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历史人物

民国美女潘素与张伯驹的刻骨爱情 历经50年不朽

本文已影响 2.38W人 

民国美女潘素与张伯驹的刻骨爱情 历经50年不朽

潘素,是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也是一代名媛。曾经红透十里洋场的名妓潘素,与被誉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有着刻骨的爱情,历经50年不朽。“2009年8月12日,在两人结合40年后,年近八旬的张伯驹到西安女儿家小住,与老妻暂别,仍然写下深情款款的《鹊桥仙》送给潘素:“不求蛛巧,长安鸠拙,何羡神仙同度。百年夫妇百年恩。

潘素(张伯驹先生的夫人),是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也是一代名媛。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过继其伯父张镇芳。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

她自幼聪慧秀美,却命途多舛流落风尘。所幸遇见他,一个温润如玉的翩翩佳公子,爱她、懂她。他欣赏她的才华,甘愿做她的伯乐带她远走高飞,从而成就这一段章回曲折、轰轰烈烈的爱情佳话。

她就是曾经红透十里洋场的名妓潘素,而他,则是被誉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

相逢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民国四公子”张伯驹初见潘素惊为天人

潘素原名潘白琴,字慧素,出身苏州名门,是前清宰相潘世恩的后人,母亲沈桂香也是大家闺秀出身,从潘素七岁开始便延请名师悉心教导。因此潘素自小行为举止落落大方,音画双绝,弹得一手好琵琶。

怎奈命运捉弄,潘素十三岁时生母因病去世,家道中落。新过门的继母王氏心胸狭窄,在潘素十五岁时以她“擅弹琵琶”为由设计将她卖到上海的妓院,自此一代佳人流落风尘。

但佳人就是佳人,坎坷的命运并未遮掩她的光华,即便上海滩美女如云、争奇斗艳,但潘素的资质和才华在当时仍是一绝。

潘素在十里洋场别号“潘妃”,游走俗世花丛却钟灵毓秀不沾半分俗气,上海滩无数名流富商排着队渴望做她的入幕之宾,可她却在20岁那年遇见了命中注定的张伯驹。

张伯驹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他是袁世凯的表侄,北洋军阀元老、中国盐业银行创办人张镇芳的儿子,名副其实的京城大少。虽出身官宦世家,张伯驹却不喜军政、厌恶功名,是个只谈风月的雅士,生得玉树临风、眉眼风流,诗书戏曲、古玩丹青无一不晓,俨然一翩翩浊世佳公子。

那一年张伯驹到上海“走花界”,一见潘素便已钟情,当场挥笔写就一副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潘素便是张伯驹心中出塞的昭君,遗世而独立,这寥寥几笔也恰好写入潘素的心坎,她对张伯驹一见倾心,一对才子佳人便这样情定终生。

那是1935年的上海,那一年她20岁,他37岁。

相爱

他救她于风尘

他愿做她的伯乐

美好的故事总是伴随着曲折,这对才子佳人的故事激怒了已与潘素有婚约的国民党中将臧卓,他听说此事后一怒之下将潘素软禁在上海西华路的一品香酒店里,不许她与张伯驹见面。

张伯驹从北平来上海,人生地不熟急得团团转,而潘素则坐在暗无天日的酒店房间里每日以泪洗面。这并没有打消两个人之间浓烈的爱意,张伯驹向好友孙曜东求助,两人在静安寺租了一套别墅,又趁天黑开车来到一品香酒馆,买通了臧卓守门的卫兵,成功救出了潘素。

不久之后,张伯驹带潘素离开上海,在她的家乡苏州迎娶了她。至此,那位名动上海滩的名妓潘妃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洗尽铅华、与张伯驹扶持一生的著名女画家潘素。

潘素自小学画,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天赋极高。都说文人相轻,但张伯驹在发现潘素绘画上的天分后反而大加赞赏,他是那个真正懂她的人,他也愿做她的伯乐,去洗净那些蒙在明珠上的灰尘。

他带她访遍名山大川、寻尽鸿儒雅士,在他的引荐下,潘素21岁便拜名师学画花鸟。最后就连张大千都曾赞她的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他们常常一人作画,一人题字。她的画,素雅空灵中透着温和宁静;他的字,潇洒飘逸中显露出闲散风雅。一个是天赋异禀的女画家,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贵公子。这样的两个人,真真是天生一对。

相守

他已落魄不堪,她却不离不弃

张伯驹在娶潘素之前,家中已有三房妻妾,他是包办婚姻的牺牲者,却也想做一个反抗者,因此年少时他的风流曾为上流社会所称道,但在遇见潘素之后,一切风流韵事都与他绝了缘。

张伯驹的后半生经历坎坷,落魄不堪,之前的几位妻妾都陆续与他离婚,唯有潘素选择留在他身边,与他相伴一生。

局势动荡,为了不让国宝古董流落海外,张伯驹倾家荡产以高额拍价收购这些古玩,身边的亲人好友都指责他是败家子,唯有潘素理解他、支持他。1941年,汪伪政府的一位师长看上了张家收藏的珍奇字画,便绑架了张伯驹并放话给潘素,说不拿出三百万赎金就休想赎人。潘素知晓那些藏品对张伯驹的意义,她一件藏品都不肯变卖,而是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四处奔走求助,终于凑齐20根金条赎回张伯驹。

1967年之后,张伯驹这个曾经的贵气公子变成了落魄老叟,潘素却仍然不离不弃,通过替人画书签赚钱养家。

1975年,在张伯驹年近耄耋,与爱妻潘素小别,到定居西安的女儿家里暂住,即便是短暂的分别,他对她还是情深款款,写了首《鹊桥仙》给她:

不求蛛巧,长安鸠拙,何羡神仙同度。

百年夫妇百年恩,纵沧海,石填难数。

白头共咏,黛眉重画,柳暗花明有路。

两情一命永相怜,从未解,秦朝楚暮。

那时候他们的婚姻已将近四十年,却仍相濡以沫,爱意不减当年。七年后,他去世。再过十年,她也随之而去。

潘素与伯驹先生的共同荣誉

潘素不仅是一位蜚声中外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有着炽烈爱国热情的爱国人士。她与丈夫张伯驹先生不惜钱财甚至生命,为保护国家珍贵文物作出过巨大贡献。三四十年代,伯驹先生为保护民族文物、不使之流失海外,竭尽自己全力予以收藏。为不使我国珍贵无比、传世最古的隋展子虔的一幅青绿山水画《游春图》被画商贩至海外,她们夫妇卖掉房产,又向朋友转借,凑足240两黄金买回,将画收藏。画家傅心畲丧母急需款项,有心转让珍贵历史文物西晋陆机的手笔真迹《平复帖》。他们四处筹措,潘素又将自己的大量首饰卖掉,不惜以4万银元的代价买下了这幅传世墨宝。蒋介石的秘书长张群,日人所顾古董掮客均愿出几倍高价索购。张伯驹和潘素断然拒绝,并声称“我们买它,不是为了钱,黄金易得,国宝无双,万一流落海外,我等岂不成了千古罪人!”他们夫妇先后收藏了李白、杜牧、黄庭坚、唐寅等人的手迹和其他珍贵文物,这批瑰宝历经烽火战乱,得以保全而未遭劫难,潘素是有很大功劳的。抗日时期,汪精卫手下的一个师长绑架了张伯驹,限期以重金去赎,扬言过期“撕票”(杀张)。好心的朋友劝潘素卖一两件国宝,营救伯驹先生。潘素昼夜不安,但终不肯变卖国宝,她日夜奔波,求亲告友,到处借贷,在规定限期内,以40万元赎救出伯驹先生。他们视国宝胜于生命,在旧社会历险跋涉护国宝。新中国建立后,于1956年陆续将珍贵文物捐献国家。文化部沈雁冰部长曾签署《褒奖状》表彰其爱国之举,在文物画界同仁中传为佳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