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看待星座问题的调查报告

本文已影响 1.24W人 

篇一:关于大学生看待星座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看待星座问题的调查报告

导言:

调查背景:如今,星座热在大学校园中盛行,星座不仅是大学生议论的热门话题,更被广泛运用于日常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关注星座运势、幸运数字、幸运颜色等,甚至在人际交往中也参考星座信息。大学生将星座文化作为一种娱乐消遣的途径,在星座文化中得到不同种类的心理需求。然而,星座作为唯心主义的产物,不具有科学依据,有些同学盲目追崇星座,在自我认识以及于他人交往中出现了偏差,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在看到星座文化对大学生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到当星座文化超出作为娱乐的工具后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调查目的:根据以上所述背景,我们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星座热现象,并针对呈现出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从而引导同学们辩证理性地看待星座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调查内容:大学生对星座文化的态度以及星座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调查对象: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在校学生

调查时间:20xx年5月4日-5月11日

调查地点:通识教育学院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

调查方法:问卷形式

主体:

星座文化做为一种西方的舶来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进入中国的,星座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的流行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产物;是政治开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社会文化中多元价值观和对个性的重视强调推动了星座文化的流行,现代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也为星座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大学生处于心理迅速发展并日益成熟的阶段,星座文化恰恰满足了他们关注自我、人际交往、缓解压力和对未来好奇探索的特点,再加上大学生思维尚未成熟,所以星座在大学校园里广为传播,据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都知道他们所属的星座。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星座文化抱有极高的热情,他们关注星座如何影响到性格、职业、运程、爱情和人际关系等内容,星座问题是他们日常谈话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他们会经常登录星座网站去查看近期自己需要注意什么事项,他们会关注自己什么时候能找到心中的白马王子,他们还会关注哪一天是自己的“红心日”(幸运日)和“黑梅日”(倒霉日),他们甚至还会购买与自己星座相关的各种饰品。

并且也找到了理论支撑。在传播学研究中,伊利县调查发现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力,并得出以下结论[1]:1.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更为有效。2.在基本群体中,人际影响对保持群体内部意见和行动的高度一致非常有效。3.在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的角色。随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再次确认了不同的传播渠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众媒介渠道可以迅速到达最广泛的受众,但人际传播则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所以大众媒介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比较重要,而人际渠道在劝服阶段更为得力[2]。

社会学的研究也发现人际环境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美国社会学家G·H·库利(1909)最最提出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这一概念,它认为初级群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承担着未成年个体社会化的任务,以及成年个体之间情感交流的功能[3]。此外,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同辈群体(Peer Group)和参考群体(Reference Group)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际和群体除以上功能之外,还会对个人形成群体压力并促使群体规范的最终形成,在这方面社会心理学有重多的相关研究。谢里夫(Sherif,1936)的自动移动光效果实验对群体规

范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群体规范一旦形成,就会对群体成员产生压力,促使成员接受群体规范,阿希(Asch,1951,1956)的线段判断实验证实了这一观点[4]。至于群体规范为什么会对成员产生压力,研究表明其源于趋同心理,即个人为了避免因为与众不同的观点而遭受到群体的制裁,而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这也是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时尚和流行(fashion)作为集群行为研究历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时尚是指一定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5]。时尚是社会上占有一定地位、金钱和闲暇时间的人对自己地位的一种显示和夸耀(Veblen,1899)。时尚受社会文化的制约,民主社会有助于时尚的形成,两种社会形态交错的场合也容易形成时尚(孙本文,1946)。在商业文化的推动下,现代交通和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也为时尚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性。此外,时尚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时尚也是物质比较富裕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都市时尚必先于农村,中心城市必然优于偏远城市。繁华都市范围大,人口多,工商业发达,大众媒体发达,人们思想比较开放,时尚传播就比较迅速;反之,农村或偏远城市,生活比较保守,风俗传统力量较大,外界信息输入较少,时尚的传播就比较慢(时蓉华,1998)。

青年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青年智力和情绪的发展,思维和心理发展都有着自己的特点,青年是流行时尚的主体,又是传媒影响的客体,所以青年期对于时尚的追求也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学者一般倾向于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因素综合理解青年期,认为青年期是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成熟方面,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是个体向心发展的成熟期,是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是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期(朱智贤)。

发展心理学理论表明,青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对于“我是谁”,“我在社会中处于何处”,“我将要去向何方”的稳固和连贯知觉(Erikson,1963)。由于当今社会多元化和教育的普及化,青年要自由选择职业、朋友和恋爱对象,在父母的期待和同伴的压力下,他们感触到的多是困惑和迷失。所以克服青年发展的心理障碍,成功实现自我统合,对于个体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综合以上理论,我认为青年所处的特殊阶段决定了他们有着一些特定的需求和动机,而星座文化则恰好符合青年的这种心理需求,所以才引起青年的广泛关注和接触。星座文化也符合时尚流行的规律,所以才能成为一种青年时尚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播。星座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的传播过程中,人际渠道和群体影响也会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另外,大学生从小成长的环境、如今生活的城市、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对星座文化的接触以及态度。

由于男女生性别所导致的固然差异,我们发放的随机调查问卷中[11]有45%的男生,55%的女生,根据后来组员对男女生问卷的分别分析对比,我们发现相较于男生而言,女生普遍比男生更相信、更关注星座,对星座文化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是星座文化传播的有力使者。这可能与女生更感性、更容易自我暗示有关,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与个性的心理特征有关。

在“你所在的专业?”这一个问题中[12],我们发现有61.8%的所属专业是文科类,有36.3%的所属专业是理科类,有1.9%的所属专业是艺术类。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所属专业是文科类的学生更加关注星座文化,这也许是源于星座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人文色彩以及文科类的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专业敏感度,对这样带有神秘色彩的新文化的偏爱。相对的理科类和艺术类的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关注度就要偏低一些。

“你第一次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星座的?”在这一个问题中[13],有16.5%的大学生通过电视广播第一次了解星座,有19.3%的大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第一次了解星座,有37.4%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手机第一次了解星座,有15.4%的大学生通过亲人朋友第一次了解星座,有

7%的大学生通过包装卡片第一次了解星座,有4.4%的大学生通过其他方式第一次了解星座。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对星座文化的传播渠道进行一个大致的概括:星座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可能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阶段还尚未停止。大多数人在中学阶段及其以前就已经知道星座,接触渠道主要是期刊、书籍、周围朋友、电视(动画片)等,但是大多停留在肤浅认知的程度,仅是知道有星座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这是一个相对来说被动接触的过程。在这些人中会有一部分人对星座显示出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会主动去寻求星座知识,开始主要是通过期刊和书籍,以及周围朋友,网络出现后,基本上是依靠网络来了解星座知识,网络成为首选的也是最重要的星座文化传播渠道。不管是被动接触还是主动寻求,期刊书籍都发挥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周围朋友的影响也自始至终存在,电视仅在被动接触时起作用,在主动寻求时退出了舞台并让位于网络。

“你相信用星座知识对人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吗?”在这一个问题中[xx],有6.3%的大学生相信,有51.6%的大学生不相信,有42.1%的大学生相信部分。“你觉得星座的各项描述与你个人实际情况相符合吗?”在这一个问题中[15],有62.5%大学生认为与个人的基本情况基本符合,有0.6%大学生认为完全符合,有36.9%大学生认为不符合。基于这两个问题的结果统计并结合我们的分析,我认为星座是提取了大部分人的共性,并且夹杂许多模棱两可的言语,在人们机器需要得到心理共鸣时正好迎合了大家的心理需求,所以还是有些大学生选择相信也有将近一般的大学生选择相信部分。我们不能因为星座里说今天某某星座运气指数很低,就什么任务都不敢接手,做什么事都没信心担心不能成功,或者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今天星座运势说自己运气好,就不付出努力想不劳而获取得成功。对于星座运势发布的信息,我们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仅仅只能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消遣的工具,而不能让其左右我们的工作、生活、交往等。

“你关注星座的哪一方面内容?”在这一个问题中[16],有7.2%的大学生关注亲情,有15.2%的大学生关注友情,有19.8%的大学生关注爱情,有28.1%的大学生关注性格,有xx.6%的大学生关注运势,有4.9%的大学生关注速配,有10.2%的大学生关注其他内容。星座之所以能引起在校大学生的广泛兴趣,就在于它包含的信息五花八门,并且这些信息会涉及到性格、爱情、友情,亲情运势,速配等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关注的前三个对象分别为性格、爱情和友情。大学生时常会分析自己所属星座描述的性格特点与自身是否相符,给自己造成一些心理暗示。另外,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之间的热门话题,但大学生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因此,当他们遇到恋爱问题时,他们会从星座预测和解读中寻求答案。

“你认为星座中有值得你学习的东西吗?”在这一个问题中[17],有18.6%的大学生认为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有21.1%的大学生认为没有,有60.3%的大学生认为有部分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们还是比较注重星座的,也会从星座中学习,听取星座运势的指导或者借鉴一下星座的指导,但是这样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取舍的问题。因为星座文化中不免有些事不适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内容,盲目的学习是非常不理智的。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大学生对星座文化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虽然兴趣极大,但也能摆正星座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所以整个社会有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但却没有必要为此过于忧虑。

第二,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习惯取于从网络获取信息,人际和群体传播对他们而言也是比较有效的,针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宣传,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和计划。

第三,大学生中间会有一些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多与流行或时尚相关,学术界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的研究,以便透过这些文化更好地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 第四,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历程,对于心理发展而言也是如此,所以大学教

育应该针对这个群体的心理特点,给他们普及相应的知识教育,比如开设心理学课程等,帮助他们科学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第五,大学教育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开设相关的课程,或者设立相应的机构,帮助他们解决在求职、情感、健康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

结尾:

综上所述,大学生正处在一个需要引导的时期,其社会地位的临时性决定了我们处在“角色混淆”的阶段,我们对未来感到迷茫,对自身和社会充满了各个方面的困惑。而“星座预测”则正好符合了我们在这个时期的特殊的心理需求。康德曾经说过:“我一定要给信仰留一块地盘”,这种心理上的需求是人人都会有的,只是在个人一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罢了。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爱情、工作等各个方面均还是个未知数,我们特有的好奇、追求新事物的行为也会在“星座预测”中找到其合理的解释。但我们大学生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辩证理性地看待星座文化,要借助科学发展与理性观念的树立,自觉有效地进行信息的筛选,而不是抛开科学,迷恋地无选择地崇拜。要相信命运是由自己主宰的,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要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要相信科学。

附录一

[1] [美]沃纳·塞佛林等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P230。

[2] [美]沃纳·塞佛林等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P237。

[3]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P184—190。

[4] [美]E· Aronson著,侯玉波译:《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P215~225。

[5]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P537。

[6] 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重庆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40-241页。

[7] 沈杰:《青少年“时尚消费”现象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8] 陶国富:《大学生社会心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99页。

[9] 朱羽君:《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

[10] 陶国富:《大学生社会心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330页。

篇二:关于大学生看待星座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看待星座问题调查报告导言:如今星座文化在大学校园中日益流行,这一现象折射出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如何正确认识并积极引导是当代大学思想价值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星座作为唯心主义的产物不具有科学依据,大学生要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盲目相信。 调查内容:我们小组为了调查大学生对星座关注程度,探究大学生如何接触到星座文化,星座文化为何在大学生中如此流行,它会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造成什么影响。 调查目的:引导同学们辩证对待星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调查对象:南京晓庄学调查院的学生。调查时间:4月12日—4月20日。

调查方式:去学生宿舍,校园内进行问卷调查。

主体:星座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个热门的话题,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看是有关唯物论和唯心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从这个话题入手,想了解生活中唯物论和唯心论的问题。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星座对大学生的影响广泛,基本人人都知道星座,并且都知道自己是什么座的,但是这是影响并不深入,大部分人都不会被星座影响到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那为什么星座文化在大学生中如此流行呢? 我想:星座文化迎合了大学生社会认知的需要和自身信念体系的需要。不少大学生会从星座上找到自信。人们只需要通过查找出生日期所对应的星座即可获得该星座的人的一般性格特征。操作简单,结论概括,以及让人感觉权威的口吻吸引了很多大学生的注意。并且大学生们不仅存在对自我了解的需要,还存在对自我—他人关系顺利建立的需要,星座文化成了大学生解决人际问题的一种工具。利用星座对人际问题进行归因,寻求解决的办法。此外,对大学生来说,流行意味着时尚,了解流行的占星术,代表着拥有前卫的观念及生活风格,这也是他们追求个性化自我的表现。所以星座文化才会如此普遍。

但是大学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成长不会盲目相信星座,会有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对任何事情还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要理性主观地看待问题。仔细想想看如当然也没有必要排斥星座。果我们所有人 都像星座里说的那样那世界上岂不是只有12种人了?星座的东西只能当作无聊的时候消遣的一个游戏罢了。千万不要沉迷于星座完全相信它,当然也没有必要排斥星座。

这个现象的形成与大学生在当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对身份转变和环境适应所带来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也折射出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汇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变化。对这一问题的细致研究对当今高校教育,尤其是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是有很多现实意义的。在调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个现象, 星座文化在大学生中影响广泛,但不深入。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星座,而且提到星象学或者天文学,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星座及其能预测到的关于人生啊、性格啊方面的内容,而非真正的天文知识。 “星象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可以视作是这个特殊群体的亚文化表现,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因素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在这个现象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青年 1

群体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星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 观察“星座文化”可以发现,它基本上是青年人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属于青年人所独有的。 “星座文化”在大学里十分流行,是一种大学生特有的“青年时尚”,成为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星座文化之所以快速流行,也是从众模仿心理和个性表现心理因素交错影响的结果,也能迎合青年个性追求与自我实现的愿望。

并不是星座学说给予我们这些东西而是我们需要我们就会从星座预测中创造出这些感觉来。 不管人类的文化、思想、精神如何发展与超越人类自身仍是自然物质的一个部分 或者人类不管如何发展仍会保留一种自然属性。正如物质由一些简单的元素演绎、组合变化出一个繁复的世界一样人的内心世界也是由一些简单、朴素、原始的符号构成的。占星术、易经、卜卦、塔罗牌、生辰八字、生肖、数理、日月阴阳方位、金木水火土正是这样的符号系统。心理学大师容格把这些符号系统称为“文化原型”这些原型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潜意识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觉与行为。面对自然变化的不可预测性面对混沌、杂乱、突变的人生与命运人类一直试图逃避对不可知的恐惧。人类需要寻找到一些象征、符号、信息来增加生存的自信与勇气。星座学说像一种对事物独特的观察视觉给我们的内心一些标签、一些符号、一些印记让我们能够阅读自己。人们喜欢星座星座里面的信息就会重建我们的内心改变我们原有对自我、对生活、对生命的感觉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最终可能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在“你知道星座吗?”这一问题中86.9%的人选择了知道,13.3%的人选择不知道,这说明星座文化在大学生中还是较为普遍的,大部分人都知道星座 知道自己的所属星座。 “你对自己的星座了解吗?”16.7%的人选择不了解,63.3%的人选择有点了解,20%选择比较了解,没有人选择完全了解。这说明星座文化的影响广泛 但不深入的特点,很少有人去专门仔细地研究星座,星座在大学生而言也只是一 种娱乐的消遣行为。

“星座会影响你对人对事的看法吗?”63.3%的人选择了不影响,33.3%的人择了有点影响,3.33%的人选择较大影响,没有人选择完全影响。我们出这个题目是为了看同学们对星座的依赖,但结果证明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唯心主义的产物,不具有完全的科学性,所有完全听取的做法是不允许的,这说明大学生在对人对事是主要依靠的还是自己的主观想法,是坚持唯物主义的。物理世界是比较硬的不管你怎么期待它都不会因为人类的意志而改变。 在你平时关注星座的哪些方面中有66.7%的人选择性格有50%的人选择了爱情,有30%的人选择交友,50%的人选择运势,26,7%选择健康,16.7%选择学习,20%选择工作,10%选择其他。这道题反应出星座之所以盛行与它包含的五花八门的信息有关,大部分学生对性格、爱情、运势比较关注,这些星座分析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暗示。并且恋爱是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他们会在星座解读中寻找答案。星座可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安慰。

在你认为自己的星座对自己的性格,运势的描述相符吗?这一问题中,有63.3%的人选择有点相符,23.3%的人选择大部分相符,13.3%的人选择不相符,1%的人选择完全相符。在结 果中只有1%的人 选择完全相符,这说明星座是不可信的,不具有科学依据的。据我们所了解,星座只是整理出了大部分人的共性,所有有些准确,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要相信科学,不能被星座所左右。

通过以上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星座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绝不是偶然的,它是具有青年群体特有特点的一种文化现象,又受到个人心理,社会心理,社会环境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得以形成的。

事实上星座只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其实看星座的时候先入为主,知道了自己哪个星座的,然后就会越看越像。其实你仔细看看别的星座的,把那些话往自己身上套发现其实也蛮符合的。星座只是人们一种娱乐的方式而已。

结尾:在这个调查过程中,各个同学都十分配合,我们发现极大部分同学对星座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其中女生普遍比男生更相信更关注星座,对星座文化持积极的、肯定的态度。这可能和女性更为感性有关。基本绝大多数人都对星座有一定了解,大部分是从一些青少年的书刊、杂志上得知有关星座文化的信息,也有的同学是听周围人讲起而感兴趣。现在来看,网络俨已成为了最有力的传播媒介。对于以上的总结,我们小组觉得星座有利有弊,它具有一定的正功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但它同时也具有较大的负面功能,对其过分的信仰只会导致自己生活在幻想中。不能只依靠星座,大学生应逐步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和自我承受能力。

我们要尊重个人爱好,其次要利用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对于大学校园中的星座崇拜现象,

在课堂上加以感化,引导,在校园中加大宣传,提醒学生不可过分沉迷于其中。同时学生也可以对自己周围的人相互交谈,提醒那些过分相信星座的同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可以和朋友交谈,也可以和父母谈心。要相信命运石由自己主宰的,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要相信科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