新式学制,对旧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在组织形式上影响是较大的。癸卯学制自1904年开始逐步实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废止。它从1903年公布起,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为止。对旧中国的学校制度影响很大,以后学校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这个学制演变而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