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感人故事

偶遇开头

本文已影响 1.09W人  高屋建瓴

沿着望江路由西向东走去,十公里园林式的亲水观光长廊上,游人如织。男男女女、老老小小,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扶老携幼,有的你追我赶,有的胜似闲庭信步。到了夜晚,沿江林立的高楼,灯火通明。长廊上三五成群的闲人,你乘凉,我下棋,你说新闻,我谈古经,各得其所。人在长廊上漫步,还不时会听到从远处飘来的委婉凄美的十八里相送的二胡琴声,让人仿佛觉得置身于其中,感觉好像也在十八里相送。

偶遇

江心渡口边的亲水平台上,那些好事者,三三二二地在放孔明灯,一盏盏形状各异的孔明灯悠悠扬扬地飘忽在夜空,似繁星点点,寄托着施放者的心愿,似乎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江心屿上的彩灯更是色彩斑斓,绚丽多姿,大功率的摇头彩灯,折射出五彩缤纷的柱状光束,就像当年的探照灯直插云霄,桶大的光束不断地晃动,变换着照射位置,给夜空增姿添色不少。人在江滨走,疑似仙境行。长廊上多少人在观光夜市品酒茗茶,多少人在榕树下翩翩起舞,又有多少人流连忘返到深夜?

黄河应朋友之邀,参加一次晚宴,宴设新丁香。新丁香大酒店富丽堂皇,紧邻望江路的观光长廊。酒店北面与江心屿隔江相望,灯火相映生辉;东面是麻行僧街,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这里曾经是停靠上海繁新号客轮的码头,也算浙南商埠;南面是文化中心,经常人山人海,歌舞升平;西面是郭公山公园,曲径通幽,恋人双双。新丁香大酒店位居闹市,毗邻瓯江,闹中取静,占尽天时地利,享尽都市繁华,又独领瓯江夜色,真是美不胜收。在此订座用餐,至少要提前一周。

朋友告诉黄河说,今晚请的是重要客人,是为他女儿工作的事而宴请的。所以要求黄河一定要早点到,和他一起接待客人。黄河欣然接受,按约早到。

包厢设在三楼,北面临窗,临窗西边有个小阳台可观天。黄河进入包厢向窗外看望,窗外淡淡的夜幕已经下垂,瓯江已初现朦胧的夜色,诗之岛江心华灯初上,世界古航标夜景尽收眼底。步入阳台仰头看,天空中一轮皓月高挂,皓月里隐约可见嫦娥在广寒宫翩翩起舞,皓月下是梦幻般的瓯江波浪涟漪,各类船舶随波竞风流。

出席晚宴的人陆陆续续地过来了,大多数是官场酒肉朋友,旧时相识,互致问候后相继入座。不多时,服务员引领过来一对母女,母亲大约六十有余,一头白发,梳理的简约自然,显得贵气、健康又精神。可以想象,这位母亲年轻的时侯不是官家小姐,也应该是富豪的千金。女儿大约四十略加,身高大约168cm,体重大约60kg,头发造型犹如山泉倾泻,又如观音坐莲花,颇具特色。体态丰满,肤色白里透红。步履轻盈又不失稳健,仪表高贵又有现代风范,举止大度又不缺失女人的矜持。她那纤纤玉指,饱满、细嫩、光洁诱人。

她穿着一件深灰色的披风,清高得体,还有几分女侠的风味。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散发着女人特有的魅力,弯弯的柳叶眉下是一双深邃的眼睛,眼珠一转,似能洞察一切。黄河很有礼节地把她引领到主宾座位,又文质彬彬地把她母亲引领到她女儿的右边,示意她母亲坐她女儿旁边。贵宾到达座位后,她把随身携带的LV挎包放在座位上,转身脱下披风,走到电视机旁,把披风挂在电视机旁边的衣架上,又过来接过母亲的外套,把母亲的外套也挂在衣架上,然后转身走到与母亲相邻的自己的座位后边,朝已入座的客人笑笑,服务员帮她拉开椅子,她端庄入座。显得自然、简练又礼貌。

上门看八字,身份看人气。大家都毕恭毕敬地和她打招呼,不用介绍也可以知道她就是今晚的贵宾,是一个对他朋友女儿工作的事起关键作用的人了。就今晚宴请的目的而言,那些官位比她高的人也自然成了陪客,只能起到绿叶衬托红花的作用。

黄河年轻时生性清高,又是个工作狂,潜意识里有一种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总认为别人能办到的事,他一定能办到,别人办不到的事,他不一定办不到。黄河平时傲视女色,也不大喜欢喝花酒。但今天却被眼前这位成熟稳重、美丽大度的中年妇女深深地吸引了,全身火辣辣的,血液流动也在加速。

黄河年轻时也是远近闻名的帅哥,在厦门大学就读时,曾倾倒无数女中名流,人到中年依然不减当年的风度。178cm的身高,75kg的体重,浓眉大眼,一头黑发,健康稳重,格外精神。今天他上身穿深色的格子西服,下身穿浅黑色的牛仔裤,胡子刚刚刮过,男子汉气魄十足。他既有文人的涵养,也有英雄本色,在别人看来只是略显傲气。

黄河原本也是政府官员,曾是鼓楼区政府最年轻的办公室主任,因没有很好地履行计划生育政策,也没有很好地巴结官僚,捏造事实,没有理由地多生了一个孩子,受到政纪处分,也是浙南市因计划生育受到处分的第一人。90年黄河下海经商、办企业。挣脱了政府官员、人民公仆的光环,义无反顾地抛弃了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心底坦荡地离开了那个虎狼争食的富贵窝,撤离了看不到硝烟却危机四伏的屠宰场。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黄河从此不受官场约束,无官一身轻,自由又洒脱。他投身商海,闯荡南北西东,几经拼搏,苦心经营,企业日上规模,人也方圆了很多。

现在的黄河虽然没有政府官员那种“工资基本不用,老婆基本不动,烟靠贡,酒靠送”的安逸和骄横,但也是事业兴旺,财产过亿,宾朋成群,不比别人低三分。但黄河并不贪婪,没有刻意追求财富,少年时曾读过英国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小说开篇鲁宾逊的父亲规劝儿子鲁宾逊本分一点,不要去冒险,做中产阶级的那段话,非常有哲理,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黄河发迹后,又重温了那段话:

“他(鲁宾逊父亲)对我(鲁宾逊·克罗伊茨内)说,一般出洋冒险的人,不是穷得身无分文,就是妄想暴富;他们野心勃勃,想以非凡的事业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去冒险既不值得,也无必要。就他的社会地位而言,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即一般所说的中间地位。从他长期的经验判断,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这种中间地位也最能使人幸福。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依旧无着;也不会像那些上层人物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他说,我自己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认识到,中间地位的生活确实幸福无比;这就是,人人羡慕这种地位,许多帝王都感叹其高贵的出身给他们带来的不幸后果,恨不得自己出生于贫贱与高贵之间的中间阶层。明智的人也证明,中间阶层的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不贫穷,也不富裕。“他提醒我,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多灾多难,唯中间阶层灾祸最少。中间阶层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盛衰荣辱,瞬息万变。而且,中间地位不会像阔佬那样因挥霍无度、腐化堕落而弄得身心俱病;也不会像穷人那样因终日操劳、缺吃少穿而搞得憔悴不堪。唯有中间地位的人可享尽人间的幸福和安乐。中等人常年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适可而止,中庸克己,健康安宁,交友娱乐,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乐趣,都是中等人的福份。这种生活方式,使人平静安乐,怡然自得地过完一辈子,不受劳心劳力之苦。他们既不必为每日生计劳作,或为窘境所迫,以至伤身烦神;也不会因妒火攻心,或利欲薰心而狂躁不安。中间阶层的人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尽情地体味人生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他们感到幸福,并随着时日的过去,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幸福。”

黄河深刻地理解了中间阶层,非常认同中间阶层,也很想做中间阶层。人生短暂,他也讨厌你争我夺,身心俱惫的生活。因此,人到中年的黄河虽事业有成,但不追求鹤立鸡群,不妄想傲视群雄。只追求企业良性循环,稳步发展。只追求企业员工收入稳定,相对高于其他企业。黄河比较善待员工,他觉得每个员工都能爱企如家,都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其实也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由此可见,黄河的人生境界是比较高的。他处事超脱,不斤斤计较,不拖泥带水,尽量不去得罪政府官员。

黄河深知官场的潜规则,深知为官者的强势和企业老板的局限和脆弱。由于企业自身颇具实力,经营也遵纪守法,黄河不过分仰视权势,不刻意追随官僚,就是市长大人,也是相见一笑,握手互致哥俩好。从不奴颜媚骨,从不阿谀奉承,但逢官好话照样说。然而,黄河却重江湖义气,有时也愿为朋友伸张正义,抱打不平。现在这个社会,仅有官场朋友是不够的,还要有三教九流的社会朋友。因此,黄河宁与朋友桌上醉,不愿鞠躬车马前。

黄河在浙南可谓见识广泛,阅历无数,大凡“达官贵人,土豪劣绅”,没有他不认识的。今天他却觉得奇怪,这样高贵,这样有气质的女人他以前怎么没见过呢?黄河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许久,就象当年张学良在上海第一次见到宋美龄一样,屏息凝神,炯炯有神的眼睛却像雕像一样呆视着她。此时的黄河已忘乎所以,他忘却了在座客人,忘却了包厢内来往穿梭似的服务员,忘却了男人在大庭广众面前应有的形态和自尊……此刻,在黄河的眼前,只有天使的微笑,只有春心的萌动,只有梦幻般的感觉,根本不会理会别人的眼光和善意的嘲笑。也许在这样的场合不能过于失态,旁边的朋友推了黄河一下,黄河才回过神来。还好她还没有注意到黄河的失态,依然面带笑容,和颜悦色面对大家。

人世间坐怀不乱的男人是有的,不好色的男人几乎没有。即使有也是绝无仅有。男人天生就好色,女人天生姿色就是诱惑,什么是“好”,女与子的结合便是“好”。世界上有了男女,有了情爱和欲望,人类的繁衍生息才会源远流长,才会精彩纷呈。世界上有了男欢女爱,人世间才会有说不完的动人故事,人类才会有使不完的劲。如果世界上没有女人,那就好比大自然没有花朵,一切都素然无味,人类也没有拼搏的意义,自然界也没有欣欣向荣的必要。人生没有情欲,生活没有诉求,7岁的男童也会觉得生活枯燥,无所事事而白了少年头。

风流将军张学良自嘲诗导出了真谛“自古英雄都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惟有好色似英雄。”可见男人都好色,只是有些男人的自控能力强一些,有些男人伪装的好一些。所以,就有了好色和不好色之分。其实这种好色与不好色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表面上有些差异。那些看似不好色的男人,是因为没遇到会使他起色心的女人。所以,才貌似超凡脱俗,对身边的女色熟视无睹,满不在乎。一旦遇上了,这些不好色的男人比好色的男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宾朋入座后,主人逐个介绍了客人的身份及来历,同时隆重地介绍了这位出水芙蓉一样的中年妇女。她是杭宁市周副市长的夫人,她的名字叫夏之荫,是浙南市龙海区的付区长,之前在浙南大学任职。她毕业于浙江大学,是浙南市口碑比较好的一位政府官员。黄河恍然大悟,怪不得以前没见过,那是因为黄河和教育界往来不多,特别是浙南大学,几乎没有什么交往。

从夏之荫的外表看,她不象政府官员,倒很象贵族的阔太太或贵夫人。据说她母亲出身望族,是资本家的后代,她父亲虽算不上资本家,但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富商的后代,土改时他们划分为高成份的资产阶级。在那个讲究成份的社会,在那个大家思想都很单纯的年代,他们的出生是灰暗的,是被人看不起的出身,特别是文革期间,他们都是属于造反派革命的对象。那时的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的觉悟都很高,不会嫁娶象她父母那样高成份的人,因此,她父母的结合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她爸高娶,她妈低就。对她爸来说也算是天赐良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黄河对夏之荫特别有兴趣,虽算不上在她面前献殷勤,但也恭敬有加。黄河觉得与夏之荫这样的人相处或共事,一定会觉得心情舒畅,精神百倍,干活不累。和她一起,即使在夏日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也会觉得人在树荫下,开心又清凉,不会感到疲惫。

夏之荫大度的外表和内在的气质有一种难以描述的亲和力,彰显了她为官的普通和为人的随和。

大家吃的很开心,宴席过半,主人非常巧妙地点出了要和夏区长说的正事,黄河见风使舵,帮其周旋,帮其推波助澜。夏之荫也很谦和,对他朋友拜托的事虽未明确答应,但也是八九不离十,说的客观又实在,没有政客的狡诈,也没有商人的贪婪。她的三言二语,明确了他朋友女儿工作的基调后,大家都开心的争相高谈阔论,气氛热烈而不嘈杂,闲谈自然而不争先恐后,观点鲜明又不失精辟。主人热情慷慨,大家互相杯来盏往,喝了很多酒。特别是黄河,在宴席上谈古论今,旁征博引,非常健谈,大家都听的津津有味,后来餐桌成了黄河个人演讲的舞台,大家越是洗耳恭听,黄河就越有精神。他高度赞扬了古代才女李清照壮怀激烈的诗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短短二十个字,大气磅礴,正义凌然,巾帼不让须眉,且令须眉汗颜。这首诗也隐约地讴歌了项羽的悲壮,表达了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惋惜、敬叹和同情。

接着黄河又评说《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李清照对丈夫赵明诚的牵挂和思念。红藕香残了,时候已是深秋,草席也凉了,不知丈夫赵明诚是否已经添衣加被,身体是否安康,何时能够寄锦书回来?把“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达的淋漓尽致,可谓天下第一情词。

黄河又论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赵明诚出身金石世家,为人正直,虽然也才华横溢,但混迹官场,和那些善于玩弄权术的政客为伍,却略欠火候,与同僚政见不合,屡遭排斥,报国无门,忧郁病逝。李清照晚年生活孤单,她怀念丈夫,心境凄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讲的悲悲切切,听者潸然泪下。

黄河还谈论了近代三位领袖:孙中山、毛泽东和蒋介石。孙中山年轻时学医,却胸怀大志,忧国忧民,为推翻帝制,赴汤蹈火,大声疾呼。他呕心沥血绘就的《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无疑是全面发展中国经济的宏伟纲领。它由六大计划共33个部分组成。在这个庞大的总体构思中,发展交通运输是孙中山关注的重点。对此,他解释道:“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非先有此种交通、运输、屯积之利器,则虽全具发展实业之要素,而亦无由发展也。”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这份宏伟的蓝图中,也提及温州的珊溪水库建设。孙中山为推翻帝制,建立国民政府,鞠躬尽瘁。但终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只有留取丹心照汗青。孙中山的历史功勋应不在毛泽东之下。

孙中山虽然学医,文学水平却很高,与毛泽东旗鼓相当,且各有千秋。一次孙中山日本留学回国,正好途经武昌,于是孙中山决定借此机会前去会一会鼎鼎大名的张之洞。当他走到总督府前时,却被守卫的士兵拦住不让进去。孙中山心中有些不悦,只好在名片上写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字样,交士兵递上,自己在外面等候答复。

张之洞接过呈上的名片一看,只见上面用楷书写着“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字样。张之洞见没有名气的来者孙中山与自己兄弟相称,大为不满,心想:“你这个孙文好大的口气,你一个布衣青年竟与我堂堂朝廷命官平起平坐还称兄道弟!”不禁鄙视地笑了。张之洞进士出身,文采斐然,还有些书生意气。既然你自称学者那就给你次机会,考考你,让你知难而退。他随即在名片上用草书写了一副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让侍卫转交。

孙中山看后,冷冷一笑,明白了这位张大人的用意,就给他来个下马威。他信手写了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之洞一看,幡然震惊,拍案叫绝:“此人不仅能写一手好字,而且对联也恰到好处,真乃天下奇才也。”赶忙吩咐随从将孙中山请进大堂,并亲自为他敬茶。二人相谈甚欢,从读书谈到人生又从人生谈到国家大事。通过谈话,张之洞发现孙中山有胆有识,比之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决非等闲之辈,必然会有一番大作为。

黄河又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大气磅礴,居高临下,底气十足地傲视群雄,谁能与之匹敌,谁能与之相提并论?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大概蒋介石也自叹不如,只有自认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了。

黄河又讲蒋介石,蒋介石先天不足,他的长相是神龟下凡,属木格;毛泽东长相是男人女相,属金格。金克木,因此先天不足。本来蒋介石后天可补,他重兵在握,武器先进,对付毛泽东的这些土八路是足足有余的。但蒋介石为了迎娶宋美龄,改变了信仰,老天不垂青他。蒋公也无奈,只能遵循孙中山的遗训,“外犯居重庆,内乱去台湾”了。

夏之荫对于这些故事也是比较了解的,应该没有什么新奇。但经黄河绘声绘色的演讲,情节此起彼伏,描述入木三分,还是深深地吸引了她。她对眼前这位才华横溢的中年男子欣赏有加,充满好奇,同时也对黄河的博古通今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佩。

黄河对夏之荫情有独钟,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尽的情结,千言万语意犹未尽。为了今后和夏之荫保持联系,黄河向夏之荫要了一张名片。夏之荫很谦和,没有官架子,比较平易近人。夏之荫对黄河的态度友善热情,似乎也有点相见恨晚的意味,还不时地向黄河敬酒,黄河受宠若惊,英姿焕发。夏之荫酒量不错,黄河特地斟满了酒,站起来隆重地敬夏之荫一杯酒,夏之荫也站起来接受敬酒。黄河在与夏之荫碰杯的那一瞬间,突然觉得夏之荫的目光很特别,象大海一样深不可测,和她双目相向时,好像有一股电流穿透黄河的心房,黄河如梦如幻,隐约觉得夏之荫的眼神里有一种摄魄勾魂的力量,有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黄河喘了口大气,与夏之荫碰了一下杯,将杯中酒一干而尽,然后将杯口朝下笑着说:“夏区长,我干了。”

夏之荫毫不示弱:“我也干了。”

干杯后他俩相继坐下。

黄河从来没有体验过或者没有注意过这样的眼神,一下子云里雾里,不知所措。他不知道夏之荫的眼神有什么特别的含意,也不知道夏之荫的眼神对大家都一样呢还是对他有特别?夏之荫的一举一动无不让黄河想入非非,心潮澎湃,欲望奔流。要是夏之荫对黄河的眼神是暗送秋波的话,那对黄河来说是多么的幸运啊!可惜,黄河猜测不透夏之荫是否有什么特别的用意,是否对他有特殊的好感,他不得而知。因为此前黄河很少猜测过女人的内心世界,也不在意女人的心路历程,对女人知之甚少,特别是夏之荫这样高端的女人,就更加不得而知了。

席散人离后,黄河也没多想,毕竟是一次很平常的相遇,不能妄加猜测,想象力也不能太丰富,人家毕竟是政府官员,毕竟是有地位有身份的女人,不能把她想歪了。

话虽这么说,但从那以后,黄河的脑海里还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夏之荫的身影,随便怎么避免想她,可偏偏又想起他,对她的思念还日趋强烈。黄河多么想与夏之荫不期而遇啊!多么希望夏之荫从他的家门口走过,哪怕只是远远地看她一眼,也会感到欣慰,也会感动满足。老天总是偏偏与人赌气,偏偏不给机会。黄河也曾几次想打电话与她联系,只是找不出打电话给她的理由,平白无故地打电话说什么呢?因此几次拨号又几次放下。就这样,后来几年经常想起,却没再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