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故事会

弘扬大禹精神,拯救乡土文化

本文已影响 2.72W人 

缙云县“龙溪禹王殿”的前世今生

弘扬大禹精神,拯救乡土文化

缙云“龙溪禹王殿”,坐落在“仙居”和“仙都”之间的“人间仙境”三溪乡境内,屹立在三溪源村和三溪村交界的风景秀丽视野开阔的月湾山(亦称金龟山)顶。

这里后靠著名的三溪八景“黄矶接日”、“黄矶垂钓”美景,前对雄伟的“天马嘶风”英姿,北眺“耸翠凤山”,南赏“蜿蜒龙水”,东观井南、后吴、东雅宅、厚仁诸村落的袅袅炊烟,西闻古老的清音绿谷(西应)的鸡鸣狗吠和朗朗书声。环视四周,龙溪各村的群山尽收眼里。

这里缙云东乡、南乡和仙居等地的香客纷至沓来。除朝拜圣帝大禹之外,春眺花海,夏乘风凉,秋赏菊月,冬品梅雪。无愧是赏心悦目的农民文化公园。据传宋元明清时代,每年“祈天取雨”和农历六月初六禹王生日的佳节,更是民俗庙会别开生面,善男信女欢声如潮!

传说远古时代的龙溪我境,潭背、月湾山、龟山殿等地都无缺口,所以龙溪境内全是天然湖泊,极少耕种之地,且受洪水祸害民不聊生。幸亏有一年大禹治水路过此处,体恤民情,理好龟山,整妥龙洞,开凿月湾,劈出潭,疏通龙溪,造就颂潭飞瀑,将水分引灵江海门和瓯江温州两处入海,龙溪人民始得垦殖为生,安居乐业。

据历代流传和相关史料佐证,在千百年前,这一带的先民就在“月湾山顶”建就威严灵秀的“禹王殿”,并有丰富多彩的祭祀庙会。由于物换星移岁月沧桑,于清末(约公元1810-1900年间)失修湮没。近代龙溪俊彦三番五次因寻找禹王圣迹,拯救文化遗产,重塑禹王金身而梦魂萦牵!只憾屡屡未果。

机缘巧合的是2006年移动公司在“月湾山顶”安装信号塔,意外地挖出了“禹王殿”原先神秘的“遗物遗像和遗址”。值此关键时刻,龙溪族俊乡贤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丰功伟绩,为了弘扬大禹无私奉献精神,为了冀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创建农民文化公园,开发山区生态旅游,毅然招募集资重建禹殿,大家风雨无阻历经几度寒暑,建回巍巍殿宇,独塑大禹巨像,方使龙溪人民梦寐以求的“禹王殿”重发圣光。使龙溪首个美丽辉煌的农民文化公园崭露头角!

中国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心理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而不断嬗变和演进。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倡导重视传统文化,体察乡愁情结,崇尚民族信仰,注重绿水青山,提倡综合开发,激活农村经济,诚乃利国利民。

坚信在挖掘乡土文化,迎合民俗信仰,拓展乡村旅游,推动五水共治等前进道路上,龙溪禹王殿一定能够起到正能量的作用!

(附禹王殿相关人文历史资料于后)

A 时岁进士西应文鸿公“题禹王庙”

禹王坟葬越山中,自此行祠遍浙东。淡薄神情言不尽,勤劳气象画难工。

乘累惯走山头路,刊木偏留庙侧枫。里党知君明德远,於今尚乐报丰功。

嘉庆六年(1801年岁次辛酉)十二月上浣,

B 龙溪八景之一(禹王殿后面)---黄矶垂钓

万叠崇山口内居,盈盈一水透关渠。坐来天汉难名石,钓起人间不识鱼。

烟雨楼中青箬笠,清风坡上白凫舒。桃花到流机怂处,稳卧浮提此结庐。

C 八景之一(禹王殿后面)-----黄矶接日

巍然一石镇南关,旭日初升照此间。我爱林中风景美,禽呼岩壁雨痕斑。

苍松近倚高难采,文柏旁生莫攀。假使谢公曾寓目,应多好句落空山。

D 八景之一(禹王殿对面)------天马嘶风

问伊何事出天闲,不上神云驻月湾。畏死生来寄托,因辞苜蓿就茅菅。

四蹄半现青松里,两耳全藏碧草间。可憾此中无伯乐,长教临水涕频潸。

(四) 社会各界热烈庆祝禹王殿重光

绩奠九州重万世;

统承二帝首三王 (盛园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毕功龙溪治水路.

千年悠悠大禹魂 (井南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矗立月湾祥云北绕,

面对天马龙水西来 (牛大坑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龙溪水世代毓人杰;

月湾山万古驻禹魂。(后吴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声教垂世宜其尧舜同列;

功德于民堪享俎豆万年。(厚仁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选胜黄矶,看龙水安澜,凤山拱秀

系民在怀,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 (东雅宅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解民忧,勤民利,系民情,铸千秋神话;

怀禹德,纪禹功,寻禹迹,歌万古英雄。(西应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怀禹话堙疏,法取自然,重在知今鉴古;

观舟谈载覆,政同物理,常思履薄临深。(乡政府)

得名始于夏

怀古即登殿 (李公坑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江淮河汉思明德;

进一危微见道心 (范坑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治水不顾家力尽八年神恩垂

我堂思肯枸目穷三溪圣迹巍 (东俞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公而忘私、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

革故鼎新、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西潘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而耕而粒,去巢就庐,万代永颂王功德;

斯世斯民,饮水知源,高台重铸禹圣容。(井南村双委携全体村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